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5日 · 更新 2021-12-15. 什麼是復歸紅利? 屬於保證,還是非保證紅利? 如果你購買的是含儲蓄成份的人壽保險,保單價值一般會包括非保證的紅利。 而紅利主要分為現金紅利復歸紅利」 兩種 。 何時可以提取復歸紅利? 「現金紅利」就像股票派發現金股息,股息獲派發後可以隨時提取。 保險公司公佈現金紅利後,金額便會保證不變,保單持有人可以隨時從保單中提取。 如果選擇不提取,亦可以留在保單內複息滾存,這有點像銀行存款收息,不過保單的息率會比銀行的高。 「復歸紅利」則類似以股代息般收取紅股。 保險公司每年公佈的復歸紅利面值只作參考,只會在身故時才會足額支付。 如果保單持有人退保以提取復歸紅利,金額可能會與公佈的復歸紅利面值有所不同,通常會低於其面值。

  2. 2021年6月4日 · 現代藥理發現石斛能促進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排出量,可以興奮腸管、調節胃腸功能、具降血糖、抗氧化作用. 黃芪. 藥性:甘微溫,肺、脾經* 作用:具有補氣升陽、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生津養血的功效。 多用於氣虛證。 現代藥理發現黃芪多糖能促進RNA及蛋白質合成,黃芪總黃酮及總皂苷可保護缺血缺氧心肌,並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 具抗炎、降血脂血糖、增強免疫等作用。

  3. 2020年2月4日 · 瘟疫(新冠肺炎)來勢洶洶,恐懼中為保命,很多人開始在網上瘋狂找尋不同的藥物預防,相信很快會開始流傳很多聲稱能防疫的「神丹妙藥」。 在此叮囑各位,切勿輕信所謂「神丹妙藥」或「古方」的中成藥能有效預防是次疫症。 誤服藥物,不但會耽誤自身病情,更有機會釀成社區爆發,嚴重損害社會公眾健康。 新冠肺炎可介定為「瘟疫」。 在此非常時期。 對中成藥有更多認識,絕對能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重保障。 針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藥方. 不論是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抑或是新冠肺炎等由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都屬於中醫的「溫病」範疇。 中醫對溫病有豐富及有效的治療經驗。 根據不同季節、地區、病理症狀特徵,溫病可分為風溫、春溫、暑溫、濕溫、秋燥、溫毒等類別,每種類別的治療固然亦不同。 戴口罩、勤洗手,遠離疫區仍然是至為重要。

  4. 腎的功能決定人體先天體質強弱、生長發育遲速、臟腑功能盛衰的根本,並具有封藏、貯存精氣的作用。 「腎虧」不但會影響性能力,更... 蔡嘉麗 中醫師 2021-07-05. 中醫知識. 【感冒】中醫教你分辨症狀 + 揀選感冒藥、感冒茶教學. 本港及美國均踏入流感高峰期,這次Bowtie找來註冊中醫師宋振基談談普通感冒及流感症狀的分別,再教大家如何針對症狀揀選市... 宋振基 中醫師 2020-02-04. 中醫知識. 【濕疹】原因、症狀是什麼? 中醫的飲食建議及戒口須知! 相信不少朋友都被濕疹困擾,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的蔡嘉麗中醫師會為大家講解此症的種類、成因、治療... 蔡嘉麗 中醫師 2021-09-16. 中醫知識.

  5. 2020年9月14日 · 未來的創新者需要有無窮的想象力,若然不改變腦中守舊的思想,只會限制個人能力和想像力的發展,成為下一個被時代摒棄的「複製人」。 香港的教育制度多年來都集中於硬知識的培訓,務求在指定時間內複製一批能力相若的勞動者。 教育的追求,不應再局限於規模效益,而是應同時嘗試憑藉創意去匯聚知識,輔助學生建立更廣闊的知識庫存和提升其應變能力,面對未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香港教育沒救了嗎? 說到這裏,我必須重申一點:香港的教育模式雖然傳統,卻其實並不死板。 適逢一場世紀疫症,全港中、小學校紛紛自救,迅速把課堂移師網上,揭示了教育轉型的可能性。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科技輔助教學的「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將會成為下一波教育的主流。

  6. 2023年4月25日 · Bowtie邀請了中醫為你解構當歸的好處副作用適合人士正確食用方法並提供食譜建議。 作者. 日期 2023-04-25. 更新 2023-04-25. 甚麼是當歸當歸含有揮發油和水溶性成分。 揮發油主要成分包括藁本內酯、正丁烯夫內酯、當歸酮和香荊芥酚。 水溶性成分包括阿魏酸、丁二酸、菸酸、尿嘧啶、腺嘌呤、豆甾醇-D-葡萄糖甙、香莢蘭酸和鉤吻螢光素。 此外,當歸還包含多種多糖、氨基酸、維生素A、B12、E和其他重要元素。 當歸主要產自甘肅、雲南、青海等地。 當歸的功效及好處. 補血:用於心肝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 活血止痛:用於血虛,血滯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損傷,風濕痹阻的疼痛證. 補血生肌:用於癰疽瘡瘍. 調經:用於血虛或血虛有瘀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

  7. 2020年8月31日 · 香港由百多年前的無名小漁村,一直發展到成為今日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憑香港人逐步摸索、不斷進步得來。 不過,隨着香港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大都市,我們的「突破精神」卻似乎變得散漫。 世界瞬息萬變,新機遇如雨後春荀般湧現,新舊更替迅速前所未見。 如果盲目堅守一貫的「成功路線」,忽略大環境的轉變,恐怕只會被時代巨浪吞噬。 具體的例子可以追溯「亞洲四小龍」的發展史。 香港、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在二戰後,緊握環球經濟復蘇的機遇,積極發展以出口貿易為主的產業,令經濟因而急速起飛,締造出「四小龍」的傳奇,其發展模式成為不少國家借鑒的藍本,例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尼等亦爭相模仿。 這些模仿者雖然在初期取得不俗的成績,只是光輝乍現後就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