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28日 · 1. 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觀賞地點:大棠楓香林、大埔滘自然護理區、城門郊野公園及西貢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 楓香屬金縷梅科植物,為落葉喬木,可達30米高。 楓香樹皮呈灰褐色,葉片為寬卵形,掌狀3裂,具掌狀脈3條,中間裂片較長,兩側裂片平展,基部圓形,先端尾狀漸尖,邊緣有鋸齒,背面乾時通常呈灰白色,披短柔毛或無毛。 楓香樹葉一般於秋季時會轉紅或黃色。 2. 嶺南槭(Acer tutcheri) 觀賞地點:太平山、馬鞍山、大東山及一些海拔較高的位置都有紀錄。 嶺南槭(粵音:戚)被列入《香港稀有及珍貴植物》,屬槭樹科,為落葉喬木,高達15米。 嶺南槭樹皮是褐色或深褐色,葉片呈闊卵形,基部圓形或近截形。

  2. 2022年4月6日 · 4. 四聲杜鵑 ——中型杜鵑,屬春候鳥及夏候鳥。 虹膜暗褐色,眼圈及腳黃色,嘴黑褐色。 上體灰褐色,下體白色且密佈深色橫紋,尾部末端有闊黑帶。 鳴唱聲為響亮的四音節,音似「家婆打我」。 雌鳥外形似雄鳥,會托卵寄生於卷尾科及鴉科等鳥巢。 【知多啲: 四聲杜鵑 】 觀鳥 實用資訊: 市區觀鳥3注意. 漁護署及觀鳥會教憑聲識鳥【附12種雀鳥叫聲】 其他圖鑑: 香港四季常見魚類 漁護署圖鑑教認石崇、細鱗、火點、烏頭、泥鯭. 香港冬天常見魚類 漁護署圖鑑教辨認紅𩶘、馬友、百花鱸、石狗公、黑𩶘.

  3. 2023年11月15日 · 當時有學者提出兩全其美的方法:一、協助不適應轉變的企業,遷移到內地其他地方(包括粵北較落後的英德一帶),可帶動當地轉型和扶貧;二、北移的港企仍靠沿海地區出口,運輸成本增加,只要增加港企產品的內銷比例,即可平衡(初時限制內銷比例,是為了保護內地企業的市場份額;後來經濟好轉、市場擴大,實可放開)。 但這些建議阻力重重,結果部分港企被淘汰,抱着「開荒牛用完即棄」的怨氣離開中國內地市場。 其後,騰籠換鳥的政策連內地企業也受到波及,導致中小企也舒展乏力。 ──另一個例子,是建政初期的新疆。 那時候,新疆局勢不穩,中央採取強力政策平定,然後大量轉移漢族到新疆去,至少佔全疆人口一半。

  4. 2024年4月26日 · 由香港名導演王家衛執導、監製的30集電視劇《繁花》,改編自內地作家金宇澄同名小說,由去年12底開始在內地中央電視台和騰訊視頻等播放,得到普遍的高度評價,並廣泛掀起懷念舊上海的熱潮。 原著小說和電視劇描寫的是山河歲月、時代變遷,是繁花似錦的人生夢與幻滅。 王家衛仔細和精緻地描繪1980至19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上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萌芽中的商業、貿易和股市等的熱潮與波動,各個人物角色對賺錢的狂熱、打拼事業的成敗,及愛情友情的交融錯失。 繁花似錦的前世. 但對港人更為觸動心靈的是全劇那份濃郁的台港風情,包括當中播放了50多首當時的台港流行金曲。 上海黃河路上富貴豪華飯館七彩繽紛的霓虹燈招牌,更像是以往的香港繁盛街頭景象。

  5. 2024年4月14日 · 一男一女周四11日在鴨脷洲海怡半島16座對開海面墮海獲救後兩人同告昏迷現場消息稱15歲少女先墮海附近釣魚漢見狀由5米高岸邊跳下水協助救人釣魚漢送院後證實不治而少女留醫兩日延至昨晚9時16分亦宣告不治。 周四晚7時許,一名15歲少女在海怡半島16座對開約10米外面載浮載沉,附近一名釣魚漢見狀,脫鞋及放下財物躍下約5米至水中嘗試救人。 水警輪接報到場,在墮海現場附近救起兩人,並施以心外壓,二人昏迷送院。 60歲釣魚漢蘇月良最終不治,其家人到醫院了解,神情哀傷。 警員在岸邊查看釣魚漢的黑色背包等財物,檢回警署調查。 警方現場無檢獲遺書,少女墮海原因待查。 案件列作「送院時死亡」及「企圖自殺」。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6. 2023年12月20日 · (法新社) 加拿大山火. 加拿大今年5月至9月經歷最嚴重山火,全國有超過6600個火頭,全年受災總面積打破歷史紀錄,達18.4萬平方公里,是1995年紀錄的2.6倍。 其中8月時,山火失控威脅社區,西北領地首府黃刀鎮(Yellowknife)及卑詩省疏散逾5.5萬人。 8月16日,加拿大西北領地首府黃刀鎮大規模山火,多個火頭冒起白煙。 (法新社/歐洲太空總署) 中國華北洪災. 颱風「杜蘇芮」在7月尾至8月初為北京、河北及天津等地帶來連場暴雨,釀成洪災,全國逾500萬人受災。 北京昌平區王家園水庫降雨量達745毫米,是北京140年來最大降雨值。 河北省涿州市是本次華北洪災重災區,情況慘烈,惟復原進度緩慢,部分地區重建遲遲未有期。

  7. 2023年3月27日 · 明報專訊隨着疫後復常灣區樓市於過年後迎來小陽春」,最新公布的2月份中原大灣區指數報116.26按月升2.6%升幅為45個月以來最大主要受香港及澳門指數彈升帶動亦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跌勢。 廣州及深圳公布的數據也反映,2月份的一、二手樓交易轉好,灣區樓市出現明顯的升溫信號。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 新用戶30天免費試閱. 盡覽《明報電子報》收費內容. 立即試閱.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