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桑干河畔.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争议. 是否是李自成后代. 与毛泽东一次单独谈话的真伪. 作品. 小说. 散文. 文集. 研究. 评价.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丁玲 (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 蒋伟 , 字 冰之 , 笔名 彬芷 、 从喧 等,女, 湖南 临澧 人,中国现代 女性主义 作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共产党 党员。 生平. 抗日战争时期的丁玲. 早年. 1904年10月12日,丁玲生于 湖南省 福县西乡黑胡子冲村(今 临澧县 佘市镇高丰村);父亲蒋保黔为清末秀才,在丁玲4岁时去世。 母亲余曼贞借钱读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 向警予 是要好的同学,从那里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后来在小学教书,经济拮据,常常把丁玲寄养在三舅父家。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成就
    • 亲属成员
    • 人物评价
    • 轶事典故
    • 后世纪念

    中国现代女作家

    展开39个同名词条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女,原名蒋祎文, 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省临澧县人。曾就读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

    1936年11月,丁玲到达陕北保安,是第一个到延安的文人。丁玲的到来,给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原本力量薄弱的文艺运动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作出过无法取代的贡献。

    代表著作有处女作《梦珂》,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短篇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北京多福巷家中逝世,享年82岁。

    1904年10月12日,丁玲出生于湖南临澧佘市镇高丰村。

    民国七年(1918年),丁玲就读于湖南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

    民国八年(1919年),丁玲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之后入岳云中学就读。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丁玲赶往上海,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

    民国十二年(1923年)8月 ,丁玲经瞿秋白等介绍,正式进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住在青云路青云里一幢两层楼的小亭子间里 。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夏 ,丁玲离开上海大学来到北平 ,在一个社交场合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

    创作风格

    前期的文学创作 三十年代初期,丁玲就完成了从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向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转变。 丁玲发表小说的时间要晚一些,《梦坷》和《莎菲女士的日记》发表的1927年和1928年,冰心、庐隐、冯沅君诸人早已名声闻达于世,但是后来者异军突起。以表现五四落潮时期一种时代的苦闷和刻画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的复杂性格而言,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别人没有能够写出,而新文学史上也无可替代的作品。《莎菲女士的日记》,还有《梦坷》《暑假中》等一批作品,好似在这死寂的文坛上抛下一颗炸弹一样,大家都不免为她的天才所震惊了,一举成名的丁玲写作十分勤奋,短短两年间她就有了《在黑暗中》《自杀日记》《一个女人》三个小说集出版。这些作品题材内容不尽相同,,思想艺术水平有高有低,但都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种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苦难中寻求出路的社会反叛情绪和社会批判意识。尤其是其中那些表现青年知识女性生活的作品,透过五四以后到五卅前夜凝重的时代氛围的描写,楔入主人公心灵的深处,开掘出一种深深的时代的失望和痛苦,表现出热烈的个性,解放精神和对于未来的朦胧而热切的憧憬。 丁玲没有辜负时代的厚望。她从描写知识,女性的苦闷和,痛苦的狭隘天地里挣脱出来,开始正面描写社会革命斗争,表现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1930年初发表了长篇小说《韦护》,接着,又以《1930年春上海之一》和《1930年春上海之二》作为参加左联后向读者的献礼。这些作品诚然未能摆脱早期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的公式,但是,放在左联时期,许多同类性质的作品中作一比较,小说对于革命者心理的描写和性格的刻画却是比较真实自然,也比较具有生活气息的,作家对于自己笔下的生活和人物,并非仅仅有理性的认识而没有生活的真实的体验,两篇《1930年春上海》,尤其如此。这说明作者陷入恋爱与革命的冲突里去了,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以自己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描写超越和突破了既有的创作模式,对于丁玲来说,这种创作上的转变,无疑是宣告了她的创作将和时代一同前进的可喜信息,宣告了丁玲对于创作危机的超越。丁玲从此跨进革命文学作家的行列。 解放区时期的文学创作 从《田家冲》《水》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的文学创作在追求民族风格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丁玲是一个文学兴趣广泛的人,对中外文学具有宽阔的容受性。她喜爱莫泊桑、福楼拜、雨果和巴尔扎克,也喜爱狄更斯。还喜爱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是她更爱读的作品,因此我们在她的创作中感受到一种熔各种艺术方法技巧于一炉的恢弘境界,但是,无庸讳言,她早期的作品是更多地汲取了外国文学,特别是法国文学的滋养,《莎菲女士的日记》,更容易使人想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而三十年代的一些作品,她便在努力克服静态的心理分析,而较多地从行动中去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到解放区的小说创作,细腻的心理描写为展现动荡时期人物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服务,为绘制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服务,作品有了更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作者也就更多地运用人物的行动、语言,更多地运用小故事和细节烘托人物的心理。《红楼梦》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充分地显示了出来,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作者一贯善于以委婉绵密的笔触对人物作深刻的心理描写的艺术特色仍在。然而因为动态的描写多了,静态的心理分析少了,环境的刻画突出了,情景交融的描写增多了,便没有了某种外国心理分析小说式的酣畅淋漓,却有了中国文学固有的耐人寻味的含蓄的蕴藉的神韵和情致。丁玲寻求民族特色的努力,和作者为工农兵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思想倾向是一致的。因为民族风味浓郁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吸引自己民族的读者,更好地发挥团结人民、教育人民。 晚年的文学创作 1979年丁玲获得平反,回到北京。她立即又充满当年的热情投入到文学事业中。她除了创办大型刊物《中国》,还常常出国到西欧北美访问,在这短短数年间,她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散文。其中《杜晚香》不仅以其清新、秀丽而又极为朴实的描写,给人以极强的魅力,而且成为作家一生探索妇女解放道路的一个艺术答案;而《访美散记》更是情溢于辞,美妙无比,既是作者散文创作上的又一高峰,又是中国新散文苑里的奇葩;《魍魉世界》回忆了自己被国民党特务机关绑架并囚禁于南京的经过,人们从中既可以感受到一个特殊时代的腥风血雨,也能够聆听到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正气歌;《风雪人间》和《牛棚小品》都是“伤痕文学”,但它和一般的“伤痕文学”不同,不只是没有哭哭啼啼,悲悲切切,而且还塑造了一个倔强的灵魂。它们的谋篇布局、人物和场景的描写,还有语言的艺术光泽,都是文学创作中的珍品;另外作者缅怀瞿秋白、鲁迅、宋庆龄、贺龙、史沫特莱、茅盾、柯仲平、冯雪峰等人的系列散文,也是情真意切、感人极深,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除这些文章外,丁玲还写了不少评论和理论文章,并以此阐明自己复出后的文艺主张,对后进的青年作家勉励有加。她还出版了《丁玲散文集》《丁玲近作》《风雪人间》《魍魉世界》《生活·创作·时代灵魂》《我的生平和创作》等作品集和理论批评集。

    丈夫:陈明,与丁玲在延安相识相爱。丁玲逝世后,一直致力于丁玲遗稿的整理。

    儿子:蒋祖林,高级工程师,著有《我的母亲丁玲》。

    女儿:蒋祖慧,新中国第一代著名芭蕾舞剧编导,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祝福》等。

    孙女:胡延妮,现为美国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驻中国代表。

    毛泽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人民网: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女革命者。延安时期的丁玲,经历的正是从云霄沉入海底的过程。起因之一就在于她以女性的生命体验,洞察到以男性为主体的革命阵营内部,既有着两性间在阶级、民族利益上的一致性,还存在着男性以革命的名义对女性的歧视。她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大胆而犀利地揭示出被革命外衣遮蔽的性别歧视问题,从而挑战了革命群体内依然固有的父权-夫权制性别秩序。

    孙犁:一颗明亮的,曾经子夜高悬,几度隐现云端,多灾多难,与祖国的命运相伴随而终于不失其光辉的星,殒落了。

    林贤治:一个具有巨大文学才能而为政治所吞噬的作家,一个忠实文学事业并为之苦苦挣扎的作家,一个未完成却受到意外打击而几近碎裂的作家。

    王蒙:她并非像某些人说的那样简单。在全国掀起张爱玲热的时候,我深深地为了人们没有纪念和谈论丁玲而悲伤而不平。我愿意愚蠢地和冒昧地以一个后辈作家和曾经是丁玲忠实读者的身份,怀着对天人相隔的一个大作家的难以释然的怀念和敬意,为丁玲长歌当哭。

    陈子善:丁玲能在作品中提出女性的地位。

    与毛泽东关系

    民国廿五(1936年)十一月十五日,在毛泽东和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丁玲主持召开会议,筹备成立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11月22日,文艺工作者协会举行成立大会,大会由李伯钊同志主持,丁玲报告筹备经过。会上,毛泽东提议协会的名称应该是“中国文艺协会”,与会的全体会员一致通过。

    11月24日,丁玲跟随杨尚昆北上前线,参加打击胡宗南的战斗。 月末,毛泽东作《临江仙》词一首,用电报拍给前方的丁玲

    民国廿九(1940年),毛泽东在审查丁玲历史的结论中,写上“因此,应该认为丁玲同志仍然是一个对党对革命忠实的共产党员”。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毛泽东在高干学习会上保护丁玲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毛泽东高度赞扬丁玲的《田保霖》,他不仅给丁玲和欧阳山写信约两人到他的住处谈话、吃饭,而且在高级干部会上还表扬了丁玲,他说:“丁玲现在到工农兵当中去了,《田保霖》写得很好;作家到群众中去就能写好文章。”毛主席的信和高干会上的讲话为丁玲以后的写文、作人、为文艺工作都铺了一条平坦、宽广的路,并且为丁玲在群众中恢复声誉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丁玲终身佩服和感激。

    丁玲纪念馆

    丁玲纪念馆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温泉屯村,2015年9月下旬,改造新建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书雕、文化墙等设施。

    纪念丁玲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2014年10月12日,由中国丁玲研究会、清华大学中文系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丁玲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湖南常德举行。

  2. 2024年3月8日 · 丁玲 (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 蔣偉 , 字 冰之 , 筆名 彬芷 、 從喧 等,女, 湖南 臨澧 人,中國現代 女性主義 作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共產黨 黨員。 生平 [ 編輯] 抗日戰爭時期的丁玲. 早年 [ 編輯] 1904年10月12日,丁玲生於 湖南省 福縣西鄉黑鬍子沖村(今 臨澧縣 佘市鎮高豐村);父親蔣保黔為清末秀才,在丁玲4歲時去世。 母親余曼貞借錢讀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與 向警予 是要好的同學,從那裡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後來在小學教書,經濟拮据,常常把丁玲寄養在三舅父家。 1919年,丁玲小學畢業,考入桃源縣的湖南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預科,經歷了 五四學潮 。 與 王劍虹 同學。

  3. (中國現代女作家) 鎖定.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蔣禕文, [43] 字冰之,又名蔣煒、蔣瑋、丁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 湖南省 臨澧縣 人。 曾就讀於 上海大學 中國文學系 [45] ,中共黨員,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 1936年11月,丁玲到達 陝北 保安,是第一個到 延安 的文人。 丁玲的到來,給陝甘寧抗日根據地原本力量薄弱的 文藝運動 增添了新鮮的血液。 她在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上作出過無法取代的貢獻。 [16] . 代表著作有處女作《 夢珂 》,長篇小説《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短篇小説《 莎菲女士的日記 》,短篇小説集《 在黑暗中 》等。 1986年3月4日,丁玲在 北京 多福巷 家中逝世,享年82歲。 [16] . 中文名. 丁玲.

  4. 2024年3月8日 · 29种语言. 不转换. 丁玲 (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 蒋伟 , 字 冰之 , 笔名 彬芷 、 从喧 等,女, 湖南 临澧 人,中国现代 女性主义 作家、社会活动家, 中国共产党 党员。 生平 [ 编辑] 抗日战争时期的丁玲. 早年 [ 编辑] 1904年10月12日,丁玲生于 湖南省 福县西乡黑胡子冲村(今 临澧县 佘市镇高丰村);父亲蒋保黔为清末秀才,在丁玲4岁时去世。 母亲余曼贞借钱读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与 向警予 是要好的同学,从那里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后来在小学教书,经济拮据,常常把丁玲寄养在三舅父家。 1919年,丁玲小学毕业,考入桃源县的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经历了 五四学潮 。 与 王剑虹 同学。

  5. 2015年7月7日 · 丁玲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文化、知识分子与革命的重要案例。 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出生于湖南常德一个大家庭。 父亲早逝,母亲为进步女性,与陶斯咏、向警予同学,独立抚养丁玲姐弟。 丁玲从小受现代教育,与瞿秋白夫人王剑虹是同学。 1927年,丁玲在《小说月报》发表《梦珂》,开始了她的文学之路,次年的《莎菲女士的日记》轰动文坛。 这一时期的丁玲常被视为莎菲:她与后来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胡也频同住,但心里爱慕着共产党员冯雪峰,同为北漂的湖南老乡沈从文还常去她家蹭饭。 丁玲最后选择了胡也频,但1931年1月,在他们的儿子出生三个月时,胡也频被捕牺牲。 之后,丁玲开始负责左联刊物《北斗》并入党。 1933年春,丁玲在上海公共租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被羁押在南京长达三年。

  6. 丁玲與冰心是上個世紀2030年代齊名的當紅女作家,她們的作品風格人生姿態截然不同:一位是通. 丁玲成名早,名作家意識很濃,身上有一股孤傲. 之氣。 (資料圖片) 的丁玲的作品全然和這幽雅的情緒沒有關涉4。 丁玲走上文學的道路純屬偶然, 她不是因為喜歡文學而寫作,僅僅是感到苦悶。 她說:「我精神上苦痛極了。 除了小說,我找不到一個朋友。 於是我寫小說了,我的小說就不得不充滿了對社會的鄙視和個人孤獨的靈魂的倔強掙扎。 」5丁玲早期的作品只有兩個主題:苦悶與虛無。 她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記》之所以引起轟動,正是切中了瀰漫在都市青年中深刻的虛無主題。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