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除政治上的作為李德裕也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是中晚唐文壇變遷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他遊歷各地的過程中也和當時很多著名文人有密切的交流 元稹 、 白居易 、 李商隱 、 杜牧 、 劉禹錫 等都是李德裕文壇詩友。 李德裕留存有會昌一品集》、《李文饒文集等作品傳世文章多以務實為主主張求質實去浮華的文章風格繼承了 曹丕 的文學理論。 [5] 其文賦詩詞也多被與杜牧、元稹等人相比較。 生平 [ 編輯] 早年 [ 編輯] 唐德宗 貞元 三年(787年),李吉甫於長安任太常博士, [6] [7] 李德裕於其在長安萬年縣安邑坊的住宅內出生。 [8] 貞元八年(792年)四月,李吉甫因 竇參 與 陸贄 之案牽連被貶為明州員外長史, [9] [10] [11] 李德裕隨父一同移居明州。

  2. 全 名. 李德裕. 别 名. 李卫公、李太尉. 字. 文饶.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赵郡赞皇. 出生日期. 787年. 逝世日期. 850年. 主要成就. 辅佐唐武宗、开创会昌中兴. 主要作品. 《会昌一品集》等. 官 职. 太尉. 爵 位.

  3. 目录. 李德裕 (787年—849年12月),本名 李缄 , 字 文饶 , 赵州 赞皇县 (今 河北省 石家庄市 赞皇县 )人 [1] [2] ,出自 赵郡李氏 西祖,晚唐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一生历经自唐德宗至唐宣宗共八朝,爵至 卫国公 ,因此别号 李卫公 ,享年六十三岁。 [3] 李德裕年轻时因抵制贡举制度而随父李吉甫奔波,在京师不久便因 裴 、 李 之争贬于地方,出镇浙西、淮南、西川等地,在各地取得了很多政绩。 在他从政的四十年中,李德裕也参与了著名的 牛李党争 ,被普遍认定为李党的领袖人物。 唐文、武两朝时为李德裕政治的巅峰,这使得牛党受到很大的抑制。 同时,李德裕在此期间主持了多种重要的国策,他对既有制度法规进行了多次改革措施。

  4. 李德裕.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字文饒,小字台郎, 趙郡 贊皇(今河北 贊皇 )人。. 唐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118] 、文學家, 中書侍郎 李吉甫 次子。. 李德裕出身於 趙郡李氏 西祖,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 校書郎 、 監察御史 、 翰林學士 、 中書舍人 ...

  5. 李德裕是唐代历史上的枢纽式人物既是牛李党争的首脑又被称为古往今来得帝眷最专者对于中晚唐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对李德裕进行研究的有分量的成果,精通唐代文史的傅璇琮先生可谓首屈一指。 本书有两个版本,曾在学界引起过广泛反响(参见题记所引的学者评论):初版问世于八十年代,由齐鲁书社出版;此后,作者又对李德裕的文集进行了校笺、编年、考订,以文集整理为基础,对年谱进行了大量修订,是为河北教育出版社本。 十年后,傅璇琮先生又经过不断打磨,将此书进一步完善,改正错讹、补充史料达数十处。 第三版质量更进一步,可作为今人撰写年谱的示范性著作,值得出版。 李德裕年谱的创作者 · · · · · ·. 傅璇琮 作者. 目录 · · · · · ·. 中华版题记. 二版题记. 原序

    • (66)
    • 2013-1
    • 傅璇琮
  6. 2018年5月10日 · 李德裕是一位有重大影響和多方面成就的歷史人物政治方面他屢歷節鎮兩任宰相在唐武宗時主掌朝政是晚唐牛李黨爭的核心人物 。 傅璇琮,中華書局編審、清華大學教授。 著有《唐代詩人叢考》《唐代科舉與文學》《李德裕年譜》《河嶽英靈集研究》等。 周建國,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上海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 著有《李德裕文集校箋》(與傅璇琮合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原文摘录 · · · · · ·. 与姚谏议邰书三首 闰十一月二十八日,从表兄崖州司户参军同正李某状上。 天地穷人,物情所弃,无复音书。 平生旧知,无复吊问。 阁老至仁念旧,盛德矜孤,再降专人,远逾溟涨,兼赐衣服器物茶药至多。

  7.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李德裕李德裕 - Wikiwand

    除政治上的作為李德裕也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是中晚唐文壇變遷的核心人物之一在他遊歷各地的過程中也和當時很多著名文人有密切的交流 元稹 、 白居易 、 李商隱 、 杜牧 、 劉禹錫 等都是李德裕文壇詩友。 李德裕留存有會昌一品集》、《李文饒文集等作品傳世文章多以務實為主主張求質實去浮華的文章風格繼承了 曹丕 的文學理論。 [5] 其文賦詩詞也多被與杜牧、元稹等人相比較。 生平. 早年. 唐德宗 貞元 三年(787年),李吉甫於長安任太常博士, [6] [7] 李德裕於其在長安萬年縣安邑坊的住宅內出生。 [8] 貞元八年(792年)四月,李吉甫因 竇參 與 陸贄 之案牽連被貶為明州員外長史, [9] [10] [11] 李德裕隨父一同移居明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