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有着相当显著的贡献,所著《荀子》一书,又名《荀卿子》,集中体现了其学术主张和理论思想,强调“礼”在社会中的规范作用。

  2. 荀子(约公元前316年—约公元前237年至公元前235年),名況,被尊稱為荀卿,又稱孫卿 [1]:273,中國戰國時代儒家學者和思想家,趙國人,曾擔任齊國 稷下學宮祭酒、楚國 蘭陵令,到趙國、秦國遊說諸侯,宣揚儒學和傳授六經,批評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

  3.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4. 2023年11月15日 · 荀子 (約公元前316年—約公元前237年至公元前235年),名 況 ,被尊稱為 荀卿 ,又稱孫卿 [1] :273 ,中國 戰國 時代 儒家 學者和思想家, 趙國 人,曾擔任 齊國 稷下學宮 祭酒、 楚國 蘭陵 令,到趙國、 秦國 遊說 諸侯 ,宣揚儒學和傳授 六經 ,批評 子思 ...

  5. 荀子》全书共三十篇,今存《劝学篇》、《修身篇》及《成相篇》、《赋篇》等三十二篇。 西汉刘向所首先整理校订荀子及其弟子书论,定为三十二篇、唐杨倞注、清王先谦集解。

  6. 2023年11月15日 · 荀子(约公元前316年—约公元前237年至公元前235年),名况,被尊称为荀卿,又称孙卿 [1]:273,中国战国时代儒家学者和思想家,赵国人,曾担任齐国 稷下学宫祭酒、楚国 兰陵令,到赵国、秦国游说诸侯,宣扬儒学和传授六经,批评子思、孟子等其他儒者及

  7.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先秦兩漢 -> 儒家 -> 荀子. 《荀子》 相關討論. [戰國 (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 提到《荀子》的書籍 電子圖書館. 相關資源. 在 荀子 中檢索: 高級檢索. 1. 勸學. 2. 脩身. 3. 不苟. 4. 榮辱. 5. 非相. 6. 非十二子. 7. 仲尼. 8. 儒效. 9. 王制. 10. 富國. 11. 王霸. 12. 君道. 13. 臣道. 14. 致士. 15. 議兵.

  8. 荀子电子全文,全文检索、相关于荀子的讨论及参考资料。有简体字版、繁体字版、英文版本。

  9.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时人尊称为荀卿,汉时避汉宣帝刘询讳称为孙卿。 年五十,始游学于齐国,曾在齐国首都临淄(今 山 东淄博市)的稷下学宫任祭 酒 。

  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荀子 周 荀況 撰. 唐 楊倞 注. 《荀子》二十卷, 〈內府藏本。 〉 周荀況撰。 況,趙人。 嘗仕楚爲蘭陵令,亦曰荀卿。 漢人或稱曰孫卿,則以宣帝諱詢,避嫌名也。 《 漢志‧儒家 》載《荀卿》三十三篇。 王應麟《考證》謂當作三十二篇。 劉向《校書序錄》稱孫卿書凡三百二十三篇,以相校除重複二百九十篇,定著三十三篇,爲十二卷,題曰《新書》。 唐楊倞分易舊第,編爲二十卷,復爲之註,更名《荀子》,卽今本也。 考劉向《序錄》,卿以齊宣王時來游稷下,後仕楚,春申君死而卿廢。 然《 史記 ‧六國年表》載春申君之死,上距宣王之末凡八十七年。 《史記》稱卿年五十始游齊,則春申君死之年,卿年當一百三十七矣,於理不近。 晁公武《讀書志》謂《史記》所云年五十爲年十五之譌,意其或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