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欺凌可包括甚麼角色被欺凌的學生有什麼潛在影響旁觀者如何影響欺凌學校為欺凌訂下了甚麼規範如果欺凌發生在你身上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或經歷欺凌事件,你應該找誰尋求協助? 你該如何支援一個被欺負的人?

    • 教導孩子,了解甚麼是欺凌行為。若家長希望孩子減低在學校受到欺凌的機會,首先要教導他們學懂保護自己。家長可讓孩子明白施虐者為何會欺負人,以及他們期望的反應。
    • 多結交朋友。根據研究顯示,大部份被欺凌的對象通常是一些勢孤力弱的同學。因此,結交多些朋友,最少也有一兩個,會有助滅低被欺凌的機會。除此以外,這些朋友也可以是傾訴的對象。
    • 多與其他家長溝通。筆者鼓勵家長們可與子女同班或同校的家長們多聯絡、溝通及互相支援。當孩子不幸真的在學校被欺凌時,除了可向其他家長了解更多之外,亦可與其他家長一起向學校反映情況,讓學校能從多方面了解事情的嚴重性。
    • 教導子女分辨欺凌與開玩笑。筆者從以往處理校園凌凌事件的經驗之中,發現施虐者很喜歡挑選一些對任何事情都很大反應的同學入手。若有些同學事無大小都會顯得很激動,他們便會成為施虐者的目標。
  3. 處理欺凌及跟進. 學校處理欺凌事件流程圖. 即時安排. 承責改進法. 理論基礎. 特色及關注. 「承責改進法」五部曲. 引導學生反思. 個案及小組輔導.

  4. 共同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 若不幸遇上欺凌行為父母不宜立刻出面處理宜與孩子討論正確的處理方法這亦可從中訓練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對方的挑釁下保持冷靜、向對方說不,並在有需要時果斷向老師或執法部門求助。 家長亦可以在家通過角色扮演與孩子練習如何面對欺凌者挺起胸膛把雙手垂直身體兩邊不回應對方並離開現場直視對方表達出心中的不快等。 欺凌事件是需要正視和被關注的,為著兒童及青少年的成長,我們需共同携手建立兒童友善安全環境。 若孩子遇上欺凌行為,要及早介入,多關心及支持。 歡迎到國際培幼會「 守護兒童網 」訂閱守護兒童的消息。 參考資料:

  5. 欺凌的類別和形式. 欺 凌 行 為 大 致 可 以 包 括 以 下 四 類 : 身 體 / 行 為 暴 力 的 欺 凌 - 例 如 拳 打 腳 踢 、 掌 摑 拍 打 、 推 撞 絆 倒 、 拉 扯 頭 髮 , 以 及 強 索 金 錢 或 物 品 等 。 言 語 攻 擊 的 欺 凌 - 例 如 恐 嚇 、 粗 言 穢 語 、 喝 罵 、 中 傷 、 譏 諷 、 呼 叫 「 花 名 」 及 針 對 身 體 特 徵 、 能 力 、 種 族 等 個 人 特 質 , 加 以 惡 意 嘲 笑 和 侮 辱 等 。 間 接 的 欺 凌 - 例 如 造 謠 、 蓄 意 不 友 善 、 無 視 別 人 的 存 在 、 孤 立 、 杯 葛 或 排 擠 受 害 者 等 。

  6. 2020年8月16日 · 2020年8月16日. 近月社會發生多宗嚴重違法及暴力事件其中大家尤其關注涉及青少年毆打和欺凌朋輩的行為欺凌問題威脅學生的健康及安全我們必須正視採取一切可行措施及時制止及處理。 人人提高反欺凌意識,建立正面價值觀,培養互助包容精神,防止歪風植根蔓延。 欺凌可恥 絕不容許. 成長過程難免經歷朋輩爭執,但是,以身體或語言暴力,騷擾、威脅、孤立、欺負勢弱者,絕對不是正常、合理的事。 我們絕對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欺凌,更遑論參與童黨犯罪的行為。 「欺辱一個沒有招惹你們的同學,譏笑一個不幸者,打了一個不能夠滋味的弱者。 你們犯了最卑微、最可恥的一個行為。 」亞米契斯在《愛的教育》一書中,指出戲弄無辜的朋友,欺負不幸的人,不單是膽小的表現,更是最低劣、可恥的行為!

  7. 為有潛在危機的同學(個性較暴戾/怕事、社交力弱的同學)安排預防計劃。 如何預防處理欺凌事件──家長的角色. 隨時留意子女突然的轉變,例如: 一) 情緒變得低落、成績大跌等. 二) 有不願上學或逃學的跡象,不願意接觸其他人. 三) 校服或其他物件被弄污或遭人破壞. 四) 失去物品或要求較多零用錢. 與學校保持聯繫,了解子女的校園生活,例如透過家長教師會. 鼓勵子女與不同的人相處,提昇社交能力,學習如何保護自己. 若發現子女性格較怕事或被動,應鼓勵他們參與社交活動. 若從校方得知子女有欺凌行為,切勿以打罵形式懲罰他們,應找出其動機,加以輔導,如有需要可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家長需明白自己是子女的榜樣,家長要與子女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係,令子女明白他們是幫到自己的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