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棟屋的建築佈景有如 棋盤 ,內有前廳、中廳、 祠堂 ,以及4間獨立的居室。 居室設有「話當年」教育展覽,讓參觀者觸摸展品,感受農村生活,讓遊客如同親身回到多年前的圍村中。

  2. 三棟屋博物館是一座保存良好的客家圍村,有逾200年歷史,展現了新界的特色文化。.

  3. 2024年1月5日 · 屋博物館. 簡介. 2016年6月,非物質文化遺產 ( 非遺) 辦事處在三棟屋博物館設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作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透過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廣活動,包括舉辦展覽、 講座、研討會、傳承人示範和工作坊等,提升公眾對非遺的認識和了解。 參觀. 免費入場. 入場安排. 參觀守則. 惡劣天氣下的開放安排. 無障礙設施. 現時,香港非遺中心(位於三棟屋博物館)提供以下無障礙設施︰. 活動斜台板,以便輪椅使用者從多個入口參觀本中心. 設於本中心前地的復康巴士下車點. 如需協助,請於本中心開放時間內致電 (852) 2411 2001與場地職員聯絡。 輪椅使用者如有需要,請要求場地職員協助使用活動斜台板,以便從多個入口參觀本中心。 查詢. 電話: (852) 2411 2001.

  4. 三棟屋博物館怎麼玩? 包括三棟屋博物館門票資訊、價格及費用、預訂、開放時間、交通、地圖、地址、遊玩攻略、推薦住宿、周邊餐廳以及其他實用資訊,通過Trip com以超值價格預訂三棟屋博物館門票享超級優惠或通過Trip com了解更多遊玩攻略!

  5. 三棟屋博物館. 三棟屋博物館位於荃灣古屋里,於1981年列為古蹟。. 三棟屋原是一條有200多年歷史的客家圍村,在1970年代,由於興建荃灣港鐵站的緣故,該村被遷至別處。. 政府於1987年將三棟屋重修成博物館,讓遊人了解昔日農鄉純樸生活。. 自2016年6月起,政府 ...

  6. 這個博物館的名字叫「三棟屋博物館」,意思就是那些以三列布局來興建的村屋。 在昔日的圍村布局裡,大多數都是以行或列的方式來興建村屋,而同一姓氏的居民,也多數是聚居在同一列的村屋裡。

  7. 三栋屋博物馆 (英语: Sam Tung Uk Museum )是在 香港 荃湾 西楼角 的一座 法定古迹 和博物馆。 历史[编辑] 三栋屋 原来是香港古老的 围村 之一,属 客家 围村,大约在18世纪中叶, 清朝 乾隆 五十一年(1786年),由 陈姓 在广东河源市 龙川县 和 惠州市 的支系所建立。 虽然经历了二百多年历史,但三栋屋却保存得很好。 1970年代,由于 香港地铁 荃湾线 的工程,三栋屋村村民放弃原址。 1987年,三栋屋村遗址经当时的 区域市政局 修葺后,改为三栋屋博物馆开放让公众人士参观。 2016年6月,改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管辖,并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 建筑[编辑]

  8. 荃灣. Photograph: Courtesy Gov HK. /2. Photograph: Courtesy Gov HK. /2. Time Out 說. 座擁逾200年歷史的客家圍屋. 位於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前身是客家圍屋,擁有200多年歷史,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三棟屋的建築佈局猶如棋盤,左右對稱,設有前廳、中廳和祠堂,以及不同房舍和橫屋。 三棟屋博物館內設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設立於三棟屋博物館裏,透過舉辦展覽和活動推廣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自2020年起館內舉行展覽系列「循聲覓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出多個本地傳統工藝如舞獅、白鐵、花牌的相關展品。 2022年4月22日星期五. 詳情. 荃灣古屋里2號. 香港. 聯絡: View Website. 令你翹首盼望的電郵.

  9. 三棟屋博物館 (香港) - 旅遊景點評論 - Tripadvisor. 亞洲. 中國. 香港景點活動. 三棟屋博物館. 66 則評論. 香港 1,478 種觀光活動之 179. 特色博物館. 現在停止營業. 撰寫評論. 關於. 暫停開放。 建議編輯以改善我們顯示的內容。 改善此清單. 所有照片(175 張) 體驗鄰近景點的人氣方式. 香港漁人碼頭: 觀光船旅遊 (浪遊漁港1773) 186. 推薦項目. 錄音導賞服務. 每名成人. HK$123.00. 起. 香港黑暗面的九龍徒步之旅. 163. 推薦項目. 城市遊覽. 每名成人. HK$250.00. 起. 大嶼山一日遊 - 天壇大佛及大澳 (2024) | 1k+ 預訂. 244. 推薦項目. 城市遊覽. 每名成人. HK$570.00.

  10. 2021年11月15日 · 連荃灣的三棟屋博物館亦經過翻新,引入全新主題及展品,值得再次重訪。 這個在地鐵站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客家圍屋是法定古迹,於1987年重修成博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 在2016年6月變成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透過教育和推廣活動,提升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和了解。 博物館請來經驗豐富的獅頭紮作師傅許嘉雄,即場示範如何由竹紮成獅頭。 (張頌婷攝) 聲音導航介紹非遺. 非遺辦事處於2020年底展開大型展覽更新工程,除了重新規劃中心的展示空間外,亦展開一個全新展覽系列《循聲覓道-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邀請本地建築師及藝術家蕭國健(Stanley)擔任客席策展人,以及本地約30位非遺傳承人參與製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