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7日 · 簡介稱,馬草壟發展項目佔地約68公頃,地處平原,南面為古洞北新發展區,西北面為蠔殼圍,項目主要包括住宅發展、政府、機構或社區設施等。 政府正做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將制定項目的發展方案,並按研究結果制定發展大綱圖,其後就大綱圖及相關基礎建施做環評研究。 根據初步研究,該項目範圍內的主要生境為果園、已發展地區和植林區;區內的馬草壟溪及支流從鐵坑流至蠔殼圍,貫穿馬草壟地區,溪流兩旁的季節性濕草地及沼澤為野生動物形成一條河岸走廊。 環團:區內極危金錢龜棲息.

  2. 2023年3月19日 · 馬屎洲雖小,卻包含3個地質時代的地層,當中以東南岸的岩層最具代表性,亦即水茫田所在,主要包括因褶皺構造運動嚴重變形的泥岩、粉砂岩和砂岩;西北部海岸一帶呈粉紅、橙紅色的礫岩、角礫岩、砂岩、粉砂岩和凝灰岩大概於侏羅紀形成;北部的石英岩岩性與黃竹角嘴相近,很可能是泥盆紀地層。 至於馬屎洲名字的由來,漁護署指坊間流傳數個說法,其一是馬屎洲曾為英國殖民政府軍隊牧馬之地,因馬匹在島上遺留大量排泄物而得名。 (城市保育)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3. 2015年1月26日 · ★煤氣廠. 土瓜灣從前作為本港「工業重鎮」,可見不同類型的工業。 其中,於1956年啟用的中華煤氣公司煤氣廠 (北廠)是土瓜灣的地標。 煤氣廠俗稱「煤氣鼓」,分南廠、北廠,同位於土瓜灣附近的馬頭角。 起初煤氣製作以燒煤為主,至1960、70年代則改用較環保的油 (如石腦油)為原料。 南廠已停產及改建成住宅翔龍灣,土瓜灣現存的煤氣鼓只餘北廠。 【波叔話你知】 1950至1970年代是香港製造業發展的高峰期,土瓜灣因鄰近人口密集的九龍城,可提供龐大的勞動人口,令該地的工業發展更興旺。 隨社會轉型,工廠紛紛遷出。 現時土瓜灣雖還有工廠大廈,但多十分殘舊,部分正待重建。 【小記者採訪手記】

  4. 2022年2月25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怎樣寫好借物說理文?. ——賈平凹〈觀沙礫記〉. 【明報專訊】要撰寫借物說理的文章,我們需仔細描寫所見之物,並考慮「物」與「理」之間的扣連。. 同學可以參考賈平凹〈觀沙礫記〉一文,學習著名作家怎樣描寫眼前 ...

  5. 2019年6月6日 · 【明報專訊】新聞資料. 政府提出「明日大嶼」計劃,填海1700公頃建造多個人工島,有人稱會「耗盡財政儲備」,有人則從香港與內地矛盾入手,炒作「新香港人」議題,反對興建人工島。 香港土地供應嚴重短缺,需要多管齊下。 《施政報告》勾勒未來土地供應藍圖,土地共享 (即公私營合作開發農地)屬短期,棕地開發屬中期,填海造島屬長期,合共提供超過61萬個住宅單位,施政報告未有觸及最受爭議的收回粉嶺高球場問題。 總體而言,施政報告算是有本着多管齊下原則,處理短中長期土地供應。 本港長遠發展需要更多土地,中部水域填海興建人工島,可以擴大市民生活和發展空間,提升生活質素。 以填海造地紓緩人口壓力以至吸引投資,世界各地並不鮮見,有成功亦有失敗,看待興建人工島問題應當客觀全面。

  6. 2015年3月18日 · 【明報專訊】山水遊記是古文常見的題材,古人愛好山水之樂,經常因公事或興趣遊歷各地,留下不少名篇,當中以東晉文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最為人熟悉。 陶淵明通過對桃花源自由和樂的生活描繪,表現對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景,以及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山水遊記並非單純描寫自然風光,作者於文中有所寄寓,必定借景抒情、言志。 景物描寫 常有隱喻. 古人藉描寫山水言志,最常見主題是仕途不順,欲借遊山玩水消除心中鬱悶,抒發懷才不遇的情感;亦有借山水道出隱逸之心、對自然喜愛之情,又或發表議論,針砭時弊。 作者未必會清楚透露思想感情,大多有所隱喻,因此我們閱讀時需找出當中寓意。 例如,當作者描寫山嶺險峻,一般寓意仕途坎坷不順;描寫強勁的山風,則可能比喻遭受打擊、打壓;美樹芳草,又可能是作者比喻自身高潔。

  7. 2016年9月30日 · 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段落要旨. 簡述自己身為罪人的身份和心情,在公餘跟朋友到永州附近的山水尋幽訪勝。 可是,這些山水景色未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為下文遊西山作鋪墊。 內容分析. 1)交代身份. 作者因為革新失敗,被貶永州,一直被投閒置散。 由於自己是帶罪之身,因此自稱「僇人」,至於「恆惴慄」,就是指終日戰戰兢兢的心情。 2)遊歷過程. 作者在公餘與友人結伴,在永州附近遊歷。 作者寫一行人遊歷了「高山」、「深林」、「迴溪」,並自言是「幽泉怪石,無遠不到」,自以為已經盡覽永州奇山異水。 3)宴飲過程. 作者在遊歷的時候,跟友人「披草而坐」,甚至是「傾壺而醉」,喝醉後就「相枕以臥」,平日思慮的事情,在夢中也會出現,醒來之後,就想離開當地。 佈局重點. 作者撰寫這一段的目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