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內房恒大財困浮面,逐步對旗下在本港的住宅有影響。 龍頭銀行「匯豐」率先確認拒批按揭予恒大樓盤的樓花買家;但其實早於「匯豐」拒批之前,我們《胡.說樓市》已在跟進事件,把時序推前一點,本身為「恆大.珺瓏灣」提供高成數按揭的財務公司「創盈」突然縮沙拒批,而要求準業主自行找尋銀行、或轉往財務公司「歐力士」上會。 發展商要求準業主簽署「保密協議」後才作一些現金補償,但問題有解決過嗎? 初次置業懶人包 【二手樓買賣程序】睇樓、雜費、查凶宅、簽約、按揭懶人包 【新盤2020】成交流程、按揭、折扣優惠、重點項目全攻略 【居屋2020】最新申請日期、四大屋苑分析、資產、入息懶人包 【租樓注意事項】租樓流程、租約、按金、印花稅全攻略!

  2. 1. 市場已沒有炒家. 來到2024年的今天,樓市因連環加息而確認轉角,樓價一直緩緩回落。 所以大家一面倒要求全面撤辣時,但政府卻對撤辣有戒心,固然是考慮完全撤辣所帶來的迴響。 畢竟沒有辣招等於買賣沒有任何束縛,炒家自由進場摸一轉,足以令樓市出現報復式反彈。 據過往經驗,但凡有任何政策出台,總對樓市有一陣短期衝擊。 而今次最起碼的就是,全面撤辣有助物業即時鬆綁,一批較心急沽貨的業主或會借機套現,若放盤時遇上競爭對手,則不排除要減價迎戰,對樓市可能有短期震盪。 炒家眼光較短淺,他們只求有水位,但只會放眼於低於市價物業,但同時都要看究竟有沒有下手買家來接貨? 背後所謂買家的動力又有幾強勁? 究竟目前購買力是因政策所限而被遏抑、抑或已經完全乾塘?

    • 大行對樓市持較審慎的看法
    • 銀行估價將成重要因素
    • 留意新盤開價策略
    • 樓市防禦力是多少?
    • 官方樓價指數未反映國安法因素

    在港版國安法消息曝光後,普遍外資投行對香港的經濟前景持較審慎的看法,當中有瑞信、高盛、花旗針對樓市撰寫研究報告,三間大行均對樓市前景較為悲觀。 瑞信認為,美國的制裁措施,有可能導致本港的營商活動減慢,拖低本地寫字樓及商舖的租金。雖然這樣會減低市民的購買力,但瑞信認為,政府可透過放寬辣招來抵銷部分負面影響,該行估計,樓價最差會再下調10%,即較去年6月跌16%,而寫字樓及商舖的租金則會較本年首季再急跌20%。 高盛則指,預計港版國安法將帶來新一波的社會動盪,同時增加本港局勢的不明朗因素,預計最壞情況下,本港樓價與租金較去年中的跌幅,將再擴大5至10個百分點,跌幅有可能達25%。(高盛分析的詳盡版,按我跳往 ) 花旗亦在港版國安法曝光後發表研究報告,該行預計隨著香港社會矛盾升溫,投資者亦關注會否...

    政經局勢動盪,只要銀行收緊信貸也會加劇樓價下落。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香港出現了信心危機,當時除了跟一部份炒家減價出貨有關外,還有是跟部份中資銀行擔心醞釀擠提危機,故收緊房地產信貸,最終導致部份準備完成交易的買家撻訂收場,繼而加速樓市調整。 事實上,市場亦揣測美國下一步的制裁行動,有可能延伸至金融層面,把中資銀行列入制裁清單,為嚴控風險,銀行有機會重演落雨收遮的情況,限制準買家的槓桿能力,亦即封鎖了樓市的購買力。 當然,我們亦會繼續關注銀行的物業估價變動,如欲知道銀行估價不足的處理方法,亦可參考我們的文章,那裡有更詳細的解說,按我跳往。

    自從政府推出樓市辣招以來,二手成交冰封,市場焦點轉移至一手市場,新盤開價將左右二手定價。(如想了解今年重點新盤項目和折扣,按我跳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季新盤供應積壓至本季才推出,故短期內將有大量新盤供應,包括長實位於康城站的Sea to Sky、會德豐於藍田茜發道的KOKO Hills,以至新世界與港鐵合作發展的大圍站項目,將成為市場焦點。 在政經陰霾充斥,加上多個新盤同時競爭,市場均預料發展商定價不會進取,或傾向以付款辦法盡量搾取市場購買力,但當發展商以低於市價推盤促銷,或成為樓市的警號。 港版國安法消息曝光後,公開發售的新盤主要為恒地發展的「利奧坊.曦岸」,以及萬科發展的「The Campton」,前者開價較同區二手高出兩成以上,首輪發售只沽出45%單位,後者則以貼二手市價作招徠沽清...

    即管前景未明,但我們難以定論樓市必跌,皆因今昔有別,目前樓市仍具一定防守力。受雙倍印花稅等辣招所影響,本港短線炒家絕跡,用家及長線投資者的比例較高,而且金管局以壓力測試等措施嚴控業主的借貸比率,根據金管局最新的數字顯示,目前新造物業的按揭比率只有56.2%,令炒家急於出貨套現的現象難再復見,變相二手市場上賣家要劈價的壓力減低。 另外,根據政府統計處於2016年的人口普查報告,目前共有65.7%的物業已供甩樓,他們也不必心急求售。 至於資金流動性方面,各國央行在肺炎疫情後,相繼推出寬鬆貨幣措施挽救經濟,當中美國已降至零利率,同時推出無限量寬措施,為資產市場帶來承托。雖然港版國安法消息公布後,金融市場曾出現震盪,港匯一度偏弱,拆息亦急升,但其後已經放緩,再者目前本港銀行體系結餘達947.57億元...

    差餉物業估價署今日(5月29日)公布,本港4月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按月微跌0.1%至376點,同月租金指數亦跌1.3%至180點,創近三年新低。不過,數字只反映4月份的樓市表現,未反映本月下旬的國安法因素。 至於本周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則按周升0.56%至178.54點,而相關數字是根據2020年5月18日至5月24日簽訂正式買賣合約的中原集團成交計算。當中有七成半的交易是在2020年5月4日至5月10日簽臨時買賣合約,是五一長假期後第2周市況,國安法對樓價的影響仍有待反映。 我們會繼續緊貼最新情況,如有新消息,會繼續更新此文。

  3. More. 入屋逐樣捉. … 31 5 月, 2024. 按揭教學. … 24 5 月, 2024. 置業冷知識. 【胡‧說PODCAST】拆解長實追差價經典案例… 23 5 月, 2024. 【必嘉坊.曦匯:驗樓】365呎索價$859萬,$23,747/呎兩房戶開箱! (附影片) 31 5 月, 2024. 【高回佣新盤遺禍】朗譽回佣28%促銷,累首批買家遭銀行狠劈估價! (附影片) 24 5 月, 2024. 【胡‧說PODCAST】拆解長實追差價經典案例! 一手樓撻訂賠償點樣計? (附影片) 23 5 月, 2024. 【按揭貸款:樓市Update】高息持續,買樓上會應否借盡? (附個案分析) 21 5 月, 2024. 搜尋谷友業主盤. 租/買. 地區. 地點. 搜尋.

  4. 0. 撤辣、招攬人才措施: 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為期兩年,對象包括年薪$250萬或以上,或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而過去五年內有三年工作經驗之海外人才,此兩類人士可獲發為期兩年的通行證來港發展,不設人數限額。 未符工作經驗要求但最近五年內畢業的百強大學畢業生亦可獲發通行證,每年上限10,000人。 計劃將於推出一年後檢討。 合資格外來人才,成為香港永久居民後,首置物業可退還辣稅 (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但仍需繳付第二標準從價印花稅,適用於任何在今天(2022年10月19日)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5. Watch on.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早前 《和你搵盤》 跟大家去到九龍站及尖沙咀,參觀一些新式豪宅後,今日我又想再帶大家開眼界。 說到九龍區的統豪宅區分,你第一時間會想到哪裡? 有兩個區分一定不得不提。 第一個就是何文田、第二個就是九龍塘。 不過在這些傳統豪宅區分,近年也興建了不少新豪宅,我們決定鎖定範圍十年樓齡內的物業,看看會有什麼選擇。 本文目錄. 單位1: Dunbar Place. 屋苑資料. 表: Dunbar Place資料表. 放盤單位. 表: 單位資料. 區內市況. 單位特色. 中空天窗. 客飯廳設偏廳及主廳. 單位設戶外平台. 廚房裝置齊備. 少數四房雙套設計. 主人套房空間倘大. 天台突顯樓盤身價. 單位2: 雲門. 屋苑資料.

  6. 1. 立刻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觀看最新揀樓影片分析! 有留意特首林鄭月娥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都應該知道她把「北部都會區」放得多重要,發展局也立刻公布了《香港2030+》最終報告書。 若你沒有詳細看《香港2030+》報告書,你好可能會被「人均居住面積」提高至237呎所牽引,單向地想究竟納米樓會否就此絕跡? 但實情《香港2030+》報告書釋出的訊息,比起我們單純探討提高人均面積對樓價影響更為重要,今日我想跟大家拆解這份報告。 本文目錄. 影片分析. 問題1: 《香港2030+》報告書釋出什麼訊息? 總土地需求: 欠缺2,600-3,200公頃. 住屋用地: 欠缺510-680公頃. 表: 土地需求. 問題2: 缺乏土地跟香港需求大增有關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