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米埔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香港的雀鳥天堂」,自1983年起便一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負責管理。 保護區內的濕地生境非常豐富,包括基圍、紅樹林、潮間帶泥灘及蘆葦叢,為野生生物提供棲身之所,更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 每年冬季大約60,000隻水鳥會來到后海灣渡冬場面十分壯觀1995年米埔濕地按《 拉姆薩爾公約 》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香港政府將米埔濕地列為「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予以保護。 訪客不但可在此親 后海灣濕地位於香港西北,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一的亞洲濕地。 濕地佔地2,700公頃,為多種物種提供棲身之所,更是遷徙性候鳥的天堂。

  2. 米埔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香港的雀鳥天堂」,自1983年起便一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負責管理。 保護區內的濕地生境非常豐富,包括基圍、紅樹林、潮間帶泥灘及蘆葦叢,為野生生物提供棲身之所,更是水鳥遷徙的重要中途站。 每年冬季大約60,000隻水鳥會來到后海灣渡冬場面十分壯觀1995年米埔濕地按《 拉姆薩爾公約 》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香港政府將米埔濕地列為「 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予以保護。 訪客不但可在此親 后海灣濕地位於香港西北,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之一的亞洲濕地。 濕地佔地2,700公頃,為多種物種提供棲身之所,更是遷徙性候鳥的天堂。

  3. 1980年代在 米埔 發展教育中心及自然保護區同時為學校開展各項環境教育活動。 1984年開始管理 米埔自然保護區 ,同年舉辦首屆「香港觀鳥大賽」(Big Bird Race)。 1990年代開始致力推行多樣化的環境保護工作,重點項目有 濕地 存護政策工作及 海洋 存護政策工作。 1992年在米埔首次舉行「步走大自然」(Walk for Nature)的前身「米埔環保行」(Discover Mai Po)籌款活動。 組織架構 [ 編輯] 教育中心 [ 編輯] 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米埔沼澤野生生物教育中心. 斯科特野外研習中心. 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 工作 [ 編輯] 保育 [ 編輯]

  4. 简体. 工具. 米埔内后海湾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 (英语: Mai Po Inner Deep Bay Ramsar Site ),在当地称为 米埔自然护理区 ( Mai Po Nature Reserve ),是一片位于 香港 新界 元朗区 米埔的重要 湿地 。 米埔湿地按《拉姆萨尔公约》名列“国际重要湿地”,属于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 米埔以 候鸟 、自然护理区和 红树林 而闻名。 于冬季,湿地有不少来自 中国北部 及 西伯利亚 的候鸟在此过冬。 护理区范围包括 大榔基 、 石山 和 尖鼻咀 一带的湿地,当地亦是 深圳河 、 山贝河 及 天水围渠 的 河口 ,占地约1,540 公顷 [2] 。 米埔湿地位列《 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是受保护环境区域 [3] 。 历史 [ 编辑]

  5. 香港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唯一不受發展壓力的黑臉琵鷺三大度冬地之一米埔自然保護區設立公眾導賞團並推廣雀鳥保育概念。 經過多年公眾教育,香港市民已認識黑臉琵鷺,並認同保育黑臉琵鷺的理念。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香港方面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唯一不受發展壓力的黑臉琵鷺三大度冬地之一米埔自然保護區設立公眾導賞團並推廣雀鳥保育概念。 經過多年公眾教育,香港市民已認識黑臉琵鷺,並認同保育黑臉琵鷺的理念。

  8. 香港觀鳥大賽 ( 英文 : Big Bird Race )由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 所舉辦是自1984年開始為 香港 米埔自然保護區 籌募 管理 及 保育 事務經營費用的一年一度 觀鳥比賽 ,亦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創立舉辦以來,歷史上最為悠久的 籌款 活動。 構想 [ 編輯] 賽事靈感來自由 比爾·奧迪 (Bill Oddie)和 大衞·湯連遜 (David Tomlinson)撰寫的《The Big Bird Race》,書中提到在1983年5月14日, 英國 的 鄉村生活觀鳥記錄 (Country Life Record Birdwatch)比賽為到 野生動物 慈善機構 籌得5,500 英鎊 的 善款 。 比賽規則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