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9月1日 · 中醫推介兩款治便秘食療 針對四類便秘的體質,楊碧華建議腸胃積熱者可多進食綠豆、火麻仁等較涼食物;氣滯便秘者則可進食決明子、陳皮;氣虛便秘者可進食大米、大棗等正氣食物;陰虛便秘者可進食蜂蜜、無花果、木瓜等潤腸食物。

  3. 2013年1月26日 · 一般而言,改變膳食習慣,如增加纖維攝取和多喝水等,都是改善便秘的第一步。. 可是,如果情況持續,醫生便有可能會處方瀉藥。. 便秘是許多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如果我們能夠先了解便秘的真正原因,或許可以減少使用不必要的藥物。. 以下為一些 ...

  4. 2018年5月21日 · 便秘是都市人常見問題,大部分屬暫時性,若情況嚴重,可購買通便藥處理。 其中一類通便藥為纖維粉,它是由植物或人工合成而不會被腸胃吸收的纖維質,藉着吸收水分來增加糞便體積,從而刺激腸臟蠕動。 纖維粉一般在服用兩至三天後始會見效,但要注意服藥期間需飲用足夠水分,否則可能造成腸道阻塞,而由於糞便體積增加,患者容易感到腹脹。 常用藥物有:Psyllium、Sterculia,適合少吃蔬菜人士。 至於滲透類瀉藥如乳果糖,則會藉着在結腸中被細菌分解成乳酸及醋酸,它使水及電解質保留在腸腔內,產生高滲透效果,增加結腸內容量,刺激結腸蠕動,改善便秘的情況。 服用乳果糖後,腸內容易有氣體產生引致胃腸氣脹。

  5. 2018年9月6日 · 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施蘊知表示,腹瀉或便秘也可是腸易綜合症症狀,相關症狀多在餐後出現,且每月最少有三天,女性患者在月事期間或有更多症狀。 該症成因至今不明,但醫學界有說法指除腸道病菌外,神經敏感度過高、心理健康問題或遺傳亦可能有關,因不少患者同時有恐慌症、焦慮症及抑鬱症等情況。 長期服用刺激性瀉藥易造成依賴性,有機會誘發黑腸症。 (受訪者提供) 依賴瀉藥排便恐致黑腸症. 其中一個病例中,四十五歲女患者是一名投行高層,壓力大,更有長期便秘問題,而其家族有大腸癌病史,經常一星期才能排便一次,需依賴坊間刺激性瀉藥解決問題,直至排便有血,照腸鏡後才發現腸道變黑,患上黑腸症。

  6. 2020年7月27日 · 藥到病除:藥物膳食纖維 助「便便」暢通. 人有三急,但當遇上生活忙碌,飲食不均衡,最終會使排便的規律受影響。. 有些人會感到困擾,期待着便意來臨,或者因一星期才上一次「大號」而需要非常費勁,導致疼痛甚至肛裂的情況。. 根據衞生署2014年 ...

  7. 2011年11月14日 · 改變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對消化不良的治療很重要,王醫生建議:「少食多餐,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荷;進食時細嚼慢嚥,食物應在口腔內充分咀嚼後才吞嚥;選擇柔軟和潤滑的食物,如粥、湯粉或麵、浸於飲品或湯之餅乾、魚、豆腐、蒸水蛋、碎肉 ...

  8. 新聞總覽. 腸痙攣(俗稱「腸抽筋」)是都市人的常見病徵之一。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腸道肌肉有規律地收縮,腸道內容物增加腸壁的張力,進而刺激腸道的蠕動反射,讓內容物順利通過。 然而,當小腸或大腸因腸易激綜合症、食物敏感、腸胃炎、情緒壓力、藥物副作用等原因而不受控制地收縮,就可能引致腸痙攣。 除了陣發性的腸絞痛,相連症狀可包括腹脹、胃氣脹痛、腹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