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0日 · 「靈活就業」首次在中經會上被提及,趙忠指,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日漸崛起,靈活就業將成為增強勞動力市場彈性、進一步促進就業的有力抓手。 盧鋒則提醒,靈活就業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掩蓋局部和微觀場合就業不充分問題。 例如,當某個地方出現了零星疫情,當地私營業主不得已臨時關閉經營的餐廳,使得服務人員就業受到不利影響,其他客觀需要與顧客密接的相關行業從業人員,也會因此出現就業飽和度不足的問題。 彭博:重點應付經濟下行. 彭博社指,從會議內容看,中國明年經濟政策的重心將轉向應對下行壓力,穩定經濟成長。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會議在這一判斷的基礎上強調,要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2. 2020年5月30日 · 主要內容. 國家堅定不移並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堅決反對任何外國和境外勢力以任何方式干預香港事務,採取必要措施進行反制。 明確規定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香港的憲制責任;香港應當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機構和執行機制; 中央人民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機關根據需要在香港設立機構 ;香港行政長官應當就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職責、開展國家安全推廣教育、依法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等情況。 明確相關立法的憲制含義包括: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相關法律,相關法律的任務是切實防範、制止和懲治任何分裂國家、顛覆國家政權、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行為以及外國和境外勢力干預香港事務的活動。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對市民的影響.

  3. 2020年5月21日 · 對此海基會首先推出書面協議方案原文為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並在落款簽署協議時中華民國81年10月30日作為時間註記藉此凸顯台灣認知的中國是中華民國以達到一中各表談判目的。 【蔡英文就職第二任期成與敗? 蔡英文臨經濟和中美兩大挑戰. 【蔡英文就職】三部門強硬回應美卿賀蔡英文 暗示將反制. 面對這項書面協議,北京方面表示無法接受,並拒絕簽署,隨即離開香港,談判因此破局。 海基會隨後推出第二方案,採用口頭表述方式,直接講出「中國」即為「中華民國」,並去函海協會,表達將以1992年8月1日台北的國家統一委員會(國統會)所通過關於「一個中國」涵義,作為表述的方式。 國統會的表述內容為:

  4. 2016年5月20日 · 台灣第14任及史上首位女總統蔡英文發表就職演說,指出新政府未來要做到5件事情,包括一、經濟結構的轉型;二、強化社會安全網;三、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四、區域的和平穩定發展及兩岸關係;五、外交與全球性議題。 以下是就職演說全文: 各位友邦的元首與貴賓、各國駐台使節及代表、現場的好朋友,全體國人同胞,大家好. 感謝與承擔. 就在剛剛,我和陳建仁已經在總統府裡面,正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與副總統。 我們要感謝這塊土地對我們的栽培,感謝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及,最重要的,感謝這個國家的民主機制,讓我們透過和平的選舉過程,實現第三次政黨輪替,並且克服種種不確定因素,順利渡過長達四個月的交接期,完成政權和平移轉。

  5. 2019年12月12日 · 經濟脈搏. 發布時間: 2019/12/12 19:51. 最後更新: 2019/12/12 21:29. 分享: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周二至周四(10至12日)在北京舉行,部署明年經濟工作,提到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並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而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房地產方面,要堅持「房住不炒」、並提到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中國經濟面臨什麼挑戰? ─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 ─ 中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6. 2020年5月28日 · Q1:香港國安法具體內容是什麼?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22日針對香港國安法草案提出簡介,表示由於反中亂港和外部敵對勢力影響,基本法23條立法自2003年受挫以來,被有心人士刻意污名、妖魔化,有長期擱置的風險,因此有需要採有力措施,依法制止和懲治。 而王晨也提及「一國兩制」在香港實踐過程中遇到新挑戰,國家安全危險日漸突出,特別是反送中運動爆發以後,而香港國安法將針對「顛覆國家政權」、「分裂國家」、「恐怖活動」及「外部勢力干預」進行立法,其中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國家安全機關可依需要在香港設立、香港行政長官應定期向中央人民政府提交報告等規定。 香港國安法草案內容,如下:

  7. 2020年5月13日 · 觸發這場震盪是環球時報英文版網站11日深夜發出的報道指稱接近貿易談判的顧問已向中央建議中方可以審視廢止中美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以推倒重來與美方談判新的協議讓天秤向中方傾斜。 《環球時報》報道 一石激起千尺浪. 報道指,中方可以疫情下不可抗力為由,稱首階段中美貿易協議難執行;而中方更評估,美方此刻已沒有能力發動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協議】環球時報:中國或考慮令中美貿易協議作廢. 【中美貿易戰協議】特朗普︰沒興趣重談中美貿易協議 回應「廢約論」 任何有關中美交惡的消息,都可能震撼市場,更何況這消息來自中國官方人民日報社旗下《環球時報》? 這一報道瞬間為環球資本市場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