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9月1日 · 第一階段:看見並捕捉你的情緒. 「 Catch It 」裡的三個層次很有系統,所以我也將我原本的「轉換心情筆記」分成三個回合,成為一套可以逐步推進、跟著實做的 筆記方法 。 首先第一個回合,當發現自己有不一樣的情緒時,可能是悲傷、焦慮、生氣、有壓力,也可能是很快樂、很放鬆,總之這個情緒和平常有點不同,就立刻開始捕捉他。 這時候,可以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並寫到筆記中: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可以學「 Catch It 」設定1~5分) 現在發生什麼事? 我心中真正想的是什麼? 在什麼時間點有這樣的心情? 在什麼地方有這樣的心情? 我試著用一個範例回答給大家看: 我現在的心情是什麼狀態? 焦慮。 這個心情狀態的強度我給幾分? 4分(表示有強度)。

  2. 2018年4月4日 · 第一種是「自然的鬧鐘」,例如窗外的陽光、戶外的聲音、自己身體的提醒,讓自己自然的甦醒。 你說這樣會不會夏天早點起床? 冬天晚點起床? 會! 但這都還是早起。

  3. 2017年3月15日 · 不需要克制,只需要有一個方法去「疏流」滾滾而來的好奇想法即可,這個方法也很簡單,準備一本筆記本,放在工作桌旁邊,然後工作時腦袋又蹦出什麼新的想要去探究的事情時,就先寫到筆記本上,讓自己安心回到工作,等工作結束再去好好探究。 這就是我的多工技巧:「 多工是有用的,我們不妨一心多用 」,而我自然是使用大家都知道的「 Evernote 」來完成這個技巧。 3. 延遲瑣事: 如何放下並記住今天要做的瑣事? 第三個解決工作分心問題的技巧,問題來源不在我們自己,而是來自我們的主管、同事、客戶、親朋好友,他們會隨時在我們認真工作插入我們的工作,讓我們分心,所以這時候要懂得:「 延遲臨時插入的瑣事,記住,並在更有效的時間完成 」。

  4. 2016年9月11日 · 1. 養成早起習慣的兩句口訣:充足睡眠,去除壓力. 老實說,我雖然大多時候都可以順利早起,甚至很多時候會在鬧鐘響起前自然醒(而且那個時間是早上五點多),但也難免偶爾會想要賴床,到底為什麼有時候我可以早起? 有時候卻想要拖延呢? 有這樣的正反例子更好,幫助我下面思考的個人方法更真實。 我想要賴床通常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我的身體真的需要休息,例如去旅行好幾天回家後,如果沒有一天好好睡個飽,會一直覺得白天很沒精神,這時候其實就是身體告訴自己需要補回更多睡眠時間的時候。 第二個原因則是工作壓力很大的時候,例如計畫不如預期、很多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工作難度很高,這些時刻我都會特別想多睡一點(可能是種逃避心理),但因為焦慮,睡得時候品質很差,結果就是需要更多的睡眠。

  5. 2017年12月18日 · 相對有效和常常無效的3個方法. 作者: Esor Huang 12月 18, 2017. 「專注力」,是焦慮而雜事纏身的朋友,或是拖延與分心的朋友,都想要獲得的能力。. 這個詞彙很美,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要專注?. 一定要專注才是好事嗎?. 所謂專注是什麼意思?. 我對 ...

  6. 2017年2月23日 · 1. 可以替換的: 晨間儀式的基本很好理解,就是起床後幫自己設計出一套慣例流程,用慣例,可以讓難事變簡單,尤其在早上腦袋昏昏沉沉時,慣例行動是最好的指引。 (可延伸閱讀: [LifeHack 10]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例如前面舉的例子,他們都因為自己的晨間儀式,不會在早上朦朧時迷失自己的節奏。 但是很重要的是, 晨間儀式是可以替換的 ,因為晨間儀式是為了接下來的一日做準備,根據工作型態改變、心情改變,或是膩了某個儀式,那麼這時候就替換吧! 讓晨間儀式隨時加入一些新鮮感。 2. 有效分配時間的成就感: 晨間儀式的關鍵在於幫自已在「起床後」到「上班前」 留下並安排一段自己的時間 ,這個行動意義非凡,會讓我感覺到「時間掌控在自己手中」,並且上班前就有「我已經充分利用時間的成就感」。

  7. 2016年8月13日 · 而 番茄鐘工作法 是很棒的專注方法,加上「番茄土豆」這個 App 或套件,可以自動阻擋我打開分心 App 或分心網站,提醒專注的效果強烈。 3. 放鬆音樂: Jamendo 超過50萬首免費音樂 mp3 下載與 App 播放. 我很少聽歌曲,但早晨專注去做某件事情時,一個可以幫助我放鬆的音樂背景很重要,我目前喜歡用之前推薦過的「Jamendo」來播放這樣的專注音樂。 晨活第三步驟: 遊戲化 、儀式化,讓自己提神醒腦. 早起後其實不一定適合馬上進入工作狀態, 如果還有點睡眼惺忪,開始晨間計畫也只是「增加進入高速工作狀態的時間成本」 ,我覺得很划不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