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30日 · 蝴蝶一生的主要任務之一是交配繁殖例如雄性斑蝶會到處找尋含植物鹼的植物讓身體製造多些費洛蒙以吸引雌性。 「蛺蝶、灰蝶等則會飛到很高的山上,等待雌性蝴蝶飛過,若遇上同一品種的,便馬上展開追求。 各顯本領 求存有道. 譚健聰自少便喜歡蝴蝶,他憶述小時候,外婆經常帶他到公園散步,看到細小的黃粉蝶,飛得很緩慢,卻不怕被鳥兒吃掉,引起他的好奇,後來接觸生態學後,才知每個物種均有其生存之道,看似脆弱的蝴蝶,其實也很強悍,有各種求存方法。 他舉例說,在香港較罕見的褐斑鳳蝶擅於模仿大絹斑蝶的外貌特徵,令獵食者避而遠之。 「這種行為稱為擬態,褐斑鳳蝶的外貌跟大絹斑蝶很相似。 鳥類吃了大絹斑蝶會中毒或輕瀉,因此,捕食者看到褐斑鳳蝶時,會誤以為牠是有毒的大絹斑蝶,便不敢欺負牠。

  2. 2022年10月20日 · 在吸引企業方面當局今年內會成立由他主持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針對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先進製造與新能源新材料等範疇專責引進世界各地高潛力具代表性的重點企業並為這些企業提供特別配套措施和一站式服務

  3. 2018年5月13日 · 其實我在預算案中宣布投入100億元建設兩個科技創新平台目的便是吸引國際上在醫療科技人工智能和機械人領域頂尖的科研機構企業和人才來港在香港進行更多應用研究以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工作為香港匯聚及培育更多優秀的科研人才在科技人才入境先導計劃公布後我留意到業界普遍歡迎有關計劃認為回應了業界一直以來的訴求但社會上也有意見擔心引入外地人才會對本地人構成競爭。 我希望大家理解,以我們目前的情況,培育本地人才跟吸引國際人才,兩者並不互相排斥,反而是相輔相承。 事實上,一個地方是否擁有足夠的某項產業人才,大大影響到該產業能否發展起來,以至能否提供到更多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4. 2019年10月27日 · 2019年10月27日. 理性、共融、包容、多元、自由、開放是香港社會的質素,港人引以為傲的核心價值,也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石。 這些重要元素是經過幾代港人努力建立,要好好珍惜。 過去十年,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口上升70%,撇除39萬多外籍家庭傭工後,現時約有26萬3,000人,佔全港人口約3.8%,而當中約三成(約8萬人)是南亞裔人士(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及尼泊爾裔)。 很多少數族裔人士與香港人一樣,幾代人在港扎根,土生土長,以香港為家。 少數族裔人士普遍自力更生,勞動參與率較高,男性的勞動參與率為79.9%(對比整體人口69.7%為高),女性則為51.2%(與整體人口的數字相若;以尼泊爾籍女性為例,勞動參與率則高達63.2%)。 他們是本港一股重要的人力資源,其潛力絕對不容忽視。

  5. 2022年4月3日 · 2022年4月3日.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撰文指,本地基層勞動人口不斷下降,安老行業人手需求不斷增加,單靠本地勞工無法滿足需求,輸入勞工是短中期不可或缺的方法,長遠則要加強培訓和改善行業職業階梯。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4月3日在網誌發表的 文章 : 前言. 近日有評論以為接受資助的院舍(安老院及殘疾人士院舍)的人手「沒有問題」,缺乏人手的只是私營院舍,令我十分驚奇。 社會福利界討論院舍人手不足的問題已多年,而討論主要是關於接受政府資助的院舍,而不論早年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做的調查,或是近年社會福利署的調查,針對的都是非政府機構。 在過往四年多的時間,不論在公開場合、在立法會,或是在超過十篇的網誌,我都會提到院舍人手不足,講的都主要是資助院舍所面對的問題。

  6. 2021年6月28日 · 2021年6月28日. 由2月開始,律政司與亞洲國際法律研究院(AAIL)合辦了一系列的Why Hong Kong網上研討會,隨着6月25日最後一場Why Invest in Hong Kong---A Look to the Future,Why Hong Kong系列正式圓滿結束。 研討會邀請了多位專業人士出席,他們分別來自法律及爭議解決業界、金融界及商界等,從不同層面探討香港的獨特優勢,所得的結論再次肯定香港仍然是投資,以及促成交易及爭議解決服務的不二之選,向國際社會展示香港不可替代的地位。 究竟為何選擇香港? 香港有何優勝之處? 讓我從三方面解說。 (一)穩健的法律基建與金融體系. 法律及商業活動密不可分。 香港擁有穩固的法律基建及金融體系,提供方便營商和公平競爭的環境。

  7. 2021年11月17日 · 2021年11月17日.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日主持第二屆人力資源規劃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委員聽取入境事務處簡介香港各項吸納外來人才計劃的實施情況除培育本地人才政府一直在保障港人優先就業的大前提下透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吸納香港所需人才專業人士可透過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工作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則透過快速處理安排供合資格公司申請輸入非本地科技人才來港從事研發工作世界各地的優才也可透過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來港定居。 委員也備悉行政長官於今年施政報告公布的優化吸納人才措施,包括把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年度配額由2,000個倍增至4,000個,並更新人才清單,新增資產管理合規專才和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財經專才專業,並擴闊部分原有專業的領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