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8日 · 當然帶領下屬時要做的事也會很多他可能忘了自己之前下的指令但是正因為他並沒有明確的方針所以說的話才會變來變去除此之外由於處於主管的立場他覺得要想辦法帶動下屬所以無論下屬浪費多少時間他都認為:「這不是什麼大 ...

  2. 2017年10月4日 · 2017.10.04.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面對親友同事的困境,我們都想要幫上忙、說上話, 但從來沒人教我們該怎麼辦,甚至一不小心就讓善意走了樣…… 這時,到底「說什麼」才能撫慰那些受傷的心? 「怎麼做」,才能向所愛之人表達剛剛好的關心? 每個人一生中,總會有某一刻為「不知如何安慰人」而糾結。 在這個時刻,你說錯的一句話、做錯的一個動作,常會令你無比懊悔…… 電話鈴聲響起,傳來你所愛之人嗚嗚咽咽的哭聲。 你覺得肚子一緊,心跳加速。 某位同事的小孩一出生就患有嚴重心臟病,或是誰的先生出了車禍,再不然就是某位朋友診斷出罹患不治絕症。 好吧,你不曉得該說些什麼是有原因的。 某些狀況下,說再多也沒法改變。 對於喪子的母親,或是妻子被診斷出癌症的男人,世上誰也無法讓一切壞事變好。

  3. 2017年1月26日 · 下屬:「請問貼紙在哪裡?」 主管:「貼紙還沒做麻煩你設定一下紙張大小用印表機印出來。」 下屬:「那個 這些今天一定要寄出去嗎?」 主管:「對,你真機靈。」 下屬:「沒有您過獎了。」(內心獨白完蛋了今天約會要 ...

  4. 2017年6月12日 · 2017.06.12. 每天為你推薦一篇好文章. 做人放下身段,並不是要你放下原則,一味地迎合別人,而是,要用客氣與和氣取代沒有必要的傲氣和怒氣,而做事不擇手段,也不是要叫你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而是做任何事都必須要有心計和霸氣,如此才能在最短時間,達成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 做人做事的人性算術. 有句俗話說:「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這句話是說瓷器硬度很高,不用金剛鑽沒法在上面打眼,也就沒法進行「鋦」這種修復操作,引申出來的意思就是沒有兩下子就不要去攬自己做不了的工作,耍自己無法控制的手段,而是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怕被嘲笑,就不懂硬是要裝懂.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5. 2017年3月5日 · (1)無論對象是誰,一定要有禮貌的打招呼。 (2)預告談話重點,取得對方「想聽」的訊號。 (3)引起對方興趣後,馬上進入主題。 (4)談話結束前小總結,並約定下次見面時間。 (5)有禮貌地說再見,最後也要留下好印象。 「取得對方的傾聽意願」,在這裡是第二步驟,先打招呼,接著針對即將要說的內容,取得對方的傾聽意願後,再進入主題。 乍聽之下,這個方式好像很平實、簡單,當我在演講或開設講座課程時,剛開始總是有人會露出一副「這件事很普通啊,然後呢? 」的表情。 但是,正因為這個步驟很簡單,才特別容易被忽略。 前面舉出的對話失敗例子,或許大家以為「已經先問過主管有沒有空了」、「已經很禮貌地和客人打招呼了」、「已經確實做到順道的例行拜訪了」,卻忽略要確實地確認「對方是否想聽」這一點。

  6. 一句朋友只是一陣子,一句老朋友才是一輩子。 #青春 #友情 #冒牌生 作家📚冒牌生:寫作 • 旅行 • 生活(@inmywordz)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18 年 2月 月 23 日 8:55 下午 張貼 不哭 傷心的時候可以哭,但不要哭太久。睜開眼打開窗,才會發現光芒。

  7. 2017年3月7日 · 答案是:沒錯。 歸根究柢, 每個人在無意間都會透過自我的鏡頭看外在的世界。 這不是刻意營造的結果,也不表示我們就是壞人,一切其實別無選擇,因為我們根本沒意識到,也不曉得為什麼會是這樣。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一番歷練,憑著自己的見解和角度構成處世的觀點,每當我們遇見新的事物,這套觀點就會影響我們對新事物的感受。 一個人的所見所聞、所說所為都必須接受這套觀點,這層機制我稱之為「自我機制」。 堵塞不通的心靈濾網. 這個自我機制就是我們在自己和他人之間築起的一層心靈濾網。 你大概會問,我又不是空氣調節機或烘衣機,為什麼會有「濾網」? 哎,只可惜我們不是空氣調節機,否則就能隨時取出濾網,洗滌心靈。 如果真能洗淨濾網,每一次我們遇上新的事物,都將會體驗到全然新穎的感受,而非重演過去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