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調校及使用稀釋漂白水的方法及步驟. 調校或使用漂白水時要開窗,使空氣流通。 由於漂白水會刺激黏膜、皮膚及呼吸道,所以調校及使用漂白水時須佩戴保護裝備。 稀釋時要用凍水,因為熱水會令成分分解,失去效能。 以漂白水的次氯酸鈉濃度為5.25%來計算,調校方法如下 (示範短片) 1:99稀釋家用漂白水(以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1公升清水內),可用於一般家居清潔。 1:49稀釋家用漂白水(以10毫升漂白水混和於0.5公升清水內),用於消毒染嘔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的表面或物件。 若使用的漂白水中次氯酸鈉濃度高過或低於5.25%,所用分量便要相應調整。 計算方法:漂白水分量倍數 = 5.25 ÷漂白水的次氯酸鈉濃度。 舉例說,使用的漂白水只含有5%次氯酸鈉,所用分量倍數便是5.25÷5=1.05倍。

  2. 2024年4月12日 · 為進一步便利餐飲業界的採購工作,環保署亦正優化系統,每件已登記綠色餐具平台的產品將會獲發一個獨有的二維碼,供應商只需將二維碼印在相關產品或產品包裝上,業界便可即時確認及購買。 徐浩光博士說:「塑膠污染的問題已經威脅環境生態和人類健康,『減塑』、『走塑』近年已成為國際間的共識,亦是國際大趨勢,香港也要趕上『走塑』的步伐。 條例不針對一般市民,只是從供應方面控制,市民毋須擔心。 我們會繼續協助業界適應新法例的要求,亦呼籲市民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產品,將『走塑、走即棄』的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完. 2024年4月12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7時20分. 即日新聞.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相關法例將於本月二十二日(星期一,世界地球日)開始實施,首六個月為適應期。

  3. 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今日(五月二十七日)呼籲市民遵守清潔條例,切勿在公眾地方小便。. 食環署人員四月九日在一項突擊行動中,發現兩名四十四及六十二歲男子在旺角洗衣街及花園街附近小便。. 該兩名人士今早在北九龍裁判法院各被判罰款一千五百 ...

  4. 2019年12月19日 · 政府資助的大便免疫化學測試覆檢服務可於任何一間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診所進行。 至今,已有超過770名基層醫療醫生成功登記加入大腸癌篩查計劃,分布約1 080個診症地點,當中約97%的診症地點不會收取額外費用。 另外,超過190名大腸鏡醫生亦已加入計劃,在約450個服務地點提供大腸鏡檢查服務。 如無需切除瘜肉,約九成服務地點不會收取額外費用;如需切除瘜肉,約七成服務地點不會收取額外費用。 此外,已有超過166 000名合資格人士參加計劃並獲安排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有關篩查的結果,截至今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交回大便樣本並得出測試結果的參加者中,有約19 500人(12.6%)於首輪篩查的結果呈陽性。

  5. 2021年6月29日 · 食環署亦留意到南區有私人垃圾收集商、拾荒者及店鋪等利用區內公眾地方臨時存放雜物及發泡膠箱作回收之用。 針對南區香港仔市中心及十五間一帶店舖阻街情況,食環署於去年一月至今年六月二十二日期間,共發出212張定額罰款通知書及提出76宗檢控,以及 ...

  6. 2019年5月8日 · 政府正在積極籌備推展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以提供經濟誘因,進一步鼓勵市民及工商業源頭減廢,減少使用包括發泡膠在內的製品和物料。 (五)及(六)環保署正就管制或禁用即棄塑膠(包括發泡膠)餐具的可行性、範圍及機制進行研究,包括實施有關管制的需要、如確定需要的話,其管制範圍和方法,以及適合的代用品等。 環保署亦會參考國際間管制即棄塑膠餐具的方向、具體詳情和實施方式,諮詢相關業界及持份者的意見,並視乎研究結果制訂適用於香港的長遠方案。 預計研究在二 二 年完成。 (七)政府於二 一五年推出10億元的「回收基金」,協助回收業提高作業能力和效率,從而促進廢物回收再造,減少堆填區的棄置量。 基金設有「企業資助計劃」,為個別企業提供項目配對基金,協助它們提升和擴充在本地的回收業務。

  7. 2022年6月1日 · 環保署一直致力透過宣傳和教育工作鼓勵市民及不同界別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用具,特別是發泡膠製品,並提倡改用更符合環保效益的代用品。 政府亦在二 二一年七月至九月就建議分階段「管制即棄膠餐具計劃」進行公眾諮詢及邀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於九月至十二月就管制即棄塑膠進行公眾參與。 考慮到即棄膠餐具問題的迫切性,而社會各界亦普遍對計劃反應正面,環保署正積極考慮較先前建議的二 二五年更早實施首階段的管制。 政府現時計劃在今年內提交有關條例草案予立法會審議。 另外,鑑於社會普遍對管制一次性發泡膠用品的反應正面,環保署正積極考慮實施行政及立法管制措施,以盡快從源頭減少棄置即棄膠餐具,紓緩對環境造成的沉重負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