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7日 · 有案底影響專業資格是常識. 其實有案底難找工作並不奇怪,有專業的工作,更加是對「案底」的人有戒心,這些常識,應該在他們犯法前就知道,為何事後才埋怨呢? 其實當初就更加應該不要犯法。 這些人當初大叫「革命」的口號,真正付出代價後,就埋怨太高昂,上述人士都尚算有名氣,報道一出,馬上肯定有人「照顧」,但那些沒有名氣的,就肯定悔不當初了。 其實香港是一個非常包容的社會,更生人士如果用行動、用時間向社會證明他們已經改過自新,相信僱主都會接受,但問題是,他們是不是真的有悔意,真的有改過? 這就只有他們才知道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2. 2024年2月18日 · 有案底影響專業資格是常識. 其實有案底難找工作並不奇怪,有專業的工作,更加是對「案底」的人有戒心,這些常識,應該在他們犯法前就知道,為何事後才埋怨呢? 其實當初就更加應該不要犯法,亦足以證明有案底不會令人生更精彩。 這些人當初大叫「革命」的口號,真正付出代價後,就埋怨太高昂,上述人士都尚算有名氣,報道一出,馬上肯定有人「照顧」,但那些沒有名氣的,就肯定悔不當初了。 其實香港是一個非常包容的社會,更生人士如果用行動、用時間向社會證明他們已經改過自新,相信僱主都會接受,但問題是,他們是不是真的有悔意,真的有改過? 這就只有他們才知道了。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3. 2022年9月13日 · 若然答案是必須的話,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獨獨撤銷反修例暴動年輕犯人的「案底」,而非一刀切取消所有年輕犯人,包括犯下其他重罪年輕人的「案底」?

  4. 有案底好難加入紀律部隊,或在公營和大型私人公司打工;至於專業團體,原則上不接納有案底者註冊,團體雖有酌情權,但始終有影響。 」 陸偉雄 大律師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年輕人參與非法集會,如果並非搞手,又是初...

  5. 2021年6月9日 · 如何對社會大眾起警惕及阻嚇作用? 有些「紀錄」 會伴隨一輩子. 犯法就要為其行為付出代價,若罪成被判入獄將失去自由,而留下案亦會影響未來的前途及工作,這是基本常識亦是不能避免的事。 與其事後才後悔,當初就應該守法守規,遠離違法行為。 更重要的是,當有人埋怨審訊程序漫長的同時,何不批評煽動抗爭的政客? 政客們是整場反修例風波的始作俑者,推青年走上違法歪路的罪魁禍首,若不是他們,青年何須經歷司法程序,甚至受囚獄之災? 筆者想勸青年一句,行事前請三思,違法後果遠比想像中嚴重。 就如今次故事主角「P」,他想移民外國,但在海外就能展開新生活嗎? 很可惜,有些紀綠,是伴隨一輩子的,而且不少國家亦要求移民申請者,申報過去的刑事定罪紀錄。 有案底者想移民外國,恐怕未必如想像中容易!

  6. 2021年11月3日 · 裁判官施祖堯斥被告在警署內犯案是目無法紀、又指被告案勿奢望減刑. 21歳前外賣員今年初在天水圍遭警察截查時,被搜出一張「光時」貼紙,後因涉嫌偷竊外賣保溫袋被捕。 被告後來在警署用頭撼一名警長,被控襲警,昨日在屯門裁判法院被裁定罪成,被判監四個。 被告趙康勝,現報稱任職倉務員,案發於今年1月2日,控罪指被告在天水圍警署報案室搜查房外,襲擊一名警長。 裁判官施祖堯裁決時指,被告在錄影會面中稱,自己沒有偷竊,情緒激動下才以頭撼牆,並指可能是警長自己滑倒才撞到被告的頭,但在庭上就指因為求醫院不果才撼牆,沒有撞到警長。 施官指被告未能解釋兩次說法不一,認為案情有關鍵不合理,裁定被告為不可靠證人。

  7. 2021年3月11日 · 肯定沒有! 專注多年的運動員生涯被迫結束、坐監失去自由,整個人生路向或從此改寫。 不管年輕人有何訴求,如透過違法方式表達,就應該有心理準備必定會被追究;衝動犯案的下場,就是賠上自己一生前程。 以此案為例,如果鄺是有預謀犯事,或者涉及暴力事件,相信刑責將會更重。 這案發生於前年6月9日「民陣」反修例遊行後的翌日凌晨,為反修例風波中第一次衝突事件的後續;之後事態繼續升溫,爆發「6.12衝突」,示威者在金鐘一帶與警方對峙、衝擊防線,正式揭開暴力示威的序幕。 今日回看事件,到違法抗爭、暴力衝擊有何意義? 到頭來,他們爭取到的又是什麼? 留案、坐監,還是畏罪潛逃? 在外國為簽證或生計問題煩惱,終日惶恐不安地生活? 反對派政客不斷鼓吹「違法達義」,推年輕人上街抗爭,結果如何大家有目共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