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5種脫疣治療. 疣多數會於半年內自然消失。 可是,若果病徵持續,便可能需要脫疣。 脫疣治療方法眾多,患者宜先聽取皮膚科專科醫生的專業意見,再按個人狀況,決定治療方式。 不過,讀者要注意,由於疣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即使已清除,日後仍有機會復發。 表2:5種脫疣治療比較. 私家醫院脫疣療程費用. 不少醫療機構均提供脫疣治療,部份聲稱低至數千港元,有些則以身體部位來定價。 部分私家醫院或醫療中心會於網站提供二氧化碳激光脫疣收費資訊,價格介乎約$700港元至超過$19,000港元不等。 由於價錢或因數量和位置而變動,宜向有關機構查詢實際收費。 脫疣可以claim保險? 唔一定! 消委會早前發表 報告 ,指有醫療中心職員聲稱可借醫療保險承擔脫疣療程費用。

  2. 2022年2月12日 · 傳染性皮膚病. 疣可引起表皮的不正常角質增生,形成細小粗糙的突起,大小約1至2毫米,卻不會疼痛。 重點在於疣具有傳染性,有可能波及身體其他部位,其數量更會隨時間增加,甚至傳染給家人。 身體任何地方都有機會生疣,主要分為尋常疣、扁平疣等。 扁平疣多出現在臉、頸、胸腹等位置,呈啡、黑或肉色。 而尋常疣多長於手和腳,其表面則呈鱗狀,患處很多時會長出微細血管,呈現很多黑色小點。 若發現感染疣,應盡快求醫,不要抓傷生疣的位置,以免感染其他部位,同時要避免皮膚有其他傷口,減低蔓延的可能性。 陳醫生強調,疣最好不要自行處理,別以為剪去、拔掉便一了百了,皆因疣長在皮膚深層,不可能單從皮膚表面就解決,而產生傷口更有可能感染細菌。 分清疣或油脂粒.

  3. 2019年7月1日 · 身體失衡 需多方面調理. 中醫治療着重於對症下藥,診察必須詳盡,才能有效根治皮膚問題。 皮膚問題是個徵兆,代表身體處於一個失衡的狀態,所以必須從生活、飲食習慣和作息方面調整。 除此之外,中醫也會處方適當的藥物把身體失衡的部分調整,以免反覆發作。 中醫治療皮膚病是要幫助體內提升氣化作用、強化肺脾腎的水液代謝功能,增加肝臟解毒代謝功能。 因此,弱的免疫系統會增強,紊亂的免疫系統會趨向穩定,皮膚病就會因為改善體質而變好,而不只是消炎或抗過敏、止癢的症狀緩解而已。 (節錄) 【原文: 中醫淺談皮膚病 】 撰文 : 張琛 註冊中醫師. 欄名 : 知多啲.

  4. 2019年6月7日 · 隨時已患上脂溢性皮炎. 洗完頭好快出油?. 隨時已患上脂溢性皮炎. 13歲的阿芝,頭髮極度油膩,結成一條條,遠看猶塗了髮膠,其實她每天上學前也會洗頭,可是到中午又會恢復「成頭油」的情況,且有大量頭皮跌落。. 此外,她臉部的皮膚亦顯得油膩乾燥 ...

  5. 2019年7月28日 · 兒童每日應攝取多少? 長時間低頭 或致頭暈. 不少人使用電腦、智能手機時,會不期然地長時間低頭或頸部固定一個姿勢。 註冊脊醫伍兆聰指,這些習慣容易造成頸椎損傷,導致頭暈。 他續稱,上頸椎部位滿佈控制人體平衡力的感覺神經,「頸椎病變性頭暈」是指頸椎病直接刺激、壓迫或牽拉頭部敏感組織,使患者感到頭痛及頭暈。 患者主要表現為突然頭暈發作,但往往不以為意,他說:「以為耳水不平衡或腦部有事,向不同專科求醫檢查都找不出實際原因。 」這源於日常不良姿勢致頸椎神經功能失調,平衡力減低而引發長期頭暈。 【延伸閱讀】: 研究:卵巢癌風險或與陰道細菌有關. 常「拗柴」或與頭暈有關.

  6. 2019年11月23日 · 微軟人工智能科學家Eric Horvitz的研究顯示,在網絡搜尋器上輸入關鍵字眼如頭痛,搜尋結果可能與咖啡因戒斷病或腦瘤有關,惟人類天生容易往壞方面想,盡管後者的機率遠低於前者,多達三分一人會繼續搜尋愈來愈嚴重的疾病,引致不必要的焦慮。 【延伸閱讀】 【飲食健康】鼓勵市民減吃糖鈉 看各國如何從營養標籤入手. 扭轉負面思維 先求醫勿盲目. 在本港,健康情緒中心2010年的數據顯示,15至65歲人士有10.9%有過度疑病行為,當中45至54歲者最普遍。 澳洲的網上CBT治療計劃仍在試驗階段,但本地其實已有精神科醫生提供面對面的認知行為治療,每周或兩周見面一次,旨在改變人的負面思想。 健康情緒中心官網上亦有Whiteley 7問卷,填妥後可判斷是否有必要就疑病症見醫生。

  7. 2022年5月14日 · 據神經科專家指,腦霧是一種長時間精神模糊的狀態,患者可以表現為記憶力衰退、集中力減弱、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等,但腦霧不是長新冠才特有,如在肺炎鏈球菌感染後的康復期、更年期婦女等亦有機會出現。 引起腦霧的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會損害腦神經細胞,另一方面是免疫系統在抵禦感染時會釋出一些分子,而這些分子有影響神經系統的副作用。 腎虧非男士獨有. 基於腦霧與腎精不足相關,也就是坊間常說的腎虧,李醫師說:「腎虛並非男士專利,女士亦會出現腎虛症狀,很多時與年紀及先天因素有關,一般而言,年紀愈大,腎中精氣相對會愈見虛弱。 」另外,如胎兒在母體發育不全,都有可能引起腎虛的情況。 腎精不足除影響腦髓,引致腦霧之外,還可表現為眩暈、耳鳴、腰膝痠軟、性功能減退、不孕不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