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Alex Rose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乐章间鼓掌成为禁令的几个主因, 本人归纳如下:第一个是古典音乐本身的发展与变化, 第二个是瓦格纳式音乐的出现, 第三个是某些指挥家的实践, 第四个是录音技术的发展及其对聆听习惯的影响, 第五个则是古典音乐社会角色的变化。 一、古典音乐的发展和变化.

  2. 本乐章的主要特点是呈示部的内部很复杂,是一个五个部分的回旋曲式的结构,且最后的叠部结束在新调上,类似于奏鸣曲式的呈示部。 而再现部的调性统一在呈示部开始的调性上,使本曲更加具有奏鸣曲式的特点。 但在以下方面和奏鸣曲式又有很大差别:呈示部没有单独的反复;呈示部中A同B的调性没有对比;中部和呈示部之间为对比关系,且只有两个部分,还没有强烈的调性展开。 所以将其定位为三部曲式更为合理。 第三乐章为一组变奏曲,勃拉姆斯在变奏曲这一静态的形式中注入了动态的因素,全曲在坚定、果敢的气氛中结束。 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本乐章采用了回旋曲式的结构,除了3和4插部相连之外,其余插部都有叠部间隔 (这是判断其为回旋曲式的一大依据)。

  3. (一)第一乐章结构分析.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曲式结构,主要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从整体上看,基本上符合古典奏鸣曲式的规则,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有着新意,具体的相关分析详见其曲式结构见表1、表2、表3。 表1:《d 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曲式结构图. 表2:《d 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展开部曲式结构图. 表3:《d 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再现部曲式结构图. 通过上述三个表格,我们可以得知,《d小调中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音乐结构上,基本上沿袭了西欧奏鸣曲曲式,分别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部分组成。 其中呈示部又分为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

  4. 一、创作背景. 1809 年,韦伯凭借他对乐器敏锐的听觉,为中提琴创作了《行板与匈牙利回旋曲》,这是一首由小型乐队 (包括长笛、双簧管、低音管、圆号与弦乐器)伴奏的中提琴协奏曲,最初是为同父异母的哥哥,也就是中提琴家弗里茨·韦伯 (Fritz Weber)而作。 但这首作品并不哥哥重视,幸好,来自柏林的中提琴炫技大师弗兰兹·泽维尔·塞默勒 (Franz Xavier Semler)大力推广,才使得这首作品流传下来。 1813 年在布拉格任职期间,韦伯又将此曲改编成巴松版本 (OP.35),使得这首作品的传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题目探究.

  5. 演奏古典主义音乐时所需要注意的共性主要为两点:第一:“二拍不要赶,四拍不要砸”。这条道理看似简单却往往很多中国学生忽视。

  6. 具体说, 有如下几点: 1. 重复: 在这四部作品里, 欣德米特经常采用这种规范的做法, 目的是要给人造成一种特别强烈的印象, 因为一个音乐雏型的重复会使人对于这个形式产生期待。这也是欣德米特本人追求一种内在的、动力性和投射性的推力之目的所在。这种推力产生紧张, 通过其重复还会产生一种惯性的势头, 并且是根据经过句的长度不同来聚集紧张度的。 2. 对比: 欣德米特采用的材料或力度会突然变换, 而且变换会愈来愈频繁, 所引起的振动必然反过来强化紧张。引进新的材料与力度激起了新的期待和兴趣, 这就提高了其旋律的紧张度。 其目的是使旋律的第一个细节、乐句、部分又获得了新的动力。 3. 高潮:

  7. 2018年11月16日 · 笔者从多年的钢琴教学经验出发,总结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训练方法,以期解决问题。 一、选择曲目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俗语说: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钢琴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拔高”的现象,操之过急,常常布置给学生难度较大的钢琴作品,乐曲的难度与学生实际的能力不相适应。 因为师范生学琴年龄普遍偏大,大多缺乏扎实的钢琴基本功训练,难度过高的钢琴作品往往是造成演奏不流畅、不完整的主要原因。 笔者认为,教师在钢琴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给学生选择钢琴曲目时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