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2月16日 · 新聞說數字亂象包括以數碼(1、2、3……)取代數字(一、二、三……),及以符號「〇」當作文字「零」使用等。. 這個糾正案狀似小節,無益於國計民生,不過事情雖小,卻有根本性影響,因為行政院做法不只干擾了公文書行文,事實上也干擾 ...

  2. 2020年4月20日 · 為了讓大家讀好讀滿又不傷眼,mooInk Plus電子書閱讀器採用 E Ink 電子紙顯示器,當然和一般生活使用到 LCD 螢幕不一樣。E Ink電子紙螢幕呈現效果接近紙本,正面由塑膠薄膜及薄玻璃製成,所以若遇上外力撞擊,或是與尖銳物品(筆、鑰匙⋯⋯)單

  3. 2019年4月1日 · 我們究竟是如何依自己立場和意識形態來相信所謂「後真相」(post-truth)呢?.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後真相」定義是「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情況」(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

  4. 其他人也問了

    • 所有排版元素都應該放在一種想像的參考線上
    • 維持適當行距
    • 維持標準字距
    • 適當的字級
    • 內文字體請用細明

    紙本書頁面上我們可以畫出隱形的參考線,作為安排頁面元素放置、對齊之用。 即使是一本最簡單的書,在一個跨頁裡也可以畫出至少七條參考線。這些參考線控制版心永遠保持在頁面相同的位置,圖片以及圖說也遵循相同的邊線,這樣在視覺上可以減少突兀,整本書也擁有相同的風格。 即使複雜如 DK 的全彩插圖版面,頁面上的排版元素其實也遵循相同的參考線原則。以我接觸過的 DK 原版排版檔,上面甚至會定義出控制每行走文的水平高度的參考線,稱為走文格線(line grid),所以我們看DK版面似乎很活潑,事實上是異常嚴謹。 可是那些去背景、不規則的圖片怎樣「放在」參考線上呢?不規則圖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安全地放在格線區域內,第二種是破格,你乾脆就打破所有格線的限制。要注意的是,頁面中採用破格的圖最好只有一張。一張破格在...

    紙本書通常使用百分之百行距,也就是說行跟行之間的空白,寬度等於內文字的寬度。行距太寬或太窄對閱讀都會造成困擾。 現在電腦環境最容易出現行距過窄的問題,因為大部分程式的預設值都是以配合英文排版為原則,而適合英文的行距,通常不適合中文。英文因為有上升字(如 d、i、k)和下沉字(如g、j、p、q)造成文字內的留白空間,所以只要稍許加一點行距,整體看起來行距就夠大。而中文方塊字先天就佔滿整個字面空間,所以行距必須百分之百地主動空出來。 行距跟行長有對應關係,書版因為每行較長,所以行距最寬,雜誌、報紙因為分欄走文,所以行較短,因此行距也可以縮小。

    每個現代字體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字距問題,設計師會讓字符與字符之間看起來緊湊,但又不會重疊。所以最合理的排版字距就是維持標準字距,不拉寬,也不縮緊。 只有在使用楷體或(仿)宋體時,這些字字符筆畫的空隙大於明體字,用標準字距排版看起來反而太鬆,這時候可以考慮縮緊字距,以便維持足夠的緊湊感。 有些古老的香港網站因為中文相容性的緣故,會在每個漢字字符中間加差半形空白。這樣程式是可以處理中文了,但帶來的結果是字距變得出奇的寬,易讀性變得非常糟。 中英文混排有個獨特的字距問題,就是在漢字和拉丁字母之間,應該留一點空隙,比標準漢字字距更多一點。專業排版軟體如 InDesign 可以處理這個問題(你要會設定),而線上的程式目前則幾乎都不支援這個功能,因此有人提倡用手動方式在寫作時,主動在漢字和拉丁字母...

    字大適合老花,字小很多人覺得有氣質,可惜氣質不是易讀性,最適當的書版內文字級大小是「10.5p」,p 是 point 的縮寫,一 p 相當於七十二分之一英寸。10.5p 相當於鉛字時代的「五號字」,字大易讀,不傷眼力。

    紙版書毫無疑問,最佳內文用字是細明或中明,到粗明就太過頭了。明體字跟西文的「羅馬體」類似,屬於有襯線的字體,其他楷體、(仿)宋體、黑體、圓體在內文排版上,易讀性都不如明體字。 但在線上,最近有個流行的趨勢,各大新興網站開始採用黑體作為內文用字。這裡的誤解是這樣的。黑體容易閱讀是從行動裝置(主要是 iPhone)上流行起來的。行動裝置為什麼讓黑體更易讀,原因其實是因為螢幕解析度較高。 高解析螢幕讓瀏覽器的「反鋸齒」(anti-aliasing)字體顯示技術,適合展現筆畫較粗的黑體,而不適合展現筆畫較細的明體。但在解析度通常低於 100 dpi 的桌機環境,尤其在視窗平台上,瀏覽器支援點陣化的細明字,導致細明字體的清晰度遠高於被反鋸齒演算法糊化的黑體。詳細圖例請參「為什麼新媒體內文偏好使用黑體是...

  5. 2018年4月10日 · 誰來做主?. 二 一五年六月一日,全球市值最高公司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在華盛頓一家非營利公司EPIC(電子資訊隱私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年度晚宴上發表演說。. 蘋果老闆幾乎從未在華盛頓發表演說,因此庫克 ...

  6. 2021年11月15日 · 讓我們換一個方式來說明。 為什麼數學和理科比較難. 用專注模式解決數理問題,往往比用專注模式思索語言及人文問題更費勁 6 。 原因是什麼? 或許是因為,比起傳統語言,數理概念裡面含有更多抽象的密碼,而人類經過幾千年演化還沒有演化出處理數學概念的能力 7 。 當然,我們能思索數學及自然科學,只不過其中的抽象性和加密性(encryptedness)為數理問題增添了一層(有時是好幾層)複雜度。

  7. 2015年12月28日 · 首先,慣性行為需要一個指令 CUE,當指令出現後動作才會開始執行,而這個指令,往往來自於環境中的提示。 CUE 可以是個東西,也可以是聲音、味道或是一整個環境的氛圍,例如: 聽到鈴聲,我們就會四處找手機,鈴聲就是 CUE,啟動的是「接電話」的行為。 早起走進浴室就會開始刷牙、開水龍頭洗臉,早晨和浴室是 CUE,啟動的是我們「晨間盥洗」的行為。 進辦公室上班,就會開始打卡、泡咖啡、開電腦收信…… 當大腦察覺到指令 CUE,便會喚起相對的城市 ROUTINE,也就是我們已經養成的習慣,去執行自動完成的行為,以節省腦力的使用;然後當 ROUTINE 執行完畢後,最後階段則是 REWARD,這部分不一定是獎勵,而是任何習慣期待的結果,這三個階段,構成了最基本的「慣性迴路」(habit 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