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社區發展推動基金合作,於元朗洪水橋洪福邨推行「公共邨防災教育計劃」。 計劃於2019年3月開始,以社區參與及教育的方式接觸超過2,500名居民,並攜手保持生活環境清潔,防止傳染病爆發。

  2. 於2015年落成的元朗洪福邨,為洪水橋區首個公屋;屋邨設計保留原有鄉郊特色,綠化面積比例達三成。 綠化設計為邨民帶來良好休憩環境,但同時亦引致一定程度的蚊蟲患風險。 此外,政府以正規劃在洪福邨附近,建造首個附有「社區回收中心」的大型垃圾站,引發邨民更多關注潛在的蟲鼠患及傳染病爆發風險。 教研中心與「社區發展推動基金」在洪福邨開展計劃,透過教育推廣站、樓層清潔、上門教育及工作坊等活動,傳遞預防傳染病爆發及風災的相關知識。 同時,計劃期望能有效促進洪福邨房屋署屋邨辦事處、管理處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推廣防災教育網絡和平台,以提升整個社區在預防及應對蟲鼠問題時的能力,防範傳染病爆發於未然,與居民攜手建立一個安全的社區。

  3.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教研中心與「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 」合作,邀請光板田村寮屋居民共同設計和執行防災活動。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此外,透過舉辦防蚊和防火工作坊、增設相關應急設備、以及配置「危險及資源地圖」和「防災大富翁」等教育資源,村民的防災意識、知識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鼓勵他們持續參與,共同保障社區安全。 Tags:

  4. 公屋居民社區教育計劃 1. 在颱風來襲前購買儲備食糧 盡量選擇可即食及存放期限長的食物 以及儲備足夠3日之飲用水 2. 利用封箱膠紙在窗上玻璃貼成米字形 減低窗戶被硬物撞擊時玻璃碎四散的危險 3. 把家中重要文件如藥物記錄保險及

  5. 公共屋邨防災教育計劃.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社區發展推動基金合作 , 於元朗洪水橋洪福邨推行「公共屋邨防災教育計劃」。 計劃於2019年3月開始,以社區參與及教育的方式接觸超過2,500名居民,並攜手保持生活環境清潔,防止傳染病爆發。 更多詳情. 10 Jul 2019. 元朗『洪福防災 - 公屋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現已開展.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地區組織及學校合作,根據各地區和群體的獨特性,共同設計和推行「社區防災能力建設. 更多詳情. 23 May 2019. 『無惘。 知災』葵青區劏房社區教育推廣站正式展開. 由去年12月起,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團體及社區工作部 (私人樓宇服務)合辦「『無惘。

  6. 位於洪水橋的洪福邨於 2015 年落成,據「社區發展推動基金」的了解,內近七成居民在上樓前,曾在劏房或中轉等不適切居所居住。 內居民在成功獲得穩定居所後,期望能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共同建造安全和衛生的理想家園。 為洪福邨居民度身定做的教育活動,將於 6-10 月份陸續進行。 其中「社區教育推廣街站」率先於 6 月展開,展示內容包括颱風來襲前之預防措施、以及家居及邨內傳染病爆發的防治方法。 更多有關我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的詳情, 請瀏覽: http://www.hkjcdpri.org.hk/zh/%E7%A4%BE%E5%8D%80%E5%8F%83%E8%88%87%E8%A8%88%E5%8A%83. Tags: NGO campaign. NGOs.

  7.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與社區發展推動基金合作,於元朗洪水橋洪福邨推行「公共邨防災教育計劃」。 計劃於2019年3月開始,以社區參與及教育的方式接觸超過2,500名居民,並攜手保持生活環境清潔,防止傳染病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