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9日 · 由於大部份患者從小就受鼻敏感症狀困擾,即使對日常生活構成影響但都已經習以為常,這些症狀看似小事,但其實生活已不斷侵蝕。 鼻敏感影響的包括日常生活、情緒和睡眠;最多患者表示會專注力下降、長時間疲勞和精神恍惚,專家呼籲愈早處理 ...

    • 為何要有「營養標籤」?
    • 少甜≠少糖
    • 改變購買食物習慣

    營養標籤的出現除了保證是消費者的知情權外,對於預防慢性病(例如: 肥胖與高血壓)、改善營養不良,對健康知識的傳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很多國家大力推行營養標籤的一個重要原因。香港的營養標籤制度法例由2010年7月1日起生效,在香港出售的大部分預先包裝食品,都必須附上「1加7」,即能量及7種營養素( 蛋白質、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碳水化合物、糖和鈉) 的含量。我們可透過比較類食品的營養標籤找出較健康的食品,如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鈉、糖含量較低的食物。食品常以每100克\毫升標示,但亦可以每食用分量或每包裝標示,因此比較不同食品前,須留意所標示的營養資料是否基於相同重量,若是,即可直接比較, 若不,便要先自行換算至同等重量。

    但以上的標籤不包括與「少甜」有關的描述,原因是低糖有客觀量度標準,而少甜只是一種味覺,法例執行上存在困難,因此市民要懂得細閱營養標籤顯示的糖含量,挑選真正低糖食品,就不用擔心被聲稱「少甜」的食物混淆視聽。除了以上的”營養聲稱”只可用作方便快捷的參考準則選擇食物,大家亦應查看營養標籤上其他營養素的資料,以了解食物的整體營養成分。可惜,法例卻未有規定營養標籤必須標明高鈉、高脂或高糖。換言之,不熟悉營養素標準的市民,難憑標籤一眼辨認出「健康陷阱」食物。例如低脂曲奇餅可能含有大量能量和糖,而低鈉薯片則可能含有大量脂肪,大家一定要小心選擇。 延伸閱讀: 調味料發霉?變味? 9個如何保質及健康儲存方法

    追求健康飲食已成為主流,隨著消費者對營養與健康關係的認知不斷演進,人們的購物決策逐步發生轉變,如果市民習慣趨向選擇購買更健康的食品,就能提供更大誘因給食物製造商業界改善食品配方,為我們提供更優質的食物。 食物安全中心:營養標籤的常見問題

  2. 2021年6月17日 · 1 物理性防曬. 主要成份是二氧化鈦 (Titanium dioxide)、氧化鋅 (Zinc oxide),塗抹後停留在肌膚表層形成一個保護膜,利用顆粒反射陽光中的紫外線,避免皮膚受到陽光傷害。 性質相對溫和,較少機會造成敏感,但質地上一般偏白黏稠,較難平均地推開。 2 化學性防曬. 市面上常用的化學性防曬的成分多達十多種,質地比物理性防曬劑透明,用起來感覺比較清爽。 原理是將紫外線吸收,轉化成熱能釋放出來,降低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 壞處是需要時間皮膚吸收,亦較容易刺激皮膚出現敏感反應,使用這類防曬產品需要曬前15分鐘使用,待皮膚先吸收才能發揮最好功效。 3 混合性防曬. 除二氧化鈦或氧化鋅,還有其他化學成分,可以兼顧防曬效果之餘,質地亦較為清爽溫和。 ~

  3. 2017年4月17日 · 過敏是困擾不少港人的疾病,若處理不善,可能會構成生命危險。. 過敏性疾病已世界衞生組織列為21世紀重點防治的三大重要疾病之一,世界過敏組織將4月2日至4月8日定為「世界過敏週」,以提升大眾對過敏性疾病的關注。. 「香港兒童呼吸及過敏 ...

  4. 2023年2月24日 · 飛蟻或有與曱甴極相似致敏原 可引起交叉反應要留意. 另外,徐國榮教授指出,分析顯示白蟻可能亦含有與曱甴極度相似的致敏原,兩者有可能引起交叉反應。. 他表示在春夏季雨天突然出現大群飛行的白蟻,即俗稱的「飛蟻」,便是附近有白蟻出沒的 ...

  5. 2023年7月31日 · 從中練習表達自己的技巧,加強自信心. 有助建立及發展自己的身份. 或有助擴闊自己的社交網絡. 如有人向你的擬社交關係或追星情況表露擔憂,就應先暫停並檢討. 自己及親友應留意過份沉溺擬社交關係情況. 不過,當你大部分時間都擬社交關係佔據,甚或向病態方向發展成為他人生活的偷窺者時,就可能會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反效果。 若你發現自己有以下情況,就應該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助,以免泥足深陷: 將擬社交關係看得比現實人際關係更重. 對身邊事情不感興趣,同時感到孤獨或孤立. 盲目跟從擬社交對象的意見,失去自己想法. 以上情況或較難靠自己去發現,因此當有第三方,例如你的真實朋友或家人,向你的擬社交關係表露擔憂,就應該叫自己停一停,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已過份沉溺,以免變成病態,影響自己的健康。

  6. 2023年9月12日 · 最近就有研究發現,當氣溫升愈攝氏40度至50度之間時,人體就有機會失去自行散熱功能,繼而不能正常運作。 有關 研究 結果已於國際學術組織「 Society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的年度會議上發表。 人類等恆溫動物有最佳生存氣溫,稱為「熱中性區」 研究的基礎在於找出人體「熱中性區 (Thermoneutral Zone, TNZ)」的上限。 熱中性區是指能讓恆溫動物於休息時,新陳化謝率最穩定、耗氧量最低的環境溫度範圍。 以人類而言,當我們全裸處於熱中性區內的氣溫內休息時,身體不用額外做甚麼事,都能保持攝氏約37度的人體溫度。 暫時僅最佳氣溫下限 未知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