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月24日 · 馮永基憶述石柱體積龐大安置上有一定限制當時情商科學館館長戴明興博士暫放館外空地放了一年多最後以余仁生是本地古老中藥店與衛生教育密切相關為由成功游說安放中心正門一直矗立至今

  2. 2022年5月22日 · 《我心歸隱處》第一章「韋齋詩緣」的幾首詩以「步韻」的方式寫成的,當中具體而言,是如何與尊師的精神胸襟形成對話呢? 「步韻」的過程中牽涉反覆閱讀,還是單單取韻成篇呢? 關:鄭先生美言,愧不敢當。 步韻詩是傳統文人的風尚,最早始自唐代的元稹和白居易,至宋而大盛。 由於寫步韻詩猶如為自己設立重重掣肘,故毫不利於創作,而實旨在讓詩人於唱酬時顯得更親近。 正如書中提到,作者平生一大憾事,是隨侍勞先生多年,雖一向欽佩他的詩藝,卻從未把握機會跟他學詩。 當然,先生在生時我從未有此一想法,後來因緣際會,竟於他身後被他的精神感召而踏足於吟詠之途,是完全意料之外的事。

  3. 2021年5月18日 · 耀中幼教學院校長袁海球引用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在2012年公布的全球幼教評級報告指出,香港幼兒教育在亞洲區表現算不俗,但對比北歐國家,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該報告從4個領域比較全球45個國家及地區的幼兒教育發展,包括Social Context (社會背景,如營養不良比率等)、Availability(可獲得性,如學前入學率等)、Affordability(支付能力,如學費水平等)和Quality(質素,如師生比例等),結果香港整體得分66.2,排名19,是亞洲區的第二位(第一位為韓國,72.5分);全球三甲則分別是芬蘭(91.8分)、瑞典(91.7分)和挪威(88.9分)。

  4. 2020年2月11日 ·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總幹事陳王麗芬指出,需要寄養服務的家庭,部分因父母健康問題,如長期病患、精神病等要經常住院,或者爸媽涉及虐兒或疏忽照顧等而未能照顧家中孩子。 雖然單從數字看,服務好像很充足,但事實上仍然是供不應求。 陳王麗芬解釋,由於所有寄養家庭是半義務性質,有需要時可暫停提供服務,因此活躍參與的家庭大約是總數的一半;加上寄養孩子要與寄養父母經過配對,合適才可安排入住。 「若暫時找不到合適家庭,孩子可能要留在原生家庭等待,或者寄宿在兒童之家等。 她續稱,成為寄養家長須符合多項條件,其中之一是要有足夠的居住空間,「為了尊重孩子,最理想是讓他們有自己的一間房,否則最基本條件是有一張固定的牀位,不能朝行晚拆,但可以和寄養父母的原生子女同房」。

  5. 2020年9月10日 · 擁有1.95米身高的謝高晉,是一名香港職業籃球運動員,之後他變身模特兒,然後再成為演員,參與過多部電影及電視劇演出,直至今年簽約唱片公司,推出處男新歌《仲夏日記》闖樂壇;可是,他出道卻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不但缺少參加音樂活動結識其他歌手的機會、舉行零現場觀眾的處男音樂會 ...

  6. 2024年4月13日 · 新移民姊妹與吸毒父. 《但願人長久》正在港上映,由著名導演關錦鵬監製,新晉導演祝紫嫣自編自導自演,故事講述來自湖南的新移民子圓與子缺兩姊妹在香港成長,母親為生活在外兼職,父親經常不回家,子圓代母職照顧年幼的妹妹,雖克服語言隔閡,但新移民的身分始終揮之不去。 後來父親因吸毒被捕及反覆入獄,姊妹學會自立自強,度過了與父疏離並欲反抗逃離的年少時期。 原以為長大後能徹底擺脫父親的枷鎖,卻發現自己喜歡的所有人與事,都帶着父親的影子,都與童年某個回憶有關。 驀然回首父親已白髮蒼蒼,子圓和子缺是否能放下過往的芥蒂,重新修復父女關係? 虛弱蒼老瘦到52公斤.

  7. 2020年2月13日 · 余香凝Jennifer現身香港開電視接受苑瓊丹苑仔主持的節目訪問余香凝笑指苑仔轉數快令她招架不住:「見她扮師傅都嚇了一跳她把口好勁加上我又轉數慢最怕令節目不好看我都把握機會跟對方請教做戲心得有前輩教路會易行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