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m-news.artron.net

      圖片: m-news.artron.net

      • 传世名作有与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山水,还有《待细把江山图画》、《黄河清》、《抱石画集》等。 著作有《中国绘画理论》、《中国山水人物画技法》。
      historymuseum.nju.edu.cn/xgmtbd/20201112/i159028.html
  1. 故宫博物院收藏傅抱石绘画44幅,题材为山水、人物两类,皆创作于1943年至1949年之间。 这一时期正是傅抱石绘画艺术创新与成熟的时期。 山水画. 人物画. 更多藏品. 藏品入藏过程.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傅抱石绘画作品主要来自于个人捐献和国家拨交。 其中郭有守捐赠8件,傅夫人罗时慧捐献33件,另有3件为政府官员接受礼品后拨交给故宫的。 通过相关记载、故宫博物院所存档案与作品题跋,依据捐献的时间顺序,可对上述捐献活动作出概述,其中基本线条脉络清晰,然而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具体细节,尚待深入地调查研究。 郭有守的捐献. 郭有守(1901—1978年),字子杰,四川资中人。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少有才名。 后与民国名人杨度之女杨云慧结为夫妇。

    • 傅抱石作品1
    • 傅抱石作品2
    • 傅抱石作品3
    • 傅抱石作品4
    • 傅抱石作品5
  2. 傅抱石 (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中國近代著名畫家與美術史論家。. 傅抱石出身貧寒,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新喻縣章塘村,原名長生,13歲時改名瑞麟;17歲時自號「抱石齋主人」,改名為傅抱石。. 少年時代曾為瓷器店學徒和補傘匠,受清朝山水畫家 石濤 ...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个人生活
    • 创作特点
    • 人物评价
    • 后世纪念
    • 作品保护

    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展开3个同名词条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喻(今新余市)北岗乡樟塘村。原名长生,名中洲,字庆远,学名瑞麟,号抱石斋主人。中国近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新山水画”代表画家,其主要绘画作品有《屈原》《江山如此多娇》《煤都壮观》《林海雪原》《天池林海》《镜泊飞泉》等。

    傅抱石于1922年入读于江西省第一师范本科;1936年3月,创作作品《青松图》《山居对饮图》;1944年1月,创作作品《苏武牧羊》《东坡赤壁》《江上渔隐》《策杖行吟》《幽对鸣泉》;1945年2月,创作作品《大涤草堂图》《晋贤图》《无量寿佛》《虎溪三笑》《擘阮图》《日日凭栏洗耳听》;1947年3月,作品参加全国首届美术节美术展览;1951年6月,当选为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常委;1953年9月,作品《抢渡大渡河》《更喜岷山千里雪》在“全国第一届国画展”展出;1954年5月,当选为华东美术家协会理事,9月,当选为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1955年4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60年3月,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4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主席和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8月,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64年10月,作品《虎踞龙盘今胜昔》在“全国美展华东地区作品展览会”展出,另当选西泠印社副社长,12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9月29日,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62岁。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赐福巷,祖籍江西新喻。

    1910年,在南昌新喻会馆私塾附读;1911年,仍读私塾,并开始摸索自己刻印。

    1912年,得《康熙字典》一部,学刻印更勤,已能刻白文篆书。

    1913年,读小学半年;1914年,辍学,做小生意,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1915年,在当地驻军做勤务兵,后去瓷器店当学徒,坚持自学篆刻,并开始习画。

    1916年,离开瓷器店,读书自学,习画刻印;1917年,入读于南昌江西省立第一师范附属小学,插班进初小四年级,并改学名傅瑞麟。

    •家世背景

    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建德观一带的棚户区,他的父亲傅得贵(字聚和)是一名修伞匠,母亲是傅徐氏。由于当时棚户区流行传染性肺病,所以傅抱石出生时,父母给他取名“长生”,希望他能有活命的运气。傅得贵的修伞技能是从傅抱石的爷爷那里传承下来的,按照正常的人生轨迹,傅长生以后也会继承父亲的衣钵。但是在拥挤嘈杂的市井小巷里,在身边充斥着的各种手艺人里,傅长生却唯独将目光投向了邻家的刻字摊 。傅抱石另有一姐姐名为傅招弟。 •婚姻家庭

    1930年3月,傅抱石与罗时慧结婚 ,两人育有二子四女,分别是傅益钧(傅小石)、傅益钜(傅二石)、傅益珊、傅益璇、傅益瑶和傅益玉。 •轶事典故

    傅抱石爱酒是艺术界众人皆知的事情,他有一枚刻着“往往醉后”的印章,是他一生的最爱。据说,只有当他画出自己极为得意的作品时,他才会在画面的一角重重地印上它。据关山月回忆,在创作《江山如此多娇》时,时间紧迫,压力很大,而傅抱石却常常悄悄离开绘画现场,不一会儿又悄悄地回来。这一直让他大惑不解,后来才知道,当年傅抱石时常离开,是偷偷去喝几口酒,然后再回来忘我地投入创作。

    •艺术风格

    傅抱石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他的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 •山水画作

    傅抱石笔下雄浑淋漓的山色雨景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巴山蜀水的奇丽恢宏,又将画家当时苦闷阴晦的心情付诸笔底,形成之后的题材程式。傅抱石所创造的散锋用笔、图写山水的“抱石皴”初步形成,粗放中蕴含精微的异常风格令世人眼目一新。

    自1950年始,傅抱石陆续绘制出以毛泽东诗句为主题的诗意图,此时他笔下的图画已然一洗旧时的阴霾沉重而显现晴朗浑厚之气。为表现新气象与自己的心情,画面多了鲜丽的青绿、朱红等色。“笔墨当随时代”,于此可见一斑。《江山如此多娇》及其多幅小稿,《龙盘虎踞今胜昔》《芙蓉国里尽朝晖》等作品的频频问世均表明傅抱石对色彩的运用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层次。尝试新的表现手段为傅抱石的艺术开辟了新的空间,而真正令他出名的依然是更上一层楼的“抱石皴”。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反复的锤炼,“抱石皴”一脱往日的狂放急躁而继之以潇洒率真的气质。笔墨看似疏简散淡,信笔为之,实乃精气内敛,健利飘逸。大处以气势见长,小处以细致取胜。全图所及无分巨细,浑然一体,使人不免叹为观止。异域风光与长白山、华山、镜泊湖、韶山、井冈山等名胜无一不被傅抱石付诸笔端。 •人物画作

    傅抱石认为中国画的“线”以人物的衣纹上种类最多,他图写人物一方面是为了练习拓宽“线”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山水创作的需要。两者相互比较,前者更为重要,因为它实践着画家贯穿始终的人物画史研究与人物画创作的重要思想—线条是中国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加之身为美术史家,人物画史于他可谓烂熟于胸,能够将魏晋以降及至两宋人物画进行条分缕析,精心梳理,他所绘制的人物蕴涵着浓浓的古意。

    傅抱石的人物画前后没有明显的区别。他笔下人物的造型大同小异,有的几乎完全相同。在欣赏傅抱石创作的高士、仕女等人物时,最能打动人的便为纸上飞动的线条。在创作时,他没有沉湎于几种传统的技法定式,亦步亦趋,而是在传统的工整笔法中加入了写意的元素,表现出疏简迅捷的轻松笔触,与圆劲流畅的长线条相配合,形成力求传达人物的动态与神韵高度统一的画法特点,别开生面。傅抱石在一生的创作经历中,醉心于斯,执着于斯,成功于斯。

    “傅抱石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新浪收藏评)

    “傅抱石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的重要人物,在绘画、书法、篆刻等诸多领域成就突出,对‘新金陵画派’具有开创之功,其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等作品,引领时代画风,影响深远。他不仅在书画领域成就卓著,而且著述广博,是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深厚的学养成为其艺术创作的不竭源泉。”(中国新闻网评)

    “傅抱石是中国二十世纪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书法家和美术教育家,新金陵画派的领袖和代表性画家,他的绘画艺术是我国二十世纪艺术成就的重要象征和标志。”(南京博物院评)

    “先生(傅抱)集学者、诗人、画家、爱国者于一身。好学不倦,博学多才;他学识渊博,是一位卓越的美术理论家、大学者;他为人刚毅耿直、爱憎分明、待人宽厚,是一位正义感强、深爱祖国的艺术家;先生淡泊自甘,不贪富贵、不阿权要;正是他的高尚品德、一身正气,才有艺术上如此辉煌的成就。”(东南大学评)

    •纪念公园

    为了缅怀傅抱石,江西新余人民在新余市建设路西端的龙虎山修建了占地面积29.13公顷的抱石公园,用以对这位新余籍的画家的最好纪念。 •纪念展馆

    傅抱石纪念馆坐落在新余抱石公园内,纪念馆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融古建筑与现代建筑于一体,富有园林建筑特色和本地风土人情。傅抱石纪念馆被列入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更多的人去寻觅一段浓墨重彩的往昔,去瞻仰一代巨匠的风采。 •竖立雕像

    2007年9月30日,新余市举行抱石公园正式开园暨傅抱石雕像揭幕仪式。雕像高5米,位于新改造的抱石公园阶梯的顶端。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近现代珍贵文物流失,完善文物出境审核标准体系,2023年5月,国家文物局将傅抱石列入《1911年后已故书画类作品限制出境名家名单》。

  3. 1980年代開始,傅抱石作品因 拍賣 價高而受到注目,一開始是 蘇富比 在 香港 以18萬港元賣出《湘夫人》。 1984年以200萬港元賣出《唐人詩意》圖。 1989年以340萬港元賣出《九張機》。 1990年代傅抱石作品更受歡迎,由拍賣價可看出,1992年以209萬港元賣出《杜牧詩意圖》。 1993年以167萬港元賣出《高山仰止》圖。 1996年《湘夫人》再度以高價1078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現代 繪畫 拍賣的最高價位。 位于汉口西路上的傅抱石故居. 目前中國南京建有「 傅抱石紀念館 」,已1990年10月開幕。

  4. 故宫博物院收藏傅抱石山水画作26幅。 其中有年款者11幅:1943年1幅,1944年3幅,1945年4幅,1946年2幅,1949年1幅。 无年款者15幅:在重庆歌乐山金刚坡绘制的6幅,在南京绘制的7幅,余者2幅。

    • 傅抱石作品1
    • 傅抱石作品2
    • 傅抱石作品3
    • 傅抱石作品4
  5. 1990年代傅抱石的作品更受歡迎,由拍賣價可看出,1992年以209萬港元賣出《杜牧詩意圖》。 1993年以167萬港元賣出《高山仰止》圖。 1996年《湘夫人》再度以高價1078萬港元成交,創下當時中國現代 繪畫 拍賣的最高價位。

  6. 抱石後入四川積極寫生,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而創獨“散鋒亂筆”皴法-「抱石皴」,尤其又擅長泉瀑雨霧與雪景,畫中的光線與色彩感應該是受到日本與西方繪畫的啟發,加上傅抱石做畫時喜歡飲酒助興為眾人所知,這一切都讓傅抱石的水墨畫呈現出一 ...

  1. 相關搜尋

    傅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