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法正,心邪則邪。 每一個修行法門都是勸人為善的,每一個人各有自己的因緣,只要你 的心修得「」,那個就是好的。今天沒有好與壞,因為萬教齊發, 萬教要歸一,歸哪個「一」?就是你那個原原木本的真心。

  2. 2020年7月17日 · 推薦 1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二. -宗喀巴大師-造 -尊法師-譯.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寶雲經》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諸善增長不善損減,則親教師或聞廣博或復寡少,或有智解 ...

  3. 2022年10月4日 · 可見人與是互相影響的。 參考資料: 當政者實施仁政。具體落實到兩個方面: 一是「健全法制」;二是「選拔賢才」。 ※ 《 健全法制 》 因為「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不以六律,不 能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4. 青蛙的心跳回憶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of having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

  5. 菩提道次第廣論-13.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十三. 宗喀巴大師造. 尊法師譯. 如是了知,精進三種違緣,修習對治。. 其未生修持,能令生起之順緣,謂勝解力;若已生者,能令不退之因,謂堅固力;修彼業時不欲斷絕者,謂歡喜力;更以息捨力,勤發精進。. 若於此 ...

  6. 亦非波羅蜜。有覺有觀。及師子超越無諍等。亦具三。但名三昧不名禪定。亦非波羅蜜。願智頂等具有三。但名禪不名定三昧。亦非波羅蜜。 九種大禪。及首楞嚴等。並具四。亦名禪亦名定亦名三昧。即是波羅蜜。若用首楞嚴心。入前三中。

  7. 2021年1月27日 · 六祖壇經:第一行由品- 2、直示宗要--. 2、直示宗要--. 本文:. 善知識!. 總淨心 念摩訶般若波羅蜜。. 善知識!.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解說:. 六祖大師對大眾說,各善知識賢士們,全部淨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念摩訶般若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