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日 · 2946. 現在就從「自己」開始改變與做起,帶著保險業務人員的使命感、責任心,發自內心幫助客戶並站在他們的立場著想,循序漸進地與其互動,讓民眾徹底翻轉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 本文總結特別企劃2位受訪者的論點,到底業務人員如何成功扭轉客戶對保險業務人員的負面刻板印象,進而讓後續的行銷流程更為順暢,以及創造出更多重複購買與轉介紹的契機? 1.業務人員要先建立「態度」 初期踏入保險業難免會吃閉門羹,但最重要的是心理建設要做足,當初決定踏入保險業就要有所覺悟,明白這份工作就是會被拒絕,理所當然要接受並將它視為正常現象。 2.被對方拒絕也沒有關係,頂多就是沒有成交. 秉持著這樣的心態,保險從業人員可試著主動開口聊保險,並在第一時間告訴對方即便最後拒絕也沒關係,但希望彼此依然能是朋友。

  2. 2023年10月1日 · 2023 年 10 月 1 日. 588. 0. 數位科技、經濟震盪、政策法規、民眾觀念與習慣轉變、人口結構改變…… 環境變數不斷增加,市場波動起伏不定,業務員應接不暇。 然而總有些績優業務員始終保持績優, 可以想見他們掌握了事物變化之下那不變的關鍵根本, 在關鍵根本之上參考環境變數,就能調整出順應時代的因應方法。 看績優業務員如何從不變的關鍵根本產生獨特邏輯,為專業賦予新定義。 從耳熟能詳的從業根本, 發展出獨特的底層邏輯. 寓績優關鍵於系統之中, 減少抽象觀念理解落差. 將客戶當朋友、真心認同保險,是績優業務員的關鍵根本. 與客戶共同成長, 謹守《KASH法則》是關鍵.

  3. 2023年9月1日 · 1. 知名作家藤井樹談及,他的第一本書為什麼交給城邦集團出版? 原因是城邦集團的編輯在他的網頁上的留言很完整、很有誠意。 比較起別的出版社的出版邀約都是制式說法,讓他感覺就像詐騙集團的留言,所以他只回了城邦集團編輯的電話,成就了他與城邦集團的長期合作。 我特別追蹤了這篇留言,發覺這是一封長信,編輯很完整的介紹了自己、介紹了公司,並表達了仰慕之意,也提出了很完整的出版構想,這封信足以讓藤井樹相信出版社的誠意,也表達了周延的合作想像。 2. 有一個部屬,在接受我的工作指令之後,就算工作還沒有完成,一定會每隔一段時間,主動向我回報工作進度,從來不需要我詢問追蹤,事情交給他辦,我就放心了。 3.

  4. 2024年4月1日 · 2024 年 4 月 1 日. 229. 0. 從業久了,難免會遇到瓶頸,或者身陷舒適圈中,差別只在於是否能夠輕易跨越。 如果陷於其中的時間長了,有些業務員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就此停滯不前。 而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GREAT IDEALS GROUP營業組經理巫晉蒶,雖然在舒適圈中待了10年之久,但是基於對客戶的責任、對保險的認同,以及對主管的支持,她一直堅持著沒有離開行業;而在2010年開始帶領團隊之後,她終於借力全新思維,突破了10年未曾動搖的堅固瓶頸。 巫晉蒶回憶,1998年時,她追隨先生陳禮祥資深集團經理的腳步進入了保險業,除了想要成為先生的助力以外,也想借助銷售建立自信心。

  5. 2024年3月1日 · 新加坡友邦首席執行官黃仕在新加坡金融服務業有近30年的經驗,曾擔任多個高級管理職務。 她指出,疫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讓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健康及財務狀況;與此同時,疫情也為金融保險業提供了新的機會,它讓顧客有機會看見保險在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健康、保健與財富的生態系統,實踐品牌承諾. 友邦人壽承諾在2030年前推動10億人實踐「更健康、更長壽、更美好」的生活,致力於成為客戶的生活夥伴,竭盡全力確保客戶的整體健康和財務狀況不受影響。 黃仕談到,為了推動健康、長久、好生活的品牌承諾,友邦人壽不久前做了一項《2023年好生活》民意調查,以此來深入瞭解新加坡民眾分別在身體健康、財務、心理健康、精神狀態、社交狀態這5方面的健康幸福狀況。

  6. 2024年2月1日 · 成功沒有奇蹟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 策劃、撰文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2 月 1 日. 1024. 0. 面對疫情、法規制度變革、高利率、業務員市場競爭更為劇烈的環境, 仍有一群人堅定信念、堅持不懈, 持續為客戶、為行業、為社會貢獻己力,穩定維持高績效表現, 他們是「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 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10個相似的特質—— 1. 相信保險. 2. 熱愛保險. 3. 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4. 保持終身學習的習慣. 5. 設定明確的目標. 6. 良好的職業道德. 7. 自律. 8. 意志堅強. 9. 無私分享. 10. 熱心社會公益. 透過6位終身會員的分享,更印證了「成功沒有奇蹟」,

  7. 2020年10月1日 · 2020 年 10 月 1 日. 1280. 0.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有自身的意識。 當夥伴在仿效績優業務人員時,只模仿表皮不過是囫圇吞棗,要透過用心思考的學習,才能真正成長與進步。 國泰人壽立祥通訊處處經理張奇仁認為,人都是想要進步的動物,一個嬰孩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無非就是希望自己能跟別人一樣,這是一種想自我提升的天性,而非想要與人比較。 而模仿便是學習的初始,也是最基本的動作,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模式,進行參照及比照,藉由複製的方式試行之,端看自身能否從中得到一些最基礎的技能或是技巧,讓自己可以跟模仿對象站在同一個水平上。 模仿與學習的最大區別,是前者不帶有主觀想法,後者則帶自身的意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