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0月21日 · 今年行政長官李家超首份施政報告,便為一眾流動網絡商帶來好消息,便是政府計劃修例,要求所有新建樓宇預留位置,以安裝流動網絡設備。 雖然僅限新建樓宇,也不知新法例何時實行,但新政對香港成為智慧城市鋪下堅實的基礎。

  2. 2020年11月9日 · 據台灣傳媒報道,台灣一位七旬翁吳伯因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決定預早立好遺囑,將名下近1億元新台幣(約2,700萬港元)財產分配給3名子女。 兩子得知自己可承繼大部分遺產後,先後「變臉」將父親趕出家門,吳伯後來幸獲幼女照顧才能安享晚年。 臨終前吳伯靠一招終擊反擊,令兩名「不孝子」自食惡果。 【網民繼承祖父2,700萬元蘋果股票 問︰應不應該賣? : 按此 】 兩名「不孝子」先後「認錢不認人」 據 《三立新聞網》 報道,台灣地政士全聯會副執行長蕭琪琳分享一宗案例,指曾有一名70多歲的吳伯,妻子早逝,獨力撫養2子1女,一直按照傳統觀念與長子同住,次子與幼女則早已成家立室而遷出。

  3. 2023年12月30日 · Perkins在華爾街底層掙扎時,他的朋友卻依然辭職借貸環遊世界——這成了朋友一生的財富。 而當Perkins數年後想要效仿時,卻發現太多現實因素使得他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健康、時間、金錢是獲得人生幸福感的三大要素。 步入暮年,即便金錢數字依然在增長,但健康與時間不再,即便是有錢,某些體驗卻再也買不到了。 多少富豪在暮年一擲千金只為了晚幾天拔管——但這樣真的值得嗎? 未清零的財產,都是你浪費的生命活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一定要清零財產,才算是好好享受到人生?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時間換取金錢,但Perkins則更加直接,他表示,工作就是在用生命活力交換金錢。

  4. 2021年12月3日 · 吳沚默近來經常在電視劇中亮相,除了參與幕前演出外,她更身兼編劇、作家多職。 積極發展多方面的工作外,她更近年開始學習投資。 初踏投資市場遇牛市,她直言「當時基本上買甚麼都贏,更會認為自己是『女股神』,原來

  5. 2019年4月22日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曾撰文指,傳統企業推廣方案是從企業內部資源和產品出發,在B2B年代,新企業模型將改以消費者和客戶為中心。 因應市場變化,推廣重心應由Product轉移至Solutions(解決方案)、由Place改為Access(途徑)、由Price變為Value(價值)、以及由Promotion轉為Education(教育)。 即是營銷推廣的遊戲規則已由4P變成「SAVE」。 以顧客為起點來重新設計業務,提供度身訂造的產品、服務、計劃或信息,已經是現今廣告趨勢。 無論中國的微信及微博,或是Facebook旗下WhatsApp、Instagram及Messenger,都成推廣的必爭之地。 【原文︰ 現代營銷趨勢 由4P變SAVE 】(收費文章)

  6. 2023年3月24日 · 據CNBC報道,2050 Wealth Partners 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席首席執行官、紐約註冊理財規劃師Lazetta Rainey Braxton表示,此次重要的銀行業危機帶來一個教訓:「第一道防線應該始終是現金。 準備充足現金儲蓄. Braxton續説道,對於未來可能因失業或其他金融緊急情況,而面臨現金緊張的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寶貴的教訓,不應該被迫去市場尋找流動性。 她還説道,大家如果需要資金時,最好先提取儲蓄,然後再出售投資賬戶内的資產。 雖然經常提到每個人都應該有3個月至6個月的應急儲蓄,但最好將自己的現金儲蓄保持在6個月,以應對未來失業等風險,讓自己有足夠的現金緩衝。 如何做好現金儲蓄? 1.建立「未雨綢繆賬戶」

  7. 2019年5月24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19/05/24 18:50. 最後更新: 2019/05/24 19:05. 分享: 「求學不是求分數」,呢個話題連政府都拍過宣傳片去講解。 時代唔同了,最新話題係「讀書無用」論。 有留意開年青人嘅論壇,大概知積臣今次想講咩。 事緣係有兩位年輕Youtuber「慕容MoYung」同「Yaki Wong」曾拍片表示喺香港讀完書,出嚟工作都唔一定搵到大錢,更表示學歷已無用。 之後有另一位年紀大少少嘅Youtuber「Bob's Your Uncle」就反駁佢哋兩個誤導𠵱家嘅青年人,曲解讀書意思。 積臣補充少少,佢哋講緊嘅讀書係指緊學校教育(Schooling Education),即係透過教育機構有目標、有指引性的課程,提供知識及技能培訓,最後得到相關學歷證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