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唐滌生大部分的劇本已被燒去。 [11] 作品 [ 編輯] 從1938年第一部粵劇作品江城解語花至1959年去世的20年間共寫了446個劇本也就是說他平均一年寫20多個劇本。 [12] 事實上他在全盛時期,每年都寫30-40個劇本,其中1943年寫了43齣,1944年更多至58齣,是他寫作生涯中創作最多的年份。 此外他在1950年至1955年期間寫了170個劇本(單是1950年就作了48個),是他創作生涯的另一個高峰。 「畫欄風擺竹橫斜,如此人間清月夜。

  2. 2020年1月16日 · 粵劇編劇家唐滌生一生創作 400 多齣粵劇作品,《洛神》、《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等經典劇目皆出自唐滌生之手更與任白等粵劇名家合作無間打造了香港粵劇的獨特風格為粵劇發展打下穩固基礎堪稱傳奇。 可惜,他以 42 歲之齡英年早逝,那天剛好是《再世紅梅記》的首演。 唐滌生在藝術傳統裡勇於創新,衣著造型上,他其實也是個時髦的人,養眼度不遜於台上的小生花旦。 秉承有圖有真相的規矩,我們特意搜來不同造型的唐滌生生活照片。 唐滌生時裝展覽,有請! 西裝又得,中國服裝亦得,得咗! (圖片來源:楊智深《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

  3. 出版社: 匯智出版. 出版日期: 11/2015. 國際書號: 9789881397027. 加入閱讀紀錄. 借閱實體書. 內容簡介. 對於唐滌生先生的劇本文學藝術探究歷來已有不少研究者下了功夫寫過論文但是他們用作研究的文字底本都非最原創的面貌本書收錄的兩個劇本——《帝女花牡丹亭驚夢》,均是根據仙鳳鳴劇團開山泥印本盡力重現唐滌生先生作品的原貌中並把葉紹德先生對唐劇的簡介導賞文字配合刊出,正好為後人作一導航,宛似一葉輕舟,泛入唐滌生先生心湖,飽覽他筆下風光。 關鍵字詞: 唐滌生 | 戲曲 | 粵劇 | 帝女花 | 牡丹亭驚夢. 對於唐滌生先生的劇本文學藝術探究,歷來已有不少研究者下了功夫,寫過論文,但是他們用作研究的文字底本都非最原創的面貌。

  4.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唐家湾),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5. 唐滌生.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黑龍江 [1] . 出生日期. 1917年6月18日. 逝世日期. 1959年9月15日. 畢業院校. 中山紀念中學. 代表作品. 《牡丹亭驚夢》《 蝶影紅梨記 》《 帝女花 》 職 業. 香港 著名粵劇 劇作家. 主要成就. 第九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金針獎 [3] . 別 名.

  6. 粤劇界一代編劇大師唐滌生先生,一生編寫了四百多齣粤劇,他筆下的劇本,劇情緊湊人物角色鮮明故事感人,劇作流傳至今仍歷久不衰,成為粤劇文化的重要遺產藝俱全的一代粤劇紅伶任劍輝女士,縱橫藝壇四十多載,參演劇目多不勝數,尤其所扮演的多情才子和書生角色,甚得女性觀眾愛戴,因而有戲迷情人的稱譽。 任氏和唐氏在粤劇舞台一前一後的貢獻,令梨園藝術大放異彩。 2009年適逢是唐滌生先生逝世 50周年及任劍輝女士逝世 20周年,博物館特別籌辦展覽,與市民一同回顧兩位梨園瑰寶在粤劇及戲曲電影等方面的成就及貢獻,亦藉此向兩位粤劇藝術家表達懷念並致以崇高敬意。

  7. 唐滌生一生創作超過了420個劇目,「在這400多部唐劇里竟有71個共84次改編成電影劇本其中25個由其親自執筆8個由其親自導演並參與了4部電影的演出1943年至1944年是唐滌生產量的第一個高潮陳教授說,「其平均約每星期完成一個劇本。 其后由1945年至1949年,他大概每兩周完成一個戲,速度仍是驚人的。 」而1952年至1955年,是唐劇「質」的逐步提升。 但陳教授指出,「到了1955年至1959年,唐滌生的劇作數量逐漸下降;1957年只推出7部戲」,「不過當中卻有多個成為名劇,包括《帝女花》、《紫釵記》等。 1958年吳麗君的13個唐劇中,就有6個均屬唐滌生力作。 」到了1959年,則是他創作最少的一年,「與他身體欠佳有關系。

  8. 其他人也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