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牡丹亭驚夢》、《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和《再世紅梅記

      • 唐滌生為粵劇界一個重要的編劇家,他將粵劇與古典戲曲接軌,大大豐富了粵劇的文學元素。 他所改編的粵劇作品包括《牡丹亭驚夢》、《帝女花》、《紫釵記》、《蝶影紅梨記》和《再世紅梅記》等,皆成傳頌之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唐滌生. 香港繁體. 工具. 唐滌生 (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 唐康年 , 香港 粵劇 劇作家,籍貫是 廣東 香山 (今 珠海市 唐家灣 ),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生平 [ 編輯] 據唐氏遺孀 鄭孟霞 說,唐滌生於1917年6月18日出生於今東北黑龍江省;但據學者推斷,唐滌生大概是在上海出生,直至1935年才回到廣東中山上學。 [2] 他年少時在 中山縣 翠亨村紀念中學唸書,他曾被選為學生會主席,主持學生運動、推動反對專制治校的「護校運動」和號召學生及鄉民支持抗日。 1937年初,他到上海,先後入讀 白鶴美術專科學校 及 滬江大學 (該校人員董事會之後南遷至香港,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部份)。

  3.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原名唐康年,香港 粵劇劇作家,籍貫是廣東 香山(今珠海市 唐家湾),在吉林省寧安縣出生。 他能糅合 文學 與 電影 藝術,為粵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劇目
    首演日期
    劇團
    主演
    1946年3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區楚翹 、 ...
    四千金
    1946年4月
    前進
    羅品超、 衛少芳 、 區楚翹 、 ...
    戰場風月
    1946年5月
    前進
    羅品超 、 衛少芳 、 關海山 、 ...
    1946年7月
    雙雄
    陳錦棠 、 新馬師曾 、 李海泉 、 ...
  4. 唐滌生(1917年6月18日-1959年9月15日),中山縣唐家灣鎮人(今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鎮)。 出身於海員家庭,生於黑龍江省。 民國24年(1935)返鄉入讀私立總理紀念學校(今中山紀念中學),適逢“一二九”運動爆發,唐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被推選為罷課與護校 ...

  5. 2016年9月12日 · 唐滌生,香港粵劇一代傳奇,其一生創作粵劇作品數以百計。 作為香港著名粵劇編劇家,其在中國文學、戲曲及香港粵劇界絕對為一個异數,多少膾炙人口的名劇如《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牡丹驚夢》等至今仍上演不輟,口碑載道。

  6. 2017年8月7日 · 牡丹亭驚夢》是唐滌生改編自古典劇目的作品之一。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唐滌生在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寫下了四百四十八個粵劇作品,而「唐劇」自面世以來,經歷超過半個世紀,在紀念唐氏誕辰一百周年的今天,仍然歷演不衰、回響不絕,當中《帝女花》、《紫釵記》不少名句、名曲觸動無數心靈,既為香港粵劇創造了「唐滌生現象」,也把「唐劇」打造成令港人足以自豪的文化品牌。 而唐氏的踏足粵劇圈、開展創作生涯、實踐粵劇改革,以至「唐劇」在近年的不斷重演和成為研究對象,亦恰恰見證了近世粵劇的興衰和啟示了香港粵劇的未來。 關於唐滌生早年的資料不多。

  7. 根據鄭孟霞在《唐滌生的藝術》節目中透露的資料,唐滌生喜歡畫油畫、攝影和釣魚,亦很著重衣著。 還有,寫劇曲時較著重女角。 另外,唐滌生寫完《再世紅梅記》後,曾說「以後不再寫劇本」,怎知一語成讖。

  8. 2020年1月16日 · 粵劇編劇家唐滌生一生創作 400 多齣粵劇作品,《洛神》、《帝女花》、《紫釵記》、《再世紅梅記經典劇目皆出自唐滌生之手,更與「任白」等粵劇名家合作無間,打造了香港粵劇的獨特風格,為粵劇發展打下穩固基礎,堪稱傳奇。 可惜,他以 42 歲之齡英年早逝,那天剛好是《再世紅梅記》的首演。 唐滌生在藝術傳統裡勇於創新,衣著造型上,他其實也是個時髦的人,養眼度不遜於台上的小生花旦。 秉承有圖有真相的規矩,我們特意搜來不同造型的唐滌生生活照片。 唐滌生時裝展覽,有請! 西裝又得,中國服裝亦得,得咗! (圖片來源:楊智深《唐滌生的文字世界.仙鳳鳴卷》)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