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日 · 5378. 私校教職員人數僅有5萬多人聲量向來不高。 目前老年經濟來源有來自私校儲金的舊制年資與新制年資合計的第二層儲金,還有來自公教人員保險的第一層公保養老年金(或一次金),合計1個月領取的退休金額平均估計約2萬6,000元。 在少子化的影響,就學人數逐年遞減,私校經營愈發嚴峻的狀況下,是否私校教職員退休時可以領取全數退休金存有隱憂,此種可能暴露於老年經濟不安全的狀況,值得政府更多關注。 放諸臺灣各職域退休制度,引發最少爭議的應該就屬私校教職員退休制度,原因有二:一是參加人數最少,二為改革過程參加人員關注度不高,改革過程相對沒有對峙的聲音。

  2. 2024年2月1日 · 保單件數繼續率:通常用於考核保險從業人員簽成的保單的品質,以及評估保險行銷團隊永續發展的能力。. 保額繼續率:通常用來評估壽險公司的危險保額變動狀況及清償能力狀況,是一項反映公司經營能力的指標。. 根據期繳的特徵不同,繼續率還可以進一步 ...

  3. 2020年10月1日 ·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薛承泰表示,雖然大家都知道鼓勵生育有助於減緩高齡化的速度,但由於國人的結婚年齡近年來有持續後延的趨勢,生育時間也跟著被壓縮;另一方面,當前結婚緊縮、離婚率上揚的狀況,更顯得生育情況和人口結構的嚴峻,要解決少子化的危機,若單僅是從增加育兒津貼、鼓勵國人生育著手,效益恐無法有效彰顯。 在臺灣這一代的家庭裡,父母親往往給予孩子健全且完善的教育及生活,孩子並不曉得父母年輕時的打拚及辛苦,長大後當自己要面對生活上的一切及大環境的現實時,才突然發現生活的不容易,且更無法負擔育兒所需。 因此,若能從家庭教育及觀念上改變,讓下一代的孩子提早瞭解現實環境、父母是如何承擔照顧一個家的責任,方能在長大後面對生育、養兒時更具心理準備及信心。

  4. 2019年9月1日 · 「國民年金」是二 八年十月一日開辦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納保對象是年滿25歲、未滿65歲,在國內有戶籍,且沒有參加勞保、農保、公教保、軍保的國民。 國民年金提供「老年年金」、「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3大年金給付保障,及「生育給付」、「喪葬給付」二種一次性給付保障,也是屬於確定給付制度。 國民年金給付金額按A與B的計算結果取其大值,A式=(月投保金額×保險年資×0.65%)+3,628元:B式=月投保金額×保險年資×1.3%。 參加國民年金者基本上沒有第二層的職業退休金。 農民保險是人數第三多的社會保險,參加人員約有111萬人(二 一九年五月)。 《農民健康保險條例》保險內容事實上未有老年給付項目,僅有生育給付、身心障礙給付及喪葬給付3種。

  5. 2023年6月1日 · 本次《Advisers財務顧問》邀請到YouTube 14萬訂閱頻道主、上勤理財規劃顧問資深顧問陳立侖,為讀者分享其個人3年來成功經營自媒體的經驗,以及箇中關鍵作法和應掌握的要點。 陳立侖在金融保險業已有超過10年的資歷,他3年多前還在傳統壽險公司服務時,由於業績面臨瓶頸,便在心中埋下了一顆轉型成為「財務顧問師」的種子。 他當時覺得,客戶的拒絕和不信任是源自於自己對專業的瞭解不足,同時他也發現,雖然團隊每一週都有相當豐富的訓練與課程,但是每當將這些內容拿來做為與客戶間的談資時,常會被客戶覺得「你就是要來賣保險的」。 因此,他改變了展業模式,將吸收到的市場資訊及理財知識編排成一部部的影片,上傳到社群媒體上。 除了能發送給客戶、準客戶作為分享外,也能夠當作學習歷程的記錄與軌跡。

  6. 2021年4月1日 · 逢甲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陳彥志教授認為退休規劃可以細分為3個步驟,首先是分析退休需求,再來則是瞭解退休準備的狀況,最後才是進行退休規劃。 3大步驟,制定完善退休規劃. 分析退休需求是進行退休規劃的第1步,也就是首先要釐清自己退休後想要過怎麼樣的生活。 以最近臺北市長照中心的新聞為例,北投奇岩長青樂活大樓正式啟用,失智長者的照護費用1個月要價5萬5,000元,引起一番熱議。 先不論價格是否合理,陳彥志表示臺灣現有的銀髮養老住宅1個月所需費用約6萬至10萬元左右,倘若民眾去參觀過,就會對未來有些想像與選擇,像是住單人房或是多人房、對設備及環境品質的要求,甚至是聘請居家看護等,從需求回推費用,民眾對老後所需的金額就會有比較準確的概念。

  7. 2023年4月1日 · 20多歲的年輕人初出茅廬,正是對未來的生活抱持期待的時候,自然無暇他顧;到了30歲上下,雖然累積了一些社會經驗,卻又被薪資凍漲、物價通膨等現況所苦,只能著眼於眼前的小確幸,卻看不到更長遠的隱憂與需求;即使已踏上追逐夢想的路,卻又往往因為夢想的光芒太過耀眼,反而一葉障目,看不見風險所在。 身為保險業務員,讓客戶瞭解風險所在並做好規劃,不但是使命,也是收入來源,於公於都是義不容辭。 然而現在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趨勢,和10年前已大不相同,如果還用以前的方法,即使保險的道理與價值不變,卻可能打不到年輕客戶的痛點。 本期《Advisers財務顧問》隨每月特輯推出《觸得到的未來》手冊,點出時下年輕世代所要面對的7大趨勢,從他們看得到的趨勢到可能尚未考慮過的趨勢,一步一步將保障的價值送進心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