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這一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因提出基礎粒子間的弱核力沒有鏡像對稱特性,即「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了最早獲得這至高榮譽的華人。

  2. 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因發現「宇稱不守恆定律」而同獲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 雖然在今天的社會裡,很多人都覺得從事理論研究工作沒有前途,但李政道反覺得在做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大部份時間得不到成果其實是很正常的。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就是這個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讓費瑞.慕拉德成為了199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 名言雋語 要讓科學對年輕人產生吸引力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金錢,更重要的是給他們鼓勵,及培養他們的熱情和領導力。

  5. 2009年,高錕獲得了人生的一個最高榮譽。他,在發明光纖通訊後43年,獲頒遲來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揚他「在纖維中傳送光以達成光學通訊的開拓成就」(“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6. 托馬斯在骨髓移植和白血病等治療上的貢獻毋庸置疑,他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更是實至名歸。 然而,謙卑的他卻從沒以此自傲和居功。 他心之所繫的,並非別人的讚賞或不菲的獎金,乃是每一個病人的生命!

  7. 他已經發表了約600篇科學論文,獲得了20項專利,及獲得多項美國和國際獎項及榮譽稱號,如1999年獲得的美國化學會材料化學獎,和2000年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榮獲的諾貝爾化學獎,研究成果卓越!

  8. 這一根小小的光纖,更讓他於數十年後的諾貝爾獎舞台上,綻放閃爍光輝! 除了發明光纖外,高錕還開發了實現光纖通訊所需的輔助性子系統。 他在單模纖維的構造、纖維的強度和耐久性、纖維連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擴散均衡特性等多個領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