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1日 · 本報訊市區重建局去年5月公布展開重建衙前圍道賈炳達道發展計劃KC-017),但有不少業主對計劃的收購賠償不滿意。 他們昨到立法會約見議員申訴,希望「樓換樓」計劃提供更多選項;自住和出租物業的賠償價格「睇齊」;以及收購後要有一年交吉期等。 有業主認為出租物業無「7年樓齡賠償」屬「欺騙業主」,擔心作為殘疾人士若無居所,將難以供養年逾90歲的母親。 有議員則稱,業主訴求合理,將會向市建局跟進。 會上多名業主關心「樓換樓」問題,有業主認為即便他們有「煥然壹居」或「煥然懿居」的優先抽籤權,但仍不代表會確實獲得購買權,而且該兩個項目樓價太貴,大部分業主靠賠償金額亦難以負擔,希望市建局提供更多「樓換樓」選項。 自住出租物業賠償差距大.

  2. 2010年9月26日 · 據了解市區重建局擬因應市民訴求提高住宅非自住長者業主及不合上樓資格租戶賠償額其中非自住長者業主的出租單位所獲自置居所津貼將由目前的五成增至約七成半而不合上樓資格的租戶亦可獲相等於現住單位一至兩年租金的津貼估計市建局每年因此額外支出數百萬元但可大大減低重建計劃阻力。 不過,關注基層權益組織「社區組織協會」批評市建局仍斤斤計較,未能做到盡善盡美。 市建局過去對非自住物業的賠償額較低,令不少單靠舊樓收租過活的長者受害。 (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將公布市區重建策略檢討結果,當中包括落實樓換樓、調高住宅非自住長者業主及被業主迫遷租客的補償等,市建局董事會未來半個月將討論計劃細節,再交政府公布。 數額太少易惹爭議.

  3. 2023年7月25日 · 他指市建局現時約有500億元資產以手頭資產未必可以支付所有賠償雖然可以借錢融資但估計市建局未必希望有十分多的負債再加上房屋署每年會預留一定數量單位予市建局作重建項目的安置之用然而十三街涉及的人口眾多難以一次過安置大量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4年5月31日 · 市建局慳皮擬改賠償制 - 東方日報. 建築成本飆升令重建項目的成本風險大增市區重建局正全面檢討現行七年樓齡賠償機制擬引入改良版的業主參與計劃賠償方式是業主先獲相當於物業市值再加一定百分比的現金賠償再有相當於三至五年租金的補償若日後物業發展項目有賺業主可獲分紅但需承諾會於短期內遷出讓重建計劃能盡快開展。 市建局董事會消息人士強調賠償機制有急切需要檢討,否則該局未來只能「睇餸食飯」,限制每年重建項目數量,影響市區更新步伐。 尖沙咀河內道的名鑄為重建項目,當年曾推出業主參與計劃,但最終告吹。 目前全港五十年樓齡以上舊樓升至逾五千五百幢,當中有明顯失修的大廈達二千八百幢,極待重建。

  6. 2021年3月3日 · 本報訊市建局早前展開土瓜灣靠背壟道/浙江街發展項目有受影響的居民組成關注組並反對有關收購方案質疑該局提出的現金賠償買唔返同區面積相若的單位樓換樓安排亦令居民利益受損促當局採用原址原大方案即於日後原址重建地盤

  7. 2023年5月30日 · 市區重建局財政的穩健情況一直備受公眾關注包括市建局收購舊樓重建時一直以同區7年樓齡作為參考呎價然而機制由2001年起採用至今已長達22年有多就算近年多次有聲音提出需尋求替代方案仍不果就連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日前亦坦言有關機制產生很多問題包括公眾質疑使用大量資源幫助有物業的業主換樓。 有學者及議員亦認為是適當時候檢討,惟仍需諮詢公眾意向。

  8. 2023年8月13日 · 當局終於肯積極回應社區重建絕對是好事但收集業權之所以困難其中一大原因是業主認為賠償所得比起重建後的天價豪宅收益差距實在太大另外就是部分業主為長者要他們搬離原區重新適應實在是強人所難要是這兩大問題不解決即使降低強拍門檻效果也是事倍功半明乎此當局應對市區重建應更人性化和靈活變通過去曾有例子重建後將部分住宅單位優先用於安置原有業主實行以樓換樓誠然是解決辦法之一。 總而言之,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香港要進步,市區重建便不能停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