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撰文:洪芷菁. 出版: 2024-04-15 11:44 更新:2024-04-15 13:37. 9. 本港人口持續高齡化政府資助的安老院需求殷切如長者急需入住安老院便要考慮私營機構。. 消委會繼2015年後今日15日再就私營安老院服務及收費調查涉及46間院舍結果發現其收費 ...

    • 遠高於標準的人均面積 減壓逼感
    • 加入樂齡科技提升服務質素
    • 與社會保持聯繫 將生活融入院舍

    位於彌敦道平安大樓的「耆樂新天地」,是曉光集團新開設的私營院舍。作為全港最早提供私營護老服務的機構之一,曉光集團本著「善待老人,積福積德」的宗旨,為勞碌半生的長者,在人生下半場提供合適的居所,於是在現有的安老設施上,加入大量樂齡科技,除了可以加強院友安全,更可提高院舍員工的效率與準確度。 「耆樂新天地」面積約16,000平方呎,合共設有151個床位,人均面積比社署《院舍實務守則》所要求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6.5平方米,高出近六成二,空間感十足。 甫踏進院舍就會發覺這裡與傳統院舍固有格局不同,大量光亮的公共空間,可以提供足夠的自由活動空間予院友,中庭更設有巨型投射式屏幕,院舍會不定時透過屏幕跟院友玩各類遊戲,甚至是任天堂遊戲都會讓院友參與;院舍亦會放置麻雀枱供院友耍樂。 院舍主要設有兩種房型,單...

    一般院舍職員工作繁重,除了照顧院友的起居飲食外,亦要隨時監察他們的身體狀況。由於每位院友的狀況及需求不同,職員面對眾多的院友,有時難免未能即時就個別院友作出相應護理。 曉光集團執行董事謝偉年表示:「我們特意在耆樂新天地加入樂齡科技,協助日常運作。為減低出錯及加快職員對院友的了解及作出相應跟進,院方在每個床位上均裝設智能顯示屏。顯示屏除顯示院友的基本資料,如姓名及房號外,亦會顯示院友的活動能力、用餐類型、用藥時間,以至一些特別需要留意的事項,方便職員提供護理服務時能更精準更快捷。同時,資料會直接傳送至系統保存,方便職員作出適時跟進、提醒院友按時服藥,大大提高護老院的管理效率,令人手安排更有彈性,讓院友獲得更貼心的照顧。」

    針對部分長者或會不適應住在院舍,或會想自由出入院舍,為確保他們安全,院內設有智能防遊走系統,避免走失。「智能系統以臉容識別身分,更可以同時兼具量度體溫的功能。一旦發現院友試圖打開大門或有危險,系統會即時發出警報,方便職員監察院友所在位置及狀況,有效改善整個護理流程及提供更優質的護理服務。」未來院舍亦會加裝離床警報裝置,專門提供某些有特定需要的院友使用。 耆樂新天地捨棄舊式的壁報板,改以電子資訊曆顯示院內資訊,讓院友可了解到每日餐單、每日活動資訊以及作息時間等資訊,亦會顯示每天的時事新聞,讓院友們能無時無刻地接收外在資訊,減低因長時間入住院舍而出現與外面社會脫節的情況;針對部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院友,他們或會受病情影響而容易對時間、人物和地點等資訊出現混淆,電子資訊曆亦會以現實導向方式向他們展示...

  2. 2020年1月9日 · + 5. 根據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資料本港每10名70歲或以上長者便有一名確診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安老院舍松齡樂軒於3星期前正式申請入住認知障礙安老院舍位於石硤尾提供102張床位97間房當中逾七成為單人房其餘有雙人房三人房四人房每月費用為19,000元至43,000元照顧人手比例較為甲一級人手規定多一倍。 申請資格方面,年滿65歲或以上長者可申請入住,而未滿65歲人士則需先經過院舍評估。 院舍有模擬社區空間、文化藝術空間及長者活力空間,設有電影院、書法室、玩具圖書館、理髪室 、物理治療室等;而模擬社區空間,則模擬60年代社區設施,包括懷舊餐廳 、懷舊街、 巴士站 、士多店、運動公園、 室內花園。 松齡樂軒副院長方廷鋒期望,藉以此提升長者對院舍的安全感及歸屬感。

  3. 2021年7月27日 · 社區專題. 入住安老院好恐怖似等死90後護士反思應提供有溫度照顧模式. 撰文:曾鳳婷. 出版: 2021-07-27 19:15 更新:2021-09-20 15:59. 103. 一般人對安老院舍的印象普遍是了無生氣長者失去原有的生活質素一名曾在傳統安老院工作的90後護士葉裕童阿Bu慨嘆,「唔應該係咁」,她入行的第一天便被其刻板的工作環境及流程衝擊令她反思為何現時的安老院舍一定要如此一式一樣毫不人性化。 現時在新型安老院舍工作的她,其照顧模式更貼近自身的理想,她希望日後能把有溫度的照顧模式,帶進更多安老院內,為院舍建立一個新的形象。 90後的葉裕童6年前成為一名註冊護士,投身安老行業。 「我份人鍾意照顧人,唔怕麻煩,又多事,安老院舍工作充滿挑戰,覺得好適合我」。

  4. 2020年4月5日 · 位於元朗的松齡雅苑佔地達到33,000平方呎空間感非常充足普通安老院無法比擬以當中68張床位計算人均面積達到500呎給予長者大量活動空間之餘亦可以減少磨擦輕鬆生活松齡雅苑希望成為與別不同的優質護老院著意營造一個既擁有舒適生活環境同時亦貫注社區概念的地方當中採用單元式設計每個單元內設有獨立單人房或雙人房而客廳飯廳和沐浴間都是共享。 每個單元,就 以三至六位長者為一個「小社區」。 這樣的做法,既保證了長者擁有充足的個人空間,但在離開房間以後,亦可以建立鄰里關係,大家擁有可以聊天、活動的對象,培養出情誼,令精神生活一樣富足。 松齡雅苑採用單元式設計,長者之間建立小社區,培養新鄰里關係。 松齡雅苑設施多元化,為長者提供大量活動空間,以讓他們享受自主生活 。

  5. 2024年2月20日 · 案件震撼全城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最先注意到被照顧者所患的疾病——早發性腦退化症在追求成本效益的香港失去表達能力和生產能力的腦退化患者被認定沒有價值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和普通長者一樣必須等到60歲才能輪候入住安老院舍崔志文認為腦退化患者有他們的世界觀有自己理解事物的機制。 他常常思考:「對方希望自己怎麼和他聊天? 對於自己患病的接受程度和心情如何? 」(陳嘉元攝) 「不是針對你,是真的生病了」 「他可能無緣無故罵人、講髒話或動手,但實際是因為他表達不出來他想要做的事情,例如上廁所。 」腦退化症護理專家崔志文指出,這些現象常被家人誤解,但對於早發性腦退化患者來說十分常見, 即是65歲之前出現腦退化症狀,甚至可早在35歲時發病。

  6. 2017年6月18日 · 社會新聞. 【老齡社會近97%長者拒入安老院 香港人可否老得安心? / 載入完畢 0% 撰文:關卓凌 李耀宗. 出版: 2017-06-18 19:15 更新:2018-02-08 13:43. 84歲獨居婆婆陳少珍能夠笑着迎接晚年,與她得到社會支援息息相關。 約半年前,她仍可以自行到街上買菜煮飯,行動自如,但自去年11月在家中暈倒送院後,活動能力大減,無法再照顧自己。 她和大部分長者一樣,抗拒進老人院,長女葉小姐說:「她一聽到老人院,一定以為我們不理她了。 香港逐步踏入老齡化社會,如何令長者頤養天年、活得有尊嚴,或可從陳婆婆身上找到啟示。 陳婆婆左耳完全失聰,右耳餘八成聽力,加上行動不便,不敢獨自出門。 她每天要吃九種藥,治療心律不正、血壓高、尿酸過高等疾病,也要吃特別餐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