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1日 · 臺灣二 一九年免稅門檻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從17萬1,000元調整為17萬5,000元,於二 二 年五月申報綜合所得稅時適用。. 雖然政府提高免稅額自是福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持續上揚的物價連帶就會造成生活費用的上升。. 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onsumer ...

  2. 2022年6月1日 · 財政部於2007年建立了保險給付通報系統,針對保險公司在2006年起簽訂的人壽保險與年金保險契約,在被保險人與要保人非同一人時,若有給付,不分金額大小,全部要通報給國稅局。 投資型保單的部分,保險公司每年也會給要保人相關的所得資料以供申報綜合所得稅。 之後財政部也建立了保險受益人總歸戶系統,關於保險公司通報給國稅局的資料整理如下: 金融機構部分,目前已依稅捐稽徵法規定,要求電子支付機構定期提供「高頻存入且達一定金額」者的個人帳戶明細資料。 即個人金融帳戶一整年存入金額累計達240萬元且全年期間有任3個月存入筆數達200筆,銀行得在每年3月底前提供前一年度該帳戶存(匯)入明細資料給財政部資料中心。

  3. 2017年12月1日 · 臺灣近年來公共建設與民間投資動能不足,政府希望龐大的23兆元保險資金能多投入公共建設,除刺激有效需求外,還能紓解政府財政壓力。 若以投資限額不超過10%來計算,資金也已達到2兆3,000億元,甚至超過政府一年的總預算,如果保險業資金真的能挹注 ...

  4. 2018年12月1日 · 新個稅法首次引入綜合徵稅,將原先分別計稅的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進行綜合徵稅,至於其他所得(如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仍採分別計稅。 減除費用從每月人民幣3,500元提高至5,000元,意味著所有工資階級都能享有減稅優惠,以前不用繳個人稅的工薪族,未來依然不用繳交,以前須繳交少量個稅的,則可能不用再繳;然而,過去分開計稅的項目將合併計算,對於領有多重收入的臺籍在陸員工,可能因此落入較高稅率級距,使整體稅負增加。 稅率級距調整,減輕民眾個稅負擔. 新法減稅,擴大3%、10%、20%等3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而30%、35%、45%等3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6期.

  5. 2018年6月1日 · 二 一七年臺灣政府編列12億7,000萬元預算於免疫治療上,二 一八年追加至25億元,但是對比大部分獲得健保補助的標靶藥物相比,免疫藥物是否會納入健保,誰是優先適用對象,這點政府還在討論中。

  6. 2021年12月1日 · 另一方面,平臺上所銷售的險種主打方便性及價格優惠,特別是定期險的部分與一般市場上的價格有顯著的差距,使得這個平臺的後續發展相當令人關注。

  7. 2018年6月1日 · 事實上除了臺灣以外,以美國為例,由於沒有健保,手術費用都需要民眾負擔,腹腔鏡與達文西手術的價格差距並不如臺灣那麼大,因此在價差較小而效果更好的情況下,選擇達文西手術的比例就高了許多。

  8. 2019年7月1日 · 其實傳承規劃的需求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客戶若是沒有做好傳承規劃,他們的遺產必須根據政府規定、按當地法律規範進行分配;若是沒有清楚明白的指示、繼承人選、應繼承財產,後果就是家庭紛爭與不斷面對公堂訴訟。

  9. 2023年9月1日 · 因為有政府補助,只要半價就可以參加體驗活動,曾聿心將這個訊息告知眾多客戶朋友,邀請他們攜家帶眷體驗農村生活,這樣一來不只舉辦的客戶得到人次績效,得到消息前來參加的客戶們也得到了優惠的價格及親子活動。

  10. 2018年5月1日 · 公司支付各項費用除了需取得合於稅法規定的憑證外,稅法針對某些費用及損失項目,有認列金額的上限,如超過稅法規定的限額,於申報所得稅時就必須將超出的部分調整剔除,因此造成課稅所得額變高,繳的稅也就變多。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1.國內差旅膳什費: 職員每日600元(以下幣值若無另行註記,以新臺幣計)、董事長、總經理、經理、廠長以上每日700元。 ※員工出差日支膳什費超過財政部核定免稅標準則:超過免稅日支膳什費部分列屬「薪資」,免扣繳,但須申報扣繳憑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