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6日 · 照大腸鏡前有甚麼準備? 為確保醫生可以清晰看到腸道結構,受檢者需要事先「清腸」。 方法是檢查前數天只進食低渣或流質食物,檢查前一晚喝瀉水,清走大便。

  2. 2024年5月21日 · 腸鏡檢查可以分為兩種:大腸檢查(亦稱「結腸檢查」)和乙狀結腸檢查。 兩種不同的內窺鏡檢查程序,雖然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差異,例如:

  3. 2020年10月8日 · 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是一個可彎曲和操縱的檢測儀器,進入大腸並探入可能會長瘜肉的部分做採樣檢體,有必要可直接移除該大腸瘜肉。 患者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目的有三個: 1. 分析腸道症狀問題的原因. 2. 檢查有無大腸瘜肉. 3. 大腸直腸癌篩檢. 大腸鏡檢查的風險. 只要是由腸胃專科醫生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都屬安全,在很罕見的狀況下,會發生以下併發症,請患者多加注意: - 鎮靜劑的副作用,特別是心臟和呼吸問題。 - 結腸或直腸壁穿破。 - 大腸瘜肉移除或採檢過程中發生出血。 大腸鏡檢查有效嗎? 什麼時候檢查最佳? (按圖了解👇👇👇) + 10. 答案是有效,經由發現和移除大腸瘜肉,就能在大腸直腸癌早期階段,即早做正確的治療,以減低此病的死亡人數。

  4. 視乎大腸鏡檢查期間是否有切除瘜肉,政府將會就「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提供兩種資助。 如果進行「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期間有切除瘜肉,政府的資助金額為$8,500。

  5. 大腸鏡檢查(又名照腸鏡)可用於篩查或診斷。 篩查是指為沒有病徵人士進行檢查,以發現無病徵瘜肉和早期大腸癌。 國際指引普遍建議從50歲起,進行大腸癌篩查,例如大腸鏡檢查。

  6. 2022年10月12日 · 兩種常見內視鏡有何分別?. 到底什麼是照腸鏡?. 按衞生署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鏡檢查 及 乙狀結腸鏡檢查 ,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腸內壁 ...

  7. 大腸鏡檢查政府為大腸癌病患設定身體檢查,提升治癒機會和減少癌變風險. 據數據統計,近年來,結直腸癌患者人數呈現飛速增加的趨勢,發病形式持續攀升,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從發病年齡來看,結直腸癌好發在45歲-60歲以上人群,死亡率較高,大腸癌的早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