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政府照腸鏡過程 相關

    廣告
  2. 全程由專科醫生監察及進行,安全方便,亦能符合本港大部分保險公司的手術賠償要求。 提供各項專業身體檢查,包括腸鏡、膀胱鏡、胃鏡等,及早檢查為您的健康把關!健康熱線2366 0328

搜尋結果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明年滿50歲者可參加大腸癌篩查
      • 參加者由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安排進行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至計劃下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如結果呈陰性,參加者宜兩年後再接受篩查。 參加者每次診症可獲政府資助280元,包括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後由基層醫療醫生提供第二次診症。
      www.news.gov.hk/chi/2020/12/20201230/20201230_173819_599.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扣除政府資助後大腸鏡醫生可就獲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基本服務收取額外費用但金額不應多於$1,000目的是避免參加者在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時無法負擔大腸鏡檢查服務

    • 主頁

      主頁 - 資助金額及額外費用 | 大腸癌篩查計劃

  3. 2022年5月6日 · 照大腸鏡前有甚麼準備? 為確保醫生可以清晰看到腸道結構,受檢者需要事先「清腸」。 方法是檢查前數天只進食低渣或流質食物,檢查前一晚喝瀉水,清走大便。

  4. 2022年10月12日 · 按衞生署和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網站說明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 大腸鏡檢查 乙狀結腸鏡檢查兩者都屬於可以屈曲的內視鏡一般會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夠觀察到受檢人大腸內壁黏膜的情況整個過程需時約 15 分鐘至 1 小時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軟式乙狀結腸鏡 長度只有約 60 厘米檢查範圍只覆蓋至整段降結腸而大腸鏡 的 長度則達 160 厘米,可檢查整條大腸,準確程度較乙狀結腸鏡高,不過收費也會比較昂貴。 即使腸鏡檢查後未有發現任何瘜肉也不能掉以輕心,應每 5 年進行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而大腸鏡檢查就應該每 10 年進行一次。 乙狀結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 延伸閱讀. 【內窺鏡檢查】Check 到咩? 過程會痛嗎? 附收費及保險理賠參考. 膀胱鏡可以Check咩?

  5. 2024年5月21日 · 外科專科醫生劉卓靈表示照腸鏡除了及早發現大腸癌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目標是找出未長成腸癌的腺瘤瘜肉及早切除從而避免癌症的發生因此並非要去到懷疑自己患有大腸癌才照腸鏡。 是否需要照腸鏡可考慮以下因素: 50歲以上的人士. 出現便習慣改變、血便、腹脹、腹痛、體重減輕及貧血等病徵的人士. 劉醫生建議,市民若出現任何徵狀,應及早尋求醫生的意見,不應只透過網上資訊自我判斷是否須要照腸鏡。 早期檢測和診斷對於治療大腸癌非常重要,因此不要拖延就醫。 【同場加映】大腸癌12大症狀. 大腸癌徵狀. 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 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 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 大便後仍有便意. 無故體重下降. 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 手腳冰冷. 疲倦. 心跳加速. 氣喘.

  6. 2024年5月21日 · 根據本港衞生署建議50歲以上人士每5-10年進行一次大腸內窺鏡檢查。 ,目標人群是年齡介於50至75歲的香港居民編按政府推行的大腸癌篩查計劃」,資助沒有大腸癌症狀的市民每2年接受大便隱血測試如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去私院還是公院照大腸鏡

  7. 大腸鏡檢查又名照腸鏡可用於篩查或診斷篩查是指為沒有病徵人士進行檢查以發現無病徵瘜肉和早期大腸癌國際指引普遍建議從50歲起進行大腸癌篩查例如大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