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3日 · 個人的退休金大致分成政府提供企業提供以及個人儲蓄3個主要來源而雇主提供的退休金又分成先預估退休後所需金額再提撥的確定給付制」,以及每個月或每年依一定薪資比例提撥給監理機構保管的確定提撥制」,這兩種退休金的計算方式究竟哪一種

  2. 2017年10月5日 · 1. 長壽 :現代人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都活得更久(不一定活得比較健康,但肯定活得更長),平均壽命已到了80歲,有的甚至活到85歲,甚至更久。 60歲之後(退休年齡),是否有錢足以支撐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生活,還是為了生計,為了維持原有生活品質,必須繼續保持工作? 解決方案:請確保一定比例所得,用於創建保證每月的最低收入,保障不用再靠100%的收入來維持生計。 因此,即使靠著兼差或微薄的志工收入,也可以選擇用來享受生活。 2. 醫療保健費用 :我們知道人愈來愈長壽,也知道年紀愈來愈大時,無法永遠保持最佳健康。 你願意讓你的家人、朋友、還是社會為你負擔多少?

  3. 2019年10月1日 · 可選擇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該類人員二 一六年每人平均領取一次金僅130萬4,765元。. 一六年請領勞工保險老年年金給付者平均年齡61歲平均投保年資二十八年平均投保薪資3萬6,139元平均給付金額1萬6,532元。. 觀察近八年變動趨勢請領老年年金給付平均 ...

  4. 2018年4月1日 · 即社會救助制度強制社會保險制度即公共年金)、職工退休金制度即私人年金)、自願性商業保險即個人年金)、非正式的支援 (如家人支援)?及其他非財務的支援 (如公共醫療服務)。 藉此時機希望再次提醒民眾靠老本無法終老」,每個人不只是會變老且會因衰老而病針對退休後的漫長生活民眾除了倚靠政府社會保險更必須靠自己做足長遠的準備也唯獨保險能為未知的長壽風險挹注源源不絕的現金流。 例如,透過年輕時購買年金保險,選擇於退休時,或某個年齡例如:60歲或65歲開始,每年領取年金給付至終身,搭配原有的其他退休金給付如勞保年金、國民年金等,即可享有較好的退休生活品質,同時移轉長壽風險。

  5. 2022年4月1日 · 1. 提前準備: 現時,有許多屆臨退休的民眾遇到「想退不敢退」的處境。 當中最大的原因,通常就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建立好風險及投資觀念和儲蓄的習慣,所以絕對需要及早做好退休規劃。 2. 設定合適的所得替代率: 現代人花費項目和過往相比增加很多,以生活必需品中的手機為例,每隔一段時間通常就需要更換新機,且隨著科技進步,許多用品的價格都會提高。 但是很多人都沒有想過,工作可能會因為疾病、意外而中斷,這些平常開銷的經濟來源可能就會出現缺口。 而工作收入確定中斷的時間點,往往就是在退休的那一天。 因此,應在退休前確實規劃退休後平均每月可支配金額與退休前每月薪資的比例(所得替代率)。 廖柏凱建議,所得替代率至少要以80%為基準,因為其中還要考慮通膨造成數年後物價上漲,使實質購買力下降的可能性。 3.

  6. 2019年5月1日 · 余祖慰指出目前社會保險政府與企業退休金制度已針對上述風險提供基本保障但保障仍然不足仍應仰賴商業保險彌補所需目前可因應上述風險的商業保險包括年金保險終身醫療保險長期照顧保險

  7. 2019年9月1日 · 強積金是每月從有工作的香港居民薪水中扣除一定比例的工資金額,雇主也按相同金額將其存到員工的強積金帳戶中;公積金則是由雇主負責(有比較長的工作年限)。 這2種相當於社會保險的概念。 而70歲(65歲通過審查資產也可以)之後還有一種「生果金」,即為公共福利金計畫下的高齡津貼,每月約為1,385元(港幣,以下同),且不論是香港首富李嘉誠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可以享有生果金。 當民眾晚年享有生果金、強積金或公積金這2項退休金,且每月控制在基本的花費下,將可維持一定的退休生活品質。 但是若期許享有樂活退休的民眾,如希望年老時可以有多一些的娛樂生活者,以上2種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對他們而言是無法滿足的,這時張美紅就會利用商業保險規劃,補足他們的退休金缺口,最終達到他們所期望的退休生活目標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