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7日 · 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陳文建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疫苗為這兩年研發出的新型疫苗其副作用因不同廠牌個人體質而異面對這股不確定性懷抱擔憂是正常的但部分容易焦慮者若未適時排解這份不安嚴重者可能影響心理健康陳文建指出近來門診增加許多對疫苗副作用感到憂慮的患者此類患者多是在接種後對身體的小變化變得敏感或因不舒服的感覺遲遲未緩解而愈來愈擔心常見於本身是焦慮體質或是性格屬易操煩緊張者。 出現這些狀況 當心是恐慌症和憂鬱症. 不是所有對疫苗副作用感到焦慮的人都是心理問題,但如果施打完疫苗的不適遲遲未恢復,又檢查不出問題,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演變成吃不下、睡不著時,就要小心同時有身心疾患的可能。

  2. 2022年5月24日 · 由於國內正處於COVID-19廣泛社區流行期間,為降低COVID-19感染後中、重症風險,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 (ACIP) 2022年第3 次會議決議,建議下列對象接種第一次追加劑間隔5個月後,可接種第二次追加劑,並自5月16日起實施: (一)65歲以上長者. (二)長照機構住民. (三)18歲以上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且病情穩定者 (即建議接種基礎加強劑之對象),包含: 1.目前正進行或1年內曾接受免疫抑制治療之癌症患者. 2.器官移植患者/幹細胞移植患者. 3.中度/嚴重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 4.洗腎患者. 5.HIV陽性患者. 6.目前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藥物者. 7.過去6個月內接受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者. 8.其他經醫師評估因免疫不全或免疫力低下,可接種基礎加強劑者

  3. 2022年3月31日 · 美國有研究顯示1約有一成的人不願意接種Covid-19疫苗的原因就是討厭針頭懼怕打針。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定義暈針被歸類為與壓力有關的反應 (Immunization stress related responseISRR),屬於疫苗不良事件的一種2。 壓力引起複雜的身心症狀。 當身體把打針視為一個壓力事件一般來說心理緊張不安致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反應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 甚至出現過度換氣、呼吸困難或抽筋等情形。 有些暈針伴隨發生前驅症狀.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但在某些人身上,反而誘發副交感神經反應,嚴重程度者出現迷走神經昏厥,因為心跳變慢、血壓急速下降,連帶大腦血流量不足、失去意識,出現暈針的情形。

  4. 2021年7月22日 · 原來在醫學上疫苗必須打滿劑量劑次才有效加上至少要14天才能產生保護力因此在這期間病毒仍有機會找上身民眾千萬不能一打完疫苗就 ...

  5. 2022年9月20日 · 黏膜疫苗可促進全身免疫反應 新冠疫情已經延燒多時疫苗從第一劑開始施打現在有人甚至已經打到第四第五劑了有些人因為怕痛怕打針 ...

  6. 2022年9月16日 · 誰要接種? 「完整解析」看這. 列印. 18歲以上成人間隔3個月可施打.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以下簡稱食藥署)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疾病 (以下簡稱COVID-19)變異株防疫之需求於111年9月2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莫德納雙價疫苗作為18歲以上成人主動免疫之追加接種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次世代疫苗 能對抗BA.4/BA.5變異株. 食藥署表示,莫德納雙價疫苗為次世代疫苗,每劑0.5 mL含有25微克原型株mRNA及25微克Omicron BA.1變異株mRNA。

  7. 2022年9月14日 · 不只喉嚨痛! 聲音出現「10變化」恐是染BA.5 低沉、輕柔細語都中. 都沒有確診記錄 感染BA.5風險較高. 研究發現如下: 1在接種疫苗的人群中,「都沒有確診記錄的個體感染 BA.5 的風險高於具有先前新冠病毒確診後提供的混合免疫的個體2原始病毒 (武漢-Hu-1) 感染後對預防BA.5的保護力為51.6%;Alpha病毒株感染後對預防BA.5的保護力為54.8%;Delta病毒株感染後對預防BA.5的保護力為61.3%;OmicronBA.1/BA.2病毒株感染後對預防BA.5的保護力為75.3%。 推薦閱讀: 防BA.4及BA.5入侵,羅一鈞提出「5措施」 就連鞋底也要消毒. 疫苗接種+曾確診 降低BA.5再次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