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政府去年公布的本港首份《香港癌症策略》,2018年,肝癌新增個案為1,920宗,死亡個案高達1,481宗。. 肝癌愈早發現,能透過手術根治的可能便愈大;而肝癌的主要成因 ─ 乙型肝炎,如能透過藥物長期控制,亦能大大降低肝癌風險。. 不過有研究發現:本港 ...

  2. 根據政府去年公布的本港首份《香港癌症策略》,2018年,肝癌新增個案為1,920宗,死亡個案高達1,481宗。 肝癌愈早發現,能透過手術根治的可能便愈大;而肝癌的主要成因 ─ 乙型肝炎,如能透過藥物長期控制,亦能大大降低肝癌風險。

  3. 羅醫生指出,肺癌確診個案中,只有約15至20%可作外科切除,手術成功者,五年生存率逾半。 餘下一半或會出現局部復發、例如一期的復發率為兩成,三期則超過五成,當中有一至三成更會出現轉移。

  4. 肺癌、大腸癌、乳癌是本港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有許多患者首次確診均已屬晚期,對於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患者心理亦承受巨大衝擊,這不但對患者的治療不利,嚴重還會縮短患者的壽命。

  5. 大腸癌為本港常見癌症。. 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癌症數字顯示,2019年,本港大腸癌新症達5556宗,死亡人數僅次於肺癌,位列致命癌症第二位。. 約20-25%腸癌患者確診時已屆第四期,即腫瘤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亦有三分一患者經手術切除後仍 ...

  6. 撰文:陳秀清 肝癌為本港第三大癌症殺手,每年死亡個案達1600-1900宗,八成肝癌由乙型肝炎導致,本港每10人便有一人為乙肝帶病毒者。不予治療的話,每100名乙肝帶病毒者,便有約15-25位會死於肝癌。 乙肝帶病毒者如病毒量高,出現肝纖維化而不予治療,患肝癌的可能將大幅提升。

  7.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 因擔心受感染,不少人盡可能避免進出診所、醫院,乳癌患者亦不例外。 個別病人因此延遲求診、治療或更改已預約的手術。 亦有出現疑似乳癌病徵者,為減低染疫風險,盡量拖延檢查時間。 可知乳癌的根治關鍵在於及早發現? 愈遲確診及治療,愈會提升病情惡化風險,減低治癒可能? 有專科醫生指出,早期乳癌的治癒率跟晚期 (第IV期)的差異極大,提醒疑似及確診乳癌患者應盡早求診及治療,切勿延誤。 疫情下入院如身處險境? 市民對感染新冠肺炎的顧慮可以理解,但疫情期間,診所、醫院的防疫措施均有所加強,故實在毋須過分恐慌。 外科專科黃德敏醫生 指出:「不少私家醫院對防疫均十分嚴謹,安排入院前,均會要求病人接受新冠病毒測試,且檢測結果需呈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