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閱讀篇章:童眼看世界——看西西的動物詩. 【明報專訊談起西西你可能會聯想起她的小說我城》、《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原來她也曾寫過不少有關動物的詩歌而且充滿童趣。. 今回文學動物GO!. 就為大家帶來三首十分特別的作品。. 〈綠草叢中一 ...

  2. 2018年1月5日 · 20年前1998年香港回歸一周年那年黃勁輝大學畢業想到香港前途想到未來他有期盼也有恐懼寫出第一篇小說重複的城市〉,獲香港作家劉以鬯賞識刊登在主編的香港文學小說以一個的士司機開場他每天重複經歷同一宗劫案看着同一個乘客中彈身亡只為演活被安排的角色。 他說:「我知道世界是恐怖的,不恐怖是騙你的。 但我們知道後是否就要退下去重複呢? 是否可以選擇呢? 那個年代,香港人奉行「四仔定律」,即要有屋仔、車仔、老婆仔、BB仔。 「我的人生是我的,為什麼要跟着劇本走? 把全部精力投放此處,節衣縮食,旅行也不去,就為了奉行『四仔』的理想? 我覺得是『黐線』的,是洗腦。 每人都是獨特的,在社會上應該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 人生很短,究竟自己最想做什麼?

  3. 2024年4月23日 · 「灰闌」意象,在書中屢屢出現,它即囚籠,又是我們的家園。 西西的敘事方式,隱隱發揮着衝出灰闌,解放束縛的效用。 (圖:francescoch@iStockphoto) 西西《手卷》書影(作者提供) 《西西研究資料》(作者提供) 西西(圖)於2022年12月18日離世,享年85歲。 與西西相關的書籍接連出版,文友亦正重構「西西空間」,保留西西遺留的物品和收藏,預計2025年下半年開幕。 (紀錄片《我城》劇照) 西西在黃河邊與「羊皮筏子」和船夫。 (何福仁提供) 【明報專訊】西西在2022年逝世後,其遺作以一年幾本的速度問世,不少中學老師都會選給學生撰寫讀書報告,亦有老師問我,西西哪本短篇小說最適合學生閱讀。

  4. 2016年4月22日 · 閱讀篇章﹕我在樓梯的轉角處看見她 - 潘步釗. [2016.04.22]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 (第1段)我在樓梯的轉角處看見她……. (第2段)她和大部分小學二年級學生一樣,個子矮小,校服整齊。. 她俯倚在欄杆,頭半埋在欄杆的扶手,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我站在 ...

  5. 2019年11月29日 · (第11段)灣仔的小街巷是最具街坊風味的,大王東街那些日據時代的殘樓,搖搖欲墮地寫滿陳年往事,它們和同屬灣仔的告士打道那一些堂皇的摩天樓比起,竟像是兩個世界。 學習重點. 文憑試選取的現當代散文中,其中一類主題圍繞「個人與社會」,作者多表達對時代的承擔與個體生命的感受想法。 簡而言之,就是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與自身處世態度的反思。 例如二 一七年劉裘蒂的〈跑道〉,圍繞「跑道」取材,通過記敘自己跑步的習慣、所見所聞和與他人的互動,帶出由跑步而的個人反思。

  6. 2020年3月27日 · (第4段)長媽媽 [1]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裡用功,晚間,在院子裡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 答應着,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 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夜談的老和尚識破機關。 說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吃這人的肉的。 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說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臥。 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着,──當然睡不着的。 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 門外像是風雨聲。 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裡。 後來呢?

  7. 2022年1月14日 · 昔日新聞.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赤子之心 喚醒靈魂——西西〈店舖鄰居〉. [2022.01.14] 發表 推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2018年中文卷二要求考生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寫作文章一篇。 高下取決於考生的體會是否真切,描寫是否具體恰當,思考是否深刻。 然而,普遍考生對景物的描寫粗疏,敘事過多,細節描寫簡略;抒發的感情浮泛,未能寄託真摯和細膩的感情。 且以〈店舖鄰居〉為例,看西西如何細膩深刻地描寫景物,並讓情思隱含在描寫之中,文約而言深,情懷真切。 //1/ 描寫熟悉的事物. 西西雖生於上海,卻在香港定居、成長。 她的作品多取材於現實生活,充分反映她對香港社會、香港前途、香港人生活的觀察、關懷和反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