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8日 · 在中國內地的股票市場上一直流傳一個說法「七賠二平一賺」,意思是投資於股票市場的投資者,70% 虧損,20% 是平手,只有 10% 是贏錢的。. 在香港也有類似的金句,比如「贏粒糖輸間廠」,諷刺一些人的投資成績是輸多贏少。. 以上都是民間智慧 ...

  2. 2019年9月19日 · 及早儲錢,如何幫助財富增長?. 案例:. Alice從25歲至35歲期間,每月儲$1萬,她每年把儲到的$12萬用作投資,假設年回報率是5%。. 她在35歲後不再加碼投資,過去的投資本利和以複息繼續滾存。. Samatha從投身社會至35歲都是「月光族」,她由36歲至60歲 ...

  3. 2023年5月4日 · 第一步:制定定期儲蓄紀律 第二步:設定您計劃退休的時間以及您需要多少現金流 第三步:確定收入/資產配置策略以實現 FIRE 計劃. 最近和朋友喝咖啡聊天時,他們都在取笑我「退休後」的生活比退休前的生活還要忙!. 沒錯,去年三月過了我五十八歲生日之後 ...

  4. 2023年10月31日 · 個案1:輪候4年的李太. 個案2:輪候6年的網民. 買保險有助申請公屋? 上文講述買保險(儲蓄/投資型保單)有機會導致「爆入息」而阻礙公屋申請,但有意見提出買保險反而有助申請公屋,究竟這個說法有什麼論據支持? 如果你購買的是長期儲蓄/投資類保單,首數年的現金價值多數低於你已繳交的保費。 因此,在投購上述類型保單的初期,理論上是可以減低申請人的資產值。 不過,在輪候期間,保單的現金價值便會逐步上升,同樣有機會令造成資產「爆額」的情況。 即使最終成功「上樓」,日後「爆額」時仍須交倍半/雙倍的「富戶」租金,並非長遠之計。 再者,若你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還是讓公共房屋資源落在更有需要的人士身上吧。 只求保障,揀Bowtie人壽保!

    • 新婚年輕夫婦。年輕夫婦可能認為他們不需要人壽保險,但這是購買定期人壽保險的最佳時機。當你越年輕和健康,保費就越優惠。定期人壽保險的賠償金可以用於許多用途,包括替代收入、償還未償清的債務,如按揭貸款、汽車貸款和學生貸款,以及應對未來的財務需求,如兒童照顧和教育費用。
    • 家庭經濟支柱。失去唯一的收入來源對家庭來說絕對是沉重打擊,這亦顯得定期人壽保險非常重要。仍在生的父親或母親可以使用身故賠償作為收入替代,讓他們能夠留在家照顧孩子,而不必立即工作。
    • 負債人士。有重大債務的人可以利用定期人壽保險來在死亡時償還債務。指定的受益人可使用身故賠償金來償還這些債務,例如學生貸款或按揭貸款,而不必自掏腰包或放棄現有財產。
    • 留在家裡照顧孩子的父母。家庭主夫或婦讓另一半可以工作並賺取收入,角色十分重要。所以,為他們購買定期人壽保險,意味著有工作的單親父母可以選擇繼續工作或留在家中照顧孩子。
  5. 2020年8月31日 · Bowtie故事. 【曾俊華談自保】「成功」是光環還是枷鎖. 香港的繁華背後,是否存有隱憂和挑戰? 作為「Victim of Its Own Success」,前人釐定的成功方程式,是否仍適用於今天的香港? 站在這個時代分岔口,你又會如何抉擇? 作者 曾俊華 John Tsang. 日期 2020-08-31. 更新 2022-05-13. 分享. 近來網上有不少影片以「成功方程式」作招徠,吸引一眾網民紛紛留言求教,希望取得煉成過千萬年收入的秘笈。 大家還記得港產喜劇《龍咁威》中,鄭中基、李璨琛二人合謀推銷「瑞士山區肺」的橋段嗎? 當中「我呢輪真係賺到夠啦,真係好想俾人賺吓」一句對白,竟然和這些投資達人的說辭驚人地相似。 成功真的能夠被複製嗎? 我認為成功從來都沒有一條放諸四海皆準的方程式。

  6. 2021年12月15日 · 復歸紅利/ 歸原紅利. 現時市面上的人壽保險種類繁多,合約條款更是艱澀難懂,到底復歸紅利(Reversionary Bonus)是甚麼?. 受保人可以何時提取?. 保險公司的分紅實現率(Fulfillment Ratio)對我們了解保險公司過往的回報表現又有甚麼幫助呢?. 更新 2021-12-15. 什麼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