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2日 · 發布時間: 2023/03/02 17:44. 最後更新: 2023/03/03 09:17. 分享:. 「5年前確診患癌但已經好翻黎緊想幫3歲女兒買保險但個保險代理話呀女有可能被拒保或者張單加不保事項⋯⋯」,這個用戶的個案可能絕非罕見。. 事實上當父母為子女買保險時保險公司 ...

  2. 2023年8月2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08/25 08:00. 最後更新: 2023/08/28 15:20. 分享: 上個月,我曾分享過近年市場上危疾保障計劃的保障範圍不斷擴大有些計劃更專為末期癌症患者提供額外財政支援以幫助患者減輕財務負擔專心接受治療然而,除了癌症、心臟病和中風等較常見的嚴重危疾外,近年來兒童疾病(如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等等)也呈上升趨勢^,情況值得關注。 6%港童患ADHD. ADH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患有ADHD的兒童通常會表現出過度活躍、衝動和專注力不足等行為問題。 據衞生署資料顯示,香港每100名兒童之中,約有6人患有ADHD*,而ADHD在學齡兒童中的發病率約為5-9%**。 治療需時長、費用高.

  3. 2020年12月9日 · 以最常見的危疾癌症為例,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1年至2016年期間的新增癌症個案中,年輕人患的個案增加18%,反映年輕人患上危疾的風險已進一步提高。 另一個年輕人容易忽略的因素是,年紀愈輕投保所需保費愈低,加上市面上有部分危疾產品採固定保費模式,保證危疾產品不會加價,提早鎖定相對地較低的保費無疑有利於未來人生規劃。 同時,年輕人因身體已有毛病令部分情況被列入「不保事項」的機會亦會較低,保障更加完整。 成家立室保障需要隨之增加. 隨着年歲漸長,年輕人開始成家立室,成為家庭收入支柱,需肩負更多責任。 然而,一旦他們不幸患上危疾,即使平日再拼搏亦要放下工作,專心治療,惟這亦意味着收入減少甚至須面對一段零收入的時間。

  4. 2021年2月7日 · Bonnie兩年前確診患上肺癌病徵初期只是聲沙沒料到癌魔已降臨求醫後服藥無大改善由於她提及咳嗽時有少許血液滲出醫生建議照肺部X光見左肺下方有陰影再進一步檢測確診為肺腺癌4期EGFR基因突變癌腫瘤接近3厘米。 她一直接受標靶藥物治療,但兩年後出現抗藥性,去年8月開始化療,為效果更好,以IMpower150治療肺癌組合藥物對治。 她最初的癌指數為38,現已回落至2。 由於IMpower150治療肺癌組合藥物仍未受任何基金的資助,藥費對Bonnie一家是沉重負擔。 「一次吊針總數要5萬多元,免疫治療部分雖有聖雅各資助,餘款要自己付出,每三星期便需花上兩萬元,用盡儲蓄和家人薪金,都要仔女夾錢出來,否則我便無針可打,非常大壓力。

  5. 2020年7月13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7/13 07:19. 最後更新: 2020/07/13 07:20. 分享: 癌症、肺炎及心臟病是香港三大頭號殺手」,每年都奪去數以萬計的生命根據醫院管理局旗下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2017年就有高達 33,075 宗的癌症新增個案,創有紀錄以來新高,按年上升 5.1%。 以中銀人壽最近公佈的2019年理賠數據作參考,危疾賠償中就有67%是個案癌症,18%是心臟病,一共佔整體索償個案的八成,其餘約一成個案是中風。 上回專欄曾提到,危疾保險最大的特點是當受保人確診患上保單上列明的任何一種危疾時,不論有否治療,保險公司均會提供賠償,充當應急錢,讓受保人繼續維持日常生活開支。

  6. 2020年11月26日 · 保險. 發布時間: 2020/11/26 09:00. 最後更新: 2021/01/14 20:07. 分享: 【危疾】胰臟徵狀不明顯 易誤以為背痛胃痛 醫生拆解胰臟難醫之謎 - 胰臟有「王」之稱,前TVB綜藝節目監製錢國偉及蘋果教主喬布斯都是因胰臟離世。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2018與2017年相比,本港胰臟新症個案增加11.6%至855宗。 再進一步比較2008年,10年間上升91%。 雖然胰臟只位列第十一位最常見的癌症,但卻是全港第五位致命的癌症。 【「媽咪麵」患腦眾籌治療費 專家解說危疾保險疑惑: 按此 】 胰臟徵狀不明顯 易誤以為背痛胃痛. 胰臟是消化系統的一個腺體,位於左上腹、胃和脊椎之間,鄰近肝、膽、脾及小腸。

  7. 2021年5月30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5/30 19:00. 最後更新: 2021/06/01 12:35. 分享: 【免疫治療末期癌症病人新希望 拆解免疫治療迷思. 談及癌症,化療、電療或標靶治療等像是唯一的對抗方案,其實隨着醫學進步,現時不但有藥物可紓緩治療方案的副作用至一定程度,更有新的免疫治療方案,可有效延長病人存活期,相對輕微的副作用亦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素。 到底免疫治療是甚麼? 原理為何? 哪些人合用? 由醫生一一拆解。 【初期病徵不明顯 預防胃癌由生活習慣開始: 按此 】 病人憂療效低及副作用大. 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趙頴欣醫生指,香港的癌症病人普遍對免疫治療存有3大迷思:認為藥物好新、覺得自己是白老鼠、懷疑免疫治療的成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