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0日 · 南韓作家承憲在博客上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2. 2024年2月21日 · 2024加價盤點. 華僑銀行今日宣佈將向全球超過14,000名初級員工發放總額近900萬坡元的一次性資助——香港員工人均將獲得5400元。 集團人才資源總監李斐雯 表示:這筆資助也許並不算大,但希望能幫助員工應對生活成本上升的需要。 初級員工剛入職場,老細有心幫扶已經很不錯,但5400元在香港,真的夠用嗎? 網民:自住樓不揸車 月薪2萬仍不夠用. 此前,關於在港多少人工才夠用,已經引起網民熱話,甚至有網民表示,月薪1萬已經夠用。 相關文章: 躺平時代|香港月薪1萬多已經夠用? 網民紛列慳錢大法︰憑2大條件可維持生活... 但亦有網民表示,自住樓,月薪2萬元依然不夠用,並曬出了自己的每月開銷。

  3. 2024年2月25日 · 退休規劃. 發布時間: 2024/02/25 10:00. 最後更新: 2024/02/25 10:00. 分享:. 做錯這件事 金融精英年失120萬被動收入 大倒苦水遭網民嘲諷:成熟點吧!. 前高盛分析師Sam Dogen年紀輕輕就已經擁千萬資產,實現財務自由,並靠被動收入生活,可謂人生贏家。. 但 ...

  4. 2020年7月7日 · Housel指,與自己消費觀不一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或是結婚,是最容易令自己陷入混亂的財務狀況。 他認為,人們要與有相似金錢觀的人結婚,避免因花錢的問題引發爭執。 他又指,金錢糾紛是常見的離婚原因之一,因此最好在結婚前了解清楚對方的金錢觀念,以免因金錢問題最終導致離婚,甚至面對離婚後要聘請律師處理、分身家等問題。 【延伸閱讀】 【財務自由】字節跳動前程式員28歲提早退休 靠被動收入旅居日本. 3. 避免「走錯一步」 不少人為了還信用卡卡數要「卡冚卡」,或是每月只還最低還款額兼付高息,而陷入財政困難。 Housel指,沒有人會比由一開始就極力避開負債的人,更快遠離債務。 他認為,要妥善理財,重點不在於每一次都要做到令人叫好的決定,而是長期而且持續地作出不犯錯的決定。 4. 夢想定麵包?

  5. 2023年10月14日 · 我們一生奮鬥是為了什麼? 許多人為了工作而忽略了健康,到頭來錢賺到了,卻失去了享樂的福氣。 這或許是簡單的道理,但當你沉迷在賺錢的遊戲又是另一回事。 台灣知名投資者及作家 闕又上 近日便分享兩個故事,都是退休金剛拿到手,卻患癌離世,錢留下了,人卻離開了,他感悟「我們最容易忽略的財富是健康」。 100多萬美元退休金準備好了 但人呢? 闕又上早前參加一位女士的追思會,闕又上是該女士和她丈夫的財務顧問,她的丈夫更是醫生,並透露亡妻患的是淋巴癌,雖然淋巴癌是少數化療有效的癌症,可是他妻子不願意化療,選擇了另類療法,他說他無法強迫妻子接受她覺得痛苦的治療。

  6. 2019年5月29日 · 人稱四叔的恒基地產00012創辦人李兆基榮休退居幕後。 除了經營房地產事業之外,投資股票的成績亦相當亮眼。 在2004年,他更以私人資金成立「兆基財經企業」。

  7. 2019年7月19日 · 心理學話你知. 凡有人的地方,或多或少就會有幾個明明能力極低,卻自命不凡的人。 這些人的自信往往教人咋舌,令人不禁懷疑他們的自信到底是那裏來的。 今日會介紹一個心理學很著名的認知謬誤(Cognitive Bias),稱作 Dunning–Kruger Effect (「DKE」)。 DKE 指出,能力不足的人普遍大幅高估自己的能力;真正的高手則看見天外有天,反而對自己沒那麼自信。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人類傾向高估自己. 其中一個解釋,是人普遍有高估自己能力的傾向(Self- Serving Bias)。 比如說之前有個研究,叫美國人評估自己的駕駛技術,結果他們大多數人都估計自己能力高於平均,但這個傾向不足以解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和專家的分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