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生平. 早年. 楊振寧故居( 清華大學西院 11號) 1922年杨振宁生于 中国 安徽 合肥 [2] ,父亲 杨武之 获 芝加哥大学 數學 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 清华大学 与 西南联合大学 数学系主任多年。 杨振宁出生时他父亲正在 怀宁 一所中学教书,故给长子取名“振宁” [19] 。 杨振宁10个月大时,杨武之考取安徽公费留学,前往 斯坦福大学 学习 [19] 。 杨武之后来在 芝加哥大学 数学系师从名家 雷奧那德·迪克遜 ,成为中国第一位 数论 方向的博士 [19] 。 杨武之回国后长期担任 清华大学算学系 (即后来的数学系)主任 [19] 。 杨振宁的家里后来又多了4个弟弟妹妹 [20] 。 杨振宁4岁认字3,000多个,5岁会背《 龙文鞭影 》 [21] 。

  2. 香港繁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振寧 (英語: Chen-Ning Franklin Yang ,1922年10月1日 — [註 1] ),男, 安徽 合肥 人, 中國 理論物理學 家,研究領域有 統計力學 、 粒子物理學 [17] [15] 。 他曾於 抗日戰爭 時期 西南聯合大學 念本科、碩士,後赴美念博士。 他與同是華裔物理學家的 李政道 於1956年共同提出 宇稱不守恆 理論,因而獲得1957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 ,成為最早 華人諾獎得主 之一,他也是目前兩位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國公民之一。 1954年,楊振寧同米爾斯創立了「 楊-米爾斯規範場論 」,是研究凝聚原子核的力的精深理論。

  3. 工具. 杨振宁 (英語: Chen-Ning Franklin Yang ,1922年10月1日 — [註 1] ),男, 安徽 合肥 人, 中国 理论物理学 家,研究領域有 统计力学 、 粒子物理学 [17] [15] 。. 他曾于 抗日戰爭 時期 西南聯合大學 念本科、碩士,后赴美念博士。. 他與同是華裔物理學家的 ...

  4. 楊振寧. (中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 (護照上為9月22日) 生於安徽合肥,物理學家, 香港中文大學 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名譽院長、教授,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榮休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 、 美國國家科學院 外籍院士、 英國皇家學會 外籍院士、台灣“ 中央研究院 ”院士、 香港科學院 榮譽院士、 俄羅斯科學院 院士,1957年獲 諾貝爾物理學獎 。 [1-5] [76] [89] [95]

  5. 楊振寧在 粒子物理學 、 統計力學 和 凝聚態物理 等領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貢獻。 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 非阿貝爾規範場 理論;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 宇稱不守恆定律 ;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 此外,楊振寧推動了 香港中文大學 數學科學研究所、 清華大學 高等研究中心、 南開大學 理論物理研究室和 中山大學 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基本介紹. 中文名 :楊振寧. 外文名 :Chen-Ning Yang.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 : 漢族. 出生地 : 安徽 合肥 三河鎮. 出生日期 :1922年10月1日. 職業 : 物理學家.

  6.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 香港中文大学 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名誉院长、教授,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荣休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美国国家科学院 外籍院士、 英国皇家学会 外籍院士、台湾“ 中央研究院 ”院士、 香港科学院 荣誉院士、 俄罗斯科学院 院士,1957年获 诺贝尔物理学奖 。 [1-5] [76] [89] [95]

  7. 楊振寧教授是當代最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也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之一與中大有超過半世紀的情誼現晉百齡高壽實在難得而可喜中國物理學會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辦慶祝於9月2223日在北京召開展望未來100年的物理學——楊振寧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而香港友好則在中大連線與會。 「研討會」的對象為物理工作者,今天這個講座則以科普為目的,旨在向香港年青學生介紹楊先生的事略和學術工作,並展望未來。 必須指出,「展望未來」看似陳腔濫調,任何討論會都可以套上,但這裡卻全無誇張,因為未來百年的物理進展,其中很大部分(主要是關於基本粒子,但亦延伸往其他領域)必然建基於楊先生所首創的非交換規範場之上,正如所有的古典物理都建基於牛頓定律之上。 這一點,很多人尚未充分瞭解,所以有闡述之需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