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7月18日 · 魯智深畫像. 代表人物:梁山好漢、俠女十三妹. 唐傳奇篇幅短小到明清兩朝則發展出長篇的章回小說及至現代武俠小說兩大家的梁羽生與金庸依然沿用章回體的形式在明清小說中施耐庵的水滸傳究竟是否能歸入武俠小說範疇一直頗具爭議。 書中的一百零八好漢,雖是落草為寇,但以他們行俠仗義、以武犯禁的作風,又頗有俠客的特徵。 有論者說,金庸小說中的武僧形象繼承了《水滸傳》對武僧魯智深的描寫,也有說金庸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就是《水滸傳》的變體。 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著的《兒女英雄傳》,則被稱為是第一部融合了俠義與愛情的小說,多次被後人改編成影視作品,書中主角俠女十三妹的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 俠客崛起因朝野禮崩樂壞 沈西城︰香港需要超級世界仔韋小寶 武俠小說「英雌」鄭丰 靠網上讀者而豐.

    • 首先從西西的名字說起
    • 年齡
    • 地方
    • 生活
    • 工作
    • 寫作

    她曾經解釋西西這名字,很有趣,西西兩個字,就像一個穿著裙子的小女孩, 在跳飛機(跳房子),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西西,原名張彥,本來叫張燕,燕子的燕,但祖母認為燕字意頭不好,因為燕子長大了,就飛走了,像白居易詩中所說:「舉翅不回顧」,所以把燕轉為彥,發音相近。不過她長大了,一直和家人同住,並沒有「隨風四散飛」。 西西的英文名是Cheung Yin,這是她12歲來港申報時,海關人員按照粵語做的音譯。到足齡領取身份證,可以宣誓改名,但覺費事。事實上,粵語也譯得恰當。Cheung Yin後來還加一個洋名Ellen,成為Cheung Yin Ellen。這是在香港協恩中學讀書時,1953年升上中四,學校增辦英文部,父親要她轉到英文部,為了將來出社會做事,較容易找到工作。教英文的洋老師,認為同學有一個洋名...

    西西的香港身份證說明生於1938年10月7日,這和真實的情況有出入。 她大妹2016年離世,遺物中發現她保留一家人在上海的國民身份證,西西原來生於1937年。 當年內地人來港,可以自行申報出生日期。出於不同的原因,有的報大,有的報小。上一輩,以至我一輩,從內地移居香港,不少人的年齡就是這樣。父親把西西的年齡報小,大概是為了入讀中學,不宜超齡,因為來港時中學已經開課。於是她可以自行逛街,無意中看了一齣粵語片,聽到演員說粵語,親切極了,她發現了一個從此生活的新世界:香港。 此外,關於西西的生日,上海的國民身份證是10月7日,其實是指陰曆十月初七,跟陽曆相差約一個多月。老一輩的華人社會,生日往往以陰曆計算。入境處的人員索性寫十月七日,把陰曆當做陽曆。陽曆應該是11月9日。換言之,西西的生辰是:19...

    多年來,西西去過許多地方旅行,她喜歡旅行,平日節儉,努力積蓄,就為了旅行。她的《看房子》記錄了一部份。西西雖然原籍廣東中山,但中山並沒有親人,她到過中山,到過孫中山的故居,已經像遊客。至於上海,她在《候鳥》裡寫過,寫得非常詳細,在《候鳥》紀錄片裡更自己用積木重建。 她入讀「新闡路小學」,在那裡完成小學。為了拍攝紀錄片,我2015年去過,已經翻修,並且已成區內名校,如今叫「上海市靜安區第一中心小學」。 上世紀90年代她到上海探親,故居仍在,後來再去,已經拆卸。12歲後,1950年,跟隨父母到了香港,就在香港定居,在香港成長。還有一個地方,她有一種特別的感情,雖然沒有在那裡長期生活,有許多朋友,讀過許多那裡的書,那是台灣。她大部份的書都由台灣洪範出版。1989年,香港政府編製的《香港年鑑》,就當...

    關於西西的生活,有兩本書是必須的參照:一、《候鳥》;二、《織巢》。 這兩本書大部份是西西的長篇自傳。可以獨立地看,但一如書中的親情,是血脈相連的。當年,1981年在快報連載,本來是兩卷接續的。 兩書的內容,無需複述,也不能夠簡化地覆述,讀者要自己讀,而且要慢讀。我只覺得,書名其實可以互換,織巢是一種鳥名,因為姊姊沒有飛走,一直努力編織一個可以安頓的家;妹妹才是候鳥,來而又走,走而又回來。 此外,有一本書少人留意和西西的關係,以為純屬虛構,那是《飛氈》,其中寫花順記,其實是她外祖父和母親的故事,外祖父花順記在上海開設汽水廠。 在香港,西西大部份日子在土瓜灣居住,住在長寧街的「美利大廈」。 這大廈,她寫成《美麗大廈》,這是寫她的舊居,因為瘂弦寫信給她,寫成「美麗大廈」,信竟然也一直收到,於是改成...

    西西做過編輯,都並不收酬,也不是全職。當年報館一位資深編輯要放假旅行,就找她當替工。 她全職的工作是教書。西西大約全職教了二十年,她在官立小學大約全職教了二十年。 1979年,約41歲,因為教師太多,學生減少,教育署讓教師可以選擇提早退休,他們叫這做「肥雞餐」。教育署如今叫教育局。西西提出申請。 退休後,四十多年來,大部份時間有一樣東西她沒有資格:交稅。 她是公務員,每月有退休金,但只得原本薪金三份之一,退休時原薪不足4000港幣,每月獲退休金1300元。 當初節儉一點,不成問題。問題是香港生活指數高,而且不斷通漲,八十年代漲得很厲害。她要到55歲正式退休年齡,才可以調整。但畢竟退休時薪酬少,55歲,只增多數千元而已,約5000多元。 所以不得不經常代課。代課以日薪計;教一整年的話,退休金就...

    大概估算一下: 小說長篇:9本 短篇:8本(加未結集,近100個) 中篇:2本(4個) 詩集:2本 散文集:11本 書評書介:3本 藝談(對話)2本 2020年12月為止,共40本。 我想指出兩個特點:一、西西是一個有「我」的作家。有我無我,不能作為好壞的分別,也不能絕對化。西西的「我」,固然她的書好多都是以我命名:《我城》、《我的喬治亞》、《我的玩具》、《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等等;用得比其他作家多。主要還是,她的作品許多都取自她自己,或者近親的生活經驗。例如《我城》,主人翁阿果的原型,其實是西西的弟弟,在紀錄片《候鳥》裡,西西的弟弟講述自己在電話公司工作,他的朋友,他的生活,成為了《我城》的情節,那是當年年輕人的活動。還有那種年輕人樂觀的心態,也是上世紀我城七八十年代的心態。 順便一提,...

  2. 2017年4月10日 · 瓦礫堆裏識 戰亂中培養樂觀 何紫生於戰亂年代,3歲隨家人走難到香港,到小學一年級仍是叫做「何蝦仔」,之後才改名為何松柏。幼年時何紫無心向學,被學校老師評為「剛愎自用,好與人論長短」。學校老師大概也沒有想過這個頑皮愛說話的小孩,將來會成為兒童文學作家。

  3. 2023年8月18日 · 資深編輯羅國洪便是其中一位有心人。. 他與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講師朱少璋擔任主編,找來了一班香港作家,一同撰寫散文,紀念出版社成立二十五周年。. 《人.情.味》全書共二十五篇,正以「人」、「情」、「味」分成三部份,讀來卻五味紛陳。. 文:香港 ...

  4. 2020年10月21日 · 故事發生在上海和香港,來自上海大戶人家的小姐白流蘇,在經歷一次失敗的婚姻後,回歸娘家,數年間,她耗盡資財,變得身無長物,在親戚間備受冷嘲熱諷,歷盡世態炎涼。 白流蘇前夫親戚徐太太本想為七小姐寶絡作媒人,介紹給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相識,流蘇作陪客,並因而認識了范柳原,之後從互相試探開展,到相依為命,真心相許的一段感情轉折。 這堵牆,不知為什麼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類的話。 ⋯⋯。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 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 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

  5. 2020年1月16日 · 全面"水滸傳"相關文章及報導,多角度呈現話題,立即進入,了解更多"水滸傳" 的相關文章。全面"水滸傳"相關文章及報導,多角度呈現話題,立即進入,了解更多"水滸傳"的相關文章。港聞 娛樂 中東危機 激平酒店 生活 ...

  6. 2021年3月6日 · 書評.欽天監|先寫乾隆再書康熙 觀星者與大地人心的懇談. 撰文:廖偉棠. 出版: 2021-03-06 18:00 更新:2021-03-06 18:00. 2. 2008年,西西出版小說《我的喬治亞》之後,如果不算2018年編輯增訂舊稿而成的《織巢》,今年出版的《欽天監》是她新世紀以來第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