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7日 · 新型感應式的葡萄糖監測機運用連續血糖監控系統」,即使用感應器sensor貼附在皮膚上感應器使用一根軟管針植入皮下測量皮下的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推算血糖數值。 感應式的連續血糖監控系統在安裝感應器的兩星期間,能隨時拿閱讀器去感應讀取血糖值。 優點是可以增加檢測血糖的次數,用數據與醫生討論如何調整藥物的劑量和降低血糖低的風險。 缺點是價格較昂貴,而且連續血糖監控的感應器必須長期裝在皮膚上(每次7-14日),有病人可能出現皮膚受刺激而發癢不舒服的狀況。 最新感應式葡萄糖監測機(圖片:kocpc) 是否所有人都適合安裝? 林景欣醫生建議以下病人考慮使用感應式的連續血糖監控。 1. 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 2. 擔心夜間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 3. 「篤手指」和糖化血紅素不吻合.

    • 維持血糖理想數值 減少嚴重併發症出現機會
    • 「篤手指」長期留傷口 連續葡萄糖監控(Cgm)方便隨時管理
    • 手機即時顯示葡萄糖數據 警示系統可預報異常情況

    對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是重要的參考指標;其中最著重「空腹血糖值」、「餐後兩小時血糖值」及「糖化血紅素」的數值。 定期監測及紀錄血糖對控制糖尿病至為重要,一型患者必須每日測量,以便調整胰島素的劑量;但對於部分二型患者,就算沒有即時不適,醫生都會強烈建議定期作自我血糖監測,按其需要每周測兩至三次皆可。除了有助醫護人員掌握患者病情、以便制訂治療目標和調整處方藥物劑量外,患者能夠因應血糖值升降的異樣,加以改善飲食、運動習慣,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 一旦糖尿病控制不當,血糖長期偏高或不穩定,會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中風等。更會引起各種併發症如神經系統病變、腎衰竭、視網膜病變、下肢潰瘍,嚴重甚至引致失明等。所以患者應將空腹和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水平維持至理想範圍,以便控制病情。

    最常見檢測血糖的方法為「篤手指」,即以細針從指尖(或其他部位)的皮膚取得微血管的血液,然後用血糖機來量度當刻的數值。雖然方法簡單直接,但患者要定時定候去量度,並要逐次記錄結果,相當費時不便;而且每次測量時都要弄破皮膚,令手指頭長期都有傷口,對於怕血、怕痛的患者而言就更難以接受。加上要試紙價錢不算特別便宜,又是用完即棄;對患者長遠來說或會造成經濟負擔。 而隨著科技發展,測量血糖的方法也有革命性的突破,現時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會傾向採用新款的「連續葡萄糖監控系統(CGM)」。患者只要將感應器安裝在手臂或肚皮下組織,就能實時量度皮下的組織間液的葡萄糖數據,結果會自動記錄並傳送至手機App;而且每10天左右才更換一次,患者可在這期間隨時讀取自己的血糖值,更方便使用者和切合需要,大大提升持續監察健康的效率...

    即將推出市場的美國Dexcom G7 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系統為監測糖尿病帶來更方便、全面的方法,更完善上一代深受歡迎的特點,Dexcom G7 每個感應器可連續使用10天。一體式感應器非常纖薄小巧,體積方面足足減少60%,給用家提供更舒適的感覺;裝置適用於2歲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包括孕婦。 加上新設計及簡化的行動應用程式,除了提供精準的實時讀數之外,還具備多項嶄新的智慧功能,讓患者可透過相容裝置即時快速瀏覽葡萄糖數據,並能與多達10名關注者分享資料,讓醫生、營養師或家人方便而有效地掌握病情、管理健康。 除此之外,Dexcom G7 能夠在30分鐘內起動,領先市面上其他品牌CGM。使用時間方面亦更有彈性,提供長達12小時的寬限期更換新的感應器,使測量間的過渡更為順利。而且,Dexcom ...

  2. 2019年11月26日 · 患糖尿病人士要藉篤手指檢驗血糖自我監測血糖以監測身體的血糖水平但其實病情較輕與較嚴重人士進行測試時的密度及次數都有不同。 為方便病患者在日常進行檢測,內分泌及糖尿科醫生丁昭慧按照六種情況,建議相關病人測試血糖的密度和時間。 撰文:內分泌及糖尿科丁昭慧醫生. 6種病況下檢驗血糖注意事項(按圖了解): + 2. 篤手指驗血糖(自我監測血糖)係差不多每位糖尿病朋友要做嘅功課,但好多時大家都唔清楚,究竟一日入面邊啲時候驗血糖,同隔幾多日要驗。 其實答案係每個人都唔同,最好同你的醫生商量一下(我知,你會話醫生冇特別畀指示你吖嘛),唔好打頭住,你可以參考吓呢篇文章,睇吓我平日要求我啲病人點樣做。 糖尿病篤手指驗血糖情況1:食口服藥嘅朋友.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2月24日 · 10.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日常飲食是影響血糖高低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必須時刻監察血糖變化, 以減低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然而傳統的「篤手指」方式操作相當麻煩棘手,但隨著科技發展,市面上已推出不同的「 連續葡萄糖監測(CGM) 」去協助糖友,即時測量及記錄血糖的數值和波幅。 本文特意邀請到兩位CGM長期用家—Koey和Janice,分享使用Dexcom G7後真實感想和心得;亦會講述CGM如何有助管理血糖,以及生活模式上的轉變。 CGM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免除「篤手指」採血之苦. 【用家分享】第1型糖尿病患者 - Koey. 第1型糖尿病成因多與先天遺傳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由於未有根治的方法,需要終身依賴施打胰島素來維持血糖穩定。

  5. 2019年10月16日 · 兒科專科醫生梁寶兒表示現時糖尿病人日常測試血糖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較常見的自我血糖監測Self 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簡稱SMBG), 只需將手指頭的一滴血滴在試紙上依照說明書上的測試步驟正確使用血糖測試機便可知道自己的血糖水平,「通常一分鐘內便有結果病人可隨時隨地觀察血糖水平。 第二種方式是連續血糖偵測(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簡稱CGM)系統,是一款植入皮下的小型監測器,病人可以將微型探針插入皮下,監測器會每5或15分鐘傳送血糖水平到手機APP,如果血糖異常會馬上發出警報,「CGM可以用7至14日才替換微型探針,比起每次『篤手指』方便,不用痛很多次,不過費用較貴。

  6. 2022年9月22日 · 現代糖尿病管理科技 24小時連續監測儀器 一掃輕鬆控糖. 撰文:謝德勤. 出版: 2022-09-22 06:00 更新:2022-10-20 18:42. 傳統在家自我檢測血糖的方法是篤手指」,事前要準備一系列的工具如血糖機試紙採血筆等測試前亦須用酒精做足消毒步驟相對繁複。 加上針刺更會帶來痛楚,令不少病人卻步,甚至因為覺得麻煩而「懶得做」。 其實現時坊間有不同穿戴式連續糖值監測儀器(CGM),既可免卻「篤手指」的痛楚,同時能24小時連續監測使用者的葡萄糖值水平,密切留意其糖值水平的變化,從而調整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到底新一代裝置用法如何,又有甚麼優勢,適合哪些類別的病人? 由內分泌及糖尿科周振中醫生逐一拆解迷思。 全天候監測、比對糖值走勢變化 十分方便.

  7. 2020年6月10日 · 很多人開始固定進行健康檢查,但是,不同年齡的人該重視的檢查項目又有什麼不一樣? 從20歲到60歲,該做的健檢項目都各有不同. 現在就從20歲到60歲,以每10年做一個區隔,讓大家知道,不同年齡所最該著重的健檢項目,但這只能用概括式的表述方式,畢竟每個人的健康狀況,以及器官保養情形都各有不同,所以如果要選擇適合個人的健檢項目,建議還是與家醫科醫生或是健檢單位的諮詢人員進行討論,再視自己的預算目標進行選擇。 從20歲到60歲,有什麼該做的健康檢查項目? (點擊下圖看清! + 22. 一、20-29歲: 很多人認為,20多歲是人生青春正盛,健康情況最佳的時候,根本跟健檢2字扯不上關係,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從出生時到6歲前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並非終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