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臨時買賣合約. 若與買家就單位的售價達成共識,買賣雙方會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這是一份具有效力及具約束力的法律檔,買賣雙方必須依從。. 若任何一方未能完成交易,可依據臨時買賣合約追討賠償。. 臨時買賣合約必須包含若干條款,例如:物業的 ...

    • 地產代理佣金
    • 律師費
    • 額外印花稅(Ssd)
    • 罰息期手續費
    • 賠償費

    為了省時省力,業主通常會找專業的地產代理幫忙放售並跟進整個交易過程,建議業主們一定要委託持牌的地產代理,並同代理簽訂《地產代理協定》,一般佣金為成交價的1%。另外,業主在簽署協定時須注意以下事項: 1. 協議的有效期; 2. 佣金繳付時間; 3. 所選擇的委託形式是「非獨家代理」還是「獨家代理」,若委託形式屬獨家代理,即使你透過另一地產代理出售物業,該獨家代理也可能向你收取佣金; 4. 所選擇委託代理只代表你,還是同時代表你和買家,若是後者,該代理須如實告知雙方,並向雙方披露從另一方收取的佣金數額或比率。

    香港正式的物業買賣合同需要由律師進行處理,因此律師費用主要包含三項:買賣合同的草擬、樓契登記以及按揭契。律師費通常幾千到1萬+不等。此外,還有土地查冊費、贖契註冊費和其他雜項,如車資和列印。作為賣方,你需要確保業權檔完整齊全。如果缺少任何檔,律師會幫你在土地注查處申請補契,一般補契費用在港幣幾百元之內。

    香港政府為了防止炒家入市「摸貨」短炒,針對任何在買入後36個月內出售的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印花稅。如果賣家持有住宅6個月或以內,需支付20%的額外印花稅,超過6個月至12個月或以內的,額外印花稅為15%,而超過12個月至24個月或以內的則為10%。(印花稅詳情)

    如果你出售的住宅本身有銀行按揭,就要注意是否仍在罰息期。大部份按揭貸款合同會包含一個「罰息期」的條款,一般來說,按揭貸款都涉及10年以上,以至長達30年的貸款期,為保障銀行的收入,若按揭貸款人在罰息期期間提早償還全部或部份按揭貸款,銀行都會向借款人收取手續費。通常會設1至3年罰息期,而計算方法是按揭金額的百分比;不過每間機構的百分比都不同,所以要確保在賣樓時將罰息期的金額計算在內。 唔夠錢周轉?立即比較經絡最新貸款優惠

    最後需要提醒賣家,如果在簽訂臨時買賣合同和收取臨時訂金後,若突然改變主意並終止買賣交易,由於已經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及具約束力的法律檔,因此買方可以向賣方提出訴訟並索取賠償。如果你未能簽訂正式買賣合約,你必須向買方賠償雙倍訂金、他的代理佣金及律師費。 延伸閱讀: 入市備忘 首期以外支出|入市二手樓流程 轉讓契 VS 送讓契 |遺產物業繼承 管理費知多啲 按揭資訊 高成數按揭|林鄭Plan 2.0|按揭專家 最新動態 成交個案|樓市新聞|美聯樓價指數|鐵路盤行情 賣樓錦囊 賣樓費用清單|賣樓流程

  2. 2024年3月26日 · 二手物業:簽臨約後申請按揭. 二手物業的買賣流程較為簡單,在正式買入單位前,為了確保申請按揭暢順,可以初步查詢按揭計劃,了解物業 估價 、按揭利率、現金回贈及每月供款。. 當買賣雙方經地產代理協商好條件後,便要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及 ...

  3. 2023年6月5日 · 一般來說,買家購入物業的形式大致可分為兩種,分別是「交吉」和「連租約」。交吉指物業可即時使用;至於連租約,顧是指物業現正履行租約,新買家需於購入物業後繼續完成舊業主與租客未完成之租約部份。為何要買賣連租約

  4. 1. 向地產代理 (代理)查詢二手住宅物業 (物業) 2. 與代理簽訂購買香港住宅物業用的地產代理協議 (EAA表格4)後,一同前往視察物業. 選定心儀物業. 3. 選定心儀物業後,若需要承造按揭,可向銀行索取初步估價. 4. 透過代理與賣方商議樓價及交易條款. 成功商議. 5. 簽訂臨時買賣合約 (臨約)及支付臨時訂金 (細訂) (一般為樓價的3 - 5%)予賣方/賣方律師託管. 6. 申請銀行按揭貸款 (如需要)及委託律師安排簽訂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簽訂正約. 7. 簽訂正式買賣合約 (正約) (一般在簽訂臨約的14天內),根據臨約訂明之付款時限加付訂金 (大訂) (一般為樓價的5-7 %)及支付印花稅. 8. 買方律師審閱由賣方律師提供的業權文件. 簽訂轉讓契. 9.

  5. 2020年2月8日 · 置業人士買入單位時,需要簽訂臨時買賣合約(簡稱「臨約」)及正式買賣合約(簡稱「正約」),為甚麼買物業要簽訂兩份合約?. 兩者有甚麼不同之處?. 簽約時有甚麼需要注意?. 簽約後有甚麼權責?. 如果物業有按揭,哪份合約會詳細列明如何處理 ...

  6. 2019年8月19日 · 到底是甚麼意思? 不用再左猜右猜,以下就教你地產界買賣術語! 摸貨即是確認人(Confirmor)持有的單位。 假設業主以100萬元將物業賣給買家A,買家A在沒有樓契的情況下,於成交期前以$150萬元再轉售給買家B,從中購取$50萬差價。 買家A便是「確認人」,而該單位則為「摸貨」。 小知識: 隨著金管局進一步收緊 按揭 成數,加上辣稅出台,炒家摸貨的情況銳減。 留意摸貨始終存有一定的風險,「摸上摸」交易鏈中只要有一人撻訂,便會做成相關買家嚴重損失。 加上部份銀行未必願意接受「摸上摸」物業之按揭貸款申請,各位入市前記得要識別賣方是真業主還是確認人。 麵粉價. 「麵粉價」便是指地皮的呎價,而「麵包價」便是指 樓價 。 為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