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香港大同理財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蘇婉薇認為,無論入行多久,都要一直保持學習的心態與習慣,因為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夠持續進步、成長。 因此,蘇婉薇期許自己時刻都有進步,每天都懷抱著入行第一天般的心態求知若渴。 不只是藉此不斷培養自己的專業能力,更是打造了客戶眼中的專業品牌形象,獲得客戶更高的信賴。 不斷進修,成為客戶眼中的「蘇博士」 入行40年來,蘇婉薇已經考取了18張專業證照,除了保險以外,還囊括了多個領域的證照,如今仍然以每1、2年進修一個系統課程的速度不斷充實自我。 同時,每天睡前,她也一定會花至少30分鐘的時間閱讀,將知識與資訊結合親身經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 「在我剛入行的時候,大學生還很稀少,所以我光是把碩士學歷亮出來就是專業品牌。

  2. 2021年6月1日 · 1. 以自身參照,向上增員. 如果團隊長能以自身參照,不斷地尋找那些比自己更出色的增員對象,那麼團隊中夥伴的起點就比自己當初入行時更高一些,發展之路也會比自己更廣一些,且未來這些夥伴也能用同樣的方法,招募更優秀的人才。 2. 尋求高學歷者. 如果說以自身參照仍覺得優秀增員的概念模糊,那麼學歷便是一個非常清晰的判斷標準。 雖然學歷愈高的人不見得就愈適合保險業,但不可否認的是,學歷仍然是目前人才的衡量標準之一。 因為學歷代表一個人的知識廣度和學習能力,保險行銷是專業性極高的職業,學歷愈高、見多識廣者,愈能領悟其中的專業精髓,從而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3. 2022年5月1日 · 2022 年 5 月 1 日. 0. 482. 沒有人一入行就會做保險,一增員進來就能迅速成為績優。. 那麼為何說績優是可以增進來的」?. 績優人員往往具備一些特質,且這些特質在入行前就已形成,倘若主管在增員時就仔細觀察,選定具備績優基礎的人,那麼這些 ...

  4. 2021年6月1日 · 加上高學歷的夥伴也對專業有堅持希望自己提供給客戶的是專業的服務而不是只為了賣出保單賺取佣金如此才能永續經營保險事業。 透過分析數據,層層分配夥伴工作. 每個公司內部都有各自運行的級別跟架構,李則曦認為團隊長只需參照同樣的模式,並規定每個層級需要完成的任務,只要團隊內每個人都完成自己被賦予的工作,團隊就可以穩健營運。 李則曦認為業務團隊仍是要拿業績說話,KPI的制定仍是傳統的指標。

  5. 2020年2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2 月 1 日. 0. 1082. 許多業務團隊面臨組織老化和產能低問題,兩者相互惡性循環導致保險公司低估業務團隊的重要性。 即時發現團隊問題,運用全方位蛻變方程式,保持團隊活躍,績效及產能也能相應提升。 現今保險業已是八 後與九 後活躍的時代,卻有不少團隊來不及建立新生代領導人,近年來陳嘉虎院長在8個國家協助許多保險公司蛻變,避免組織老化而產生問題。 陳嘉虎指出,保險公司的經營要點有4:股東、內外勤員工、客戶及社會,每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必然都是做大、做強、做精,不論是做規模、做品牌,抑或是做績效,都要考量以上4點。

  6. 2020年9月1日 · 方法1培養平凡夥伴成長榜樣,刺激夥伴向上追求. 根據「二八」法則,團隊中只有20%的夥伴業績處於頂尖行列,而剩餘80%的夥伴則是業績平平之輩。 一般來說,80%那部分的夥伴會覺得20%的優秀夥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這種榜樣的示範性就比較弱。 此時,主管可以在80%的普通夥伴中挑選一位重點培養,當這個夥伴成長起來時,他就成為這80%夥伴中的榜樣了,並且刺激其他夥伴,每個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即便是資質平庸、背景一般的業務人員,也有無限的可能性。 方法2培養最有潛力夥伴榜樣,以成效產生推動作用. 這個方法較適用於團隊要樹立學習型榜樣時使用。 保險業中有各式各樣的培訓學習機會,但真正捨得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學習的夥伴並不多。

  7. 2022年10月1日 · 全球人壽益盛通訊處區經理朱柏霖認為學習有心與技之分大多數業務員重視的是能夠立即帶來改變的技術比如銷售技巧與商品特點等但是如果想要長久從業心態方面的學習才是真正能夠長久的根基。 從心出發,5角度打從心底認可保險. 想要讓客戶購買保險,首先自己要先認同。 朱柏霖十分重視夥伴對保險的認同,因此他會要求團隊夥伴從5個方面問自己──保險有什麼價值? 為什麼我應該從事保險業? 1.第一桶金。 每個人都想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此做好賺取或存下第一桶金的準備就很重要。 保險或許不是能夠最快做到的方法,卻是最穩妥又兼顧保障的一種方式。 2.子女。 為人子女,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但是在父母年邁需要照護時,經濟責任與照顧的身心壓力都十分沉重,我們該如何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