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成立时间. 2021年12月4日,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在深圳坪山正式揭幕并投入使用。 这是中国首个国际化的疫苗创新中心,也是世界上首个以疫苗命名的创新中心,将成为凝聚政府、行业、公众等多方力量,打造融合公众教育、观点展示、学术交流、行业论坛、创新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空间。

    • 概览
    • 含义
    • 作用
    • 服务功能
    • 服务内容
    • 服务特点
    • 工作制度
    • 统计数据

    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服务功能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于1999年依据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建设部等十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设立。

    2017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240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英文名为 Community Healthcare Center 。

    截至2022年末,中国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末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万个。

    社区卫生服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广泛性,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即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相结合,院外服务与院内服务相结合,卫生部门与家庭社区服务相结合。

    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是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是整体医学观在医学实践中的体现。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初级卫生保障,是整个卫生系统中最先与人群接触的那一部分,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保健的重点经历了从基层(家庭)→医院→基层(社区)的转移过程。即在20世纪以前,以单家独户的个体医疗为主。20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模式。

    60年代起,医疗保健的重点又回到了基层。这次转移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疾病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仅是躯体不患病,还包括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第二是卫生费用急剧上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控制卫生费用、提高卫生服务效益的有效措施。

    1、具有公益性质

    2、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

    4、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

    5、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6、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预防服务:包括传染病、非传染病和突发事件的防控。

    一是传染病的预防即社区一般病因预防、二级五早预防和三级预后康复预防。

    二是非传染病预防即一般危险因素预防、二级早期疾病干预、三级防残预防。

    三是突发事件的预防,是指隐藏在“健康人群”内的,且能突发严重卫生问题的监测预防。

    医疗服务:除在医院开展门诊和住院服务外,重要的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开展家庭治疗、

    家庭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

    以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

    1.为社区居民健康服务

    社区拥有丰富的居民健康信息预防为主,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人群的健康全程管理

    2.防治结合、多档合一

    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融居民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于一体医务人员以全科医学思维服务居民

    3.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

    1.在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全面开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以保护、促进人民健康、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卫生工作指标。

    2.开展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健康为中心、人的生命为全过程、以老年、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的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指导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卫生服务。

    3.接受各专业防治、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

    4.负责领导制订中心工作计划,按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并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

    5.负责组织检查医疗、护理、防保工作,定期深入门诊、病房、社区站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证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6.保证医疗安全,积极开展安全、有序的双向转诊服务。

    2021年7月,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2020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35365个。

    截至2021年末,中国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

    2023年10月1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2022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448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有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3.4万人,增长5.0%。

  2. 2022年11月,从中建四局北京公司获悉,科兴疫苗质量研究中心项目已冲出正负零,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疫苗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程存储及质量控制研究,以提升疫苗质量标准和质控能力,该项目预计2023年9月竣工。 [2]

  3. 疫苗注射是将具有病原性的疫苗制剂注入到健康人体或动物身上,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疾病原的免疫力。藉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4. 疫苗简介. 播报. 编辑. 重组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腺病毒载体)是一种表达SARS-CoV-2 刺突糖蛋白 (S蛋白)的复制缺陷Ad5载体疫苗。 疫苗使用一种减毒的普通感冒病毒( 腺病毒 ,易感染人类细胞,但不致病)将编码SARS-CoV-2刺突(S)蛋白的遗传物质传递给细胞。 随后这些细胞会产生S蛋白,并到达 淋巴结 , 免疫系统 产生抗体,识别S蛋白并击退冠状病毒 [4] 。 研发历程. 播报. 编辑.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专利授予书. 2020年3月16日20时18分,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军事医学研究院 陈薇 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 [5] 。

  5.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机构。 目录. 1 研究方向. 2 发展历史. 3 机构领导. 研究方向. 播报. 编辑.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工作内容包括加速实现规模化生产技术和提供示范应用平台,新建和整合现有的优势中试平台和生产资源,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的国际化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化进程,促进大湾区疫苗产业上下游发展。 [1]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2022年4月26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揭牌。 [1] 机构领导. 播报. 编辑. 理事长:徐涛 [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疫苗技术产业转化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机构。

  6. 广州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 天河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是广州市最大的户外临时接种点。. 接种点场内配备20个接种单元,每日接种能力可达6000剂次。. 自2021年4月26日至5月26日,该点已累计接种1182496人。. [1-3] 中文名. 天河体育中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