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澳端午龍舟節(英語: Tai O Dragon Boat Festival )是指每年端午節於香港 大嶼山 大澳的傳統活動,使用龍舟進行祭祀儀式。 這項活動於2011年被列為香港首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之一。

  2. 龍舟 (或稱 龍船 )是指 漢字文化圈 的 龍 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 端午節 競賽活動時使用的 人力 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 中華文化 的一部分,從其引申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 體育 活動。 龍舟競賽也不是中華文化專屬的活動, 台灣原住民 、 苗族 、越南等,本身也有歷史悠久的競渡活動。 由於 賽龍舟 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同時成為此體育項目的主要用品。 沿革 [ 編輯] 一般人可能認為龍舟是隨 端午節 而出現,但其實許多端午節習俗早在 楚國 前已流傳。 其中的例證有《 穆天子傳 》曾載:「曾有周天子(指 周穆王 )乘龍舟浮于大沼。 」 [1] 而《 述異記 》則敘述, 吳王 夫差 作天池,池中有龍舟,日與 西施 戲水。 [來源請求] 由此看來,龍舟的出現可能是比楚國時期更早。

  3. 6 天前 · 端午節 是 漢字文化圈 的傳統 節日 ,定在每年 農曆 五月初五,是 夏季 送離 五瘟神 ,驅除 瘟疫 的節日。 是 華人四大節日 之一,與 新春 、 中秋 等節日同屬 漢字文化圈 的 中國大陸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 日本列島 、 琉球群島 、 朝鮮半島 、 越南 的重要 傳統節日 。 2009年9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正式批准將其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端午節成為 中國 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節日 。 [2] 根據廣泛的傳說,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 或謂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 歷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4. 其他人也問了

  5. 6 天前 · 端午節 是 漢字文化圈 的傳統 節日 ,定在每年 農曆 五月初五,是 夏季 送離 五瘟神 ,驅除 瘟疫 的節日。 是 華人四大節日 之一,與 新春 、 中秋 等節日同屬 漢字文化圈 的 中國大陸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新加坡 、 馬來西亞 、 日本列島 、 琉球群島 、 朝鮮半島 、 越南 的重要 傳統節日 。 2009年9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正式批准将其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成为 中國 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节日 。 [2] 根据广泛的传说, 楚國 愛國 詩人 屈原 於這一日投 汨羅江 自盡,後以紀念屈原,因此有人稱其為 詩人節 。 或谓是 吳國 忠臣 伍子胥 忌日 。 历史. 端午節撒灰除蟲是禳毒驅疫的習俗. 由來.

  6. 龍舟 (或稱 龍船 )是指 漢字文化圈 的 龍 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 端午節 競賽活動時使用的 人力 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 中華文化 的一部分,從其引申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 體育 活動。 龍舟競賽也不是中華文化專屬的活動, 台灣原住民 、 苗族 、越南等,本身也有歷史悠久的競渡活動。 由於 賽龍舟 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同時成為此體育項目的主要用品。 沿革. 一般人可能認為龍舟是隨 端午節 而出現,但其實許多端午節習俗早在 楚國 前已流傳。 其中的例證有《 穆天子传 》曾載:“曾有周天子(指 周穆王 )乘龍舟浮于大沼。 ” [1] 而《 述異記 》則敘述, 吳王 夫差 作天池,池中有龍舟,日與 西施 戲水。 [來源請求] 由此看來,龍舟的出現可能是比楚國時期更早。

  7. 發展. 宋朝 時賽龍舟是違法活動,從事者將受重罰 [3] ,賽龍舟在眾多地方習俗上有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與宗教色彩,當時夏季蚊蟲與疾病多發,五月被定為毒月,要在毒月求平安就由附近數村組織龍舟賽,誰最先到達下游的河上 祭壇 將酒和祭品倒入河 ...

  8. 香港龍舟嘉年華2017 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Hong Kong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Regatta),是在香港舉行的國際性賽龍舟活動,於1976年首次舉行。賽事於每年6月端午節後之星期六、日舉行,是同類最早的國際性龍舟活動及最具代表性的比賽之一。